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开国篇(144)
“粮食多多益善,除了日常供应都储起来。”
“盐路通了,可以往东北、西北贩盐,正好可以换马回来。”
“常州还有个私下的铁矿,等敲定了买卖,可以多贩生铁回来,直接集合三县匠人,在滨江锻造兵器与铠甲。”
“淮南道乱了几个月,朝廷都没动静,说不得是憋着大动静,总要预备起来。”
有一句话,霍宝没有想了想没有说。
从白衫军开始亮反旗,至今已经大半年。
之前还能说朝廷调兵慢,一时没顾上,现在可不好自欺欺人。
等今年秋收后,怕是各省各地都太平不了。
弥勒教在江南江北传了几十年,有野心起事的,不会只有淮南淮北这几人。
滁州军装备起来,防的不是朝廷,而是北边的亳州军,还有马上就要兴起的两江白衫军。
至于霍宝之前的打算,学美国在二战初期角色,做个军火商,则是纸上谈兵了。
就算滨江兵器生产线建起来,生铁储备也富足,可滁州兵的人数不是固定的。随着各省起义,滁州兵还得再扩兵。
按照上辈子所知历史,这场有白衫军起义揭开改朝换代的灭国之战,总共打了三十多年,人口锐减两千万,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
早日装备起一方精兵,缩短灭国之战的时间,就能救下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百姓。
霍宝不是圣人,可到底不是铁石心肠,来了这世界,也想要为百姓做点什么。
在乱世里,只有掌握话语权,才能真正促成此事。
之前晓得舅舅是朱八八映照时的郁闷早散了,就算舅舅是太祖,他也不是完全依附舅舅的小外甥。背靠两县之势,积蓄力量,乱世自保不难。
邓老爷听了半天,越寻思越觉得此事重要。
“粮铁最重,是该好好经营……关外换马,不仅用盐,还可以茶与丝绸……”说到这里,邓老爷带了几分兴奋道:“那边的贵族还喜欢松石、蜜蜡、玛瑙这些宝石,宝石运输便利,利润高,正合适……”
第88章 鸳盟
“表哥,谢谢你!”
四方客栈楼下,小姑娘抬起小脸,粉粉嫩嫩的小脸上满是感激。
“谢什么?不嫌我累到老爷子就行!”
“爷爷是担心我们……爷爷前些日子将弥勒教的教义都看了,日夜琢磨,说是一时糊弄无知小民还行,可蒙不了明白人,长久不了……可我爹也好,五伯也好,都陷进去,不长久该怎么办呐?”
小姑娘眉头皱着,眼睛里是遮不住的担忧。
霍宝颇为意外。
邓老爷这是想到造反以后的事了。
同样是被推上去的县会首,薛彪化身神棍,如鱼得水,自以为得到扩大势力的手段;到了邓老爷这里,却是走一步、想三步,看出弥勒教的不足。
霍宝这边开“粮铁盐”商路,保障后勤,增加县兵实力,在邓老爷看来才是正经。
实力够了,可割据自保,可以坐等招安,处处是生路。
这就是眼光了,邓老爷与薛彪最大的不同,是邓老爷是儒商。
邓老爷少时读书,曾与黄举人一个蒙师开蒙,自然也读过史书。
如今的白衫军听着热闹,可历史上的黄巾军、黄巢军就是前车之鉴,哪里是能长久了?
“不长久就不长久,不过是个名头,实是不行就换一个。”霍宝道。
“还能换?”小姑娘瞪大一双杏眼。
“怎么不能?今天穿白衫是咱们,明天穿黑衫就不是咱们了?”
“哈哈,是啊!不管穿什么,咱们还是咱们呀!”
小姑娘放下愁绪,立时眉开眼笑,道:“表哥快走,咱们出城迎表伯去,我爹他们都去了,咱们该迟了!”
四方客栈离城门不远,两人步行前往。
两人果然迟了。
霍五一行已经到了,正与邓健一道进城。
三个千户都来了。
随着霍五出行的一千滨江兵,身上换了白衫。
几乎差不多的样式,没有袖子,就是个简易版的对襟马甲,中间束了白腰带。
这衣服做的极简单,压根不需要缝制,只三条半尺宽的白布条就够了。
如今军备不足,不管是铠甲、还是布甲,滨江县大营有限,只装备了小头目这层。
寻常兵卒,还会各自衣服。
有了这白马甲,看着队伍整齐许多,多了几分军势。
就是军旗,也是白底,上面写着一个“霍”字。
“啧啧!气派!跟这个相比,三月里进城的那些白衫军跟过家家似的!”李千户衷心赞道。
“谁先前说多预备些白带子一人分一条绑胳膊就行的?”王千户笑道。
“不是怕费布么,白衣裳又不禁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