红楼之开国篇(612)
就算和州人性子绵软,少了几分血性,也多充作了后勤兵。
庐州那边,是原庐州知州弄的,都征到单丁了,可见征的多厉害。
等到后来滁州军就捡了便宜,除了放了些老弱与单丁,其他的庐州新兵就全盘接手。
以曲阳兵为主的滁州军与那一批庐州新兵,经过历次征伐后,成为滁州军的主力。
活下来的兵卒,如今少说也升了两、三级;身手不错的,已经混成了千户,就是副将也不乏其人。
等到滁州军过江,兵卒富裕了,征兵就没有征的那么狠。
如今跟江南比起来,滁州、和州、庐州三地都缺少人口,正好可以收留流民。
只是如何收容,如何安置,还需要做周全准备。
否则刚缓过气的滁州,又要乱了。
屯田初见成效的和州与庐州,也要经受损失。
具体如何,还要金陵那边定夺。
如今还好,草木萌发,就是吃草根也能顶饱。
还有夏耕秋收可以指望,一般百姓不会离乡背井。
等到秋冬时节,万物凋零,就是逃荒的时节。
霍宝写了亲笔信给老爹,叫人送回金陵,提及加强滁州、和州、庐州三地治安之事,还有准备接收流民事宜。
曲阳县官场去年因私自加商税清理过一次,也是长了教训,如今自上到下都本分极了,不敢有丝毫逾越。
谁都晓得,所谓滁州军,是从曲阳县走出去的。
黑蟒山上三个寨子两、三千号人,外加上邓健强征的两万多曲阳兵,就是最初的滁州军。
几个元帅的根底,除了水进部的人手是滁州州府那边后征的,其他邓健、马寨主、杜老八等人心腹臂膀,都是曲阳县这些老人为主。
尤其是邓健手下,除了张都尉、李都尉、王都尉这些独当一面的老人之外,还有一批中层,也陆续出头。
这些人,都是世居曲阳县。
还有当初那两万三千曲阳兵,厉害的已经升到千户。
滁州军中,中高将领中,曲阳籍贯的就一百多号。
如今依附着滁州军,这些人家也水涨船高。
只是有去年的“加税案”,也足以警示这些“新贵”。
连王家姻亲都被处置了,何况其他人?
要知道跟着邓健的张、李、王三家,王都尉看似比不得张都尉、李都尉被重用,可是王家大姐儿却是许嫁霍豹,王家也成了太尉府的姻亲。
能成为霍氏姻亲的都是邓健、马寨主、于老元帅这样的人物,王家能位列其中,就足以让人不敢小瞧。
王都尉的连襟去年接任曲阳县令后,之所以敢在曲阳县敛财,也多少是倚仗这一点儿。
结果落马,追回脏银,本人罚没苦役营五年,还祖孙三代禁止入仕。
这样的裁决,没有丢了性命,却比丢了性命还让人绝望。
眼见着朝廷就要不行了,各地白衫蓬勃发展。
滁州军就算得不了整个天下,也有割据淮南江南的资本,曲阳县这些老人,会跟着鸡犬升天。
只有这前县令一家,一人犯罪,阖家没了前程,只有又悔又恨。
随后监察司还将曲阳县的这“加税案”通报各州府,并没有多加润色,从发现到处置都写的清楚。
各地官吏看了,很是警醒。
看来这敛财是要不得,不管是什么借口,都没有回旋的余地……
大家在滨江县驻留一日,在曲阳这边则是停了三天。
虽说霍六婶没有回来,可是霍宝还是打算回一趟南山村。
霍家五房的院子里,还有几个坟包,去年过路时顾不上移坟,霍宝只在院子里祭拜。
今年也该移坟,将院子清理出来,日后霍家人回乡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除了霍宝家的院子,其他霍氏堂亲的院子不是倒塌,就是被官府分派给定居在南山村的流民百姓。
杜老八、宋林等人听说后,想要同往,都被霍宝婉拒。
最后是水进带了五十人骑马随行,陪同霍宝回了南山村。
同去年相比,眼下的南山村少了几分生气。
村口的马蹄声,惊动了村民探看。
出面的还是去年的老人,南山村的里正牛算盘。
认出霍宝来,牛算盘松了口气,仔细往霍宝身后望去,没有见到其他人,不由失望:“就小宝一人回来了?你牛大哥他们没说回来瞧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霍宝道:“牛大哥在饶州,牛二哥与清大哥都在金陵,有差事抽不开身……”说话的功夫,叫人递了东西过去,是四匹布、五十两银子:“这是牛二哥同清大哥预备的,叫我转送给算盘叔……”
牛大郎、牛二郎、牛清三人去年知晓有族人回了南山村,都十分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