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对我薄情寡义(双重生)(152)
基本上, 那些拿了东西出来义卖的人都来了。
这一下, 华清池就热闹了起来。
秦书宜这天也一早就和车凝、汴南晴一起去了华清池。
刚到一会儿, 就见着汴策和汴寻以及南宫碚也跟着来了。
秦书宜他们过去打招呼,见着一起的还有东里台。
东里台朝着秦书宜拱了拱手, 拜见了太子妃,然后又和汴南晴、车凝打了招呼。
许久未见东里台, 今日得见也不知是不是升了官职的缘故, 人看着更显松鹤之姿,站在人群里格外显眼。
几人一边说着话, 一边往一旁过去。
因为秦书宜身份有别,自然不算任何阵营,她的座位是在皇后的主位之下。
等走到台阶处时,秦书宜拉着车凝说话,其他人便一齐往右去了。
秦书宜道,“凝姐姐,上次说请先生的事情, 我刚刚倒是想到了个主意。”
车凝一听, 来了兴趣,看向她, “什么主意?”
“刚刚看到东里台,我忽然想起来,他如今是吏部侍郎,这科举举贤本就是吏部的一部分的责任,倒不如咱们这边问问,有没有什么法子和章程,看看能不能让远山学堂成为正儿八经的学堂。”
车凝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秦书宜说的正儿八经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说想让朝廷参与进来?这可不是小事,也不是东里公子一人说了能算的。”
秦书宜当然知道,这朝廷名文奉旨的学堂都是经过层层考察之后,奏请皇上之后才定下来的。
她也是刚刚看见东里台,忽然有了这想法。
远山学堂里的孩子虽说是可以通过春闱秋闱这样的考试来获取功名,但终究她们是属于门外汉。
单靠一个南宫碚,或者说车凝,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们了。
日后,远山学堂可能会有更多孩子,她们迟早得面对请更多先生的抉择。
倒不如将这学堂正经办起来,若是有了朝廷的认可,一来考试会更顺当,二来,请先生的事情也就不用她们来操心了。
到时,朝廷这边统一发放俸禄,南宫碚这头也就不会有包袱了。
还有一方面的好处,那便是远山学堂有了正经的门路,朝廷是要拨放银子的。
这于她们而言是好事。
秦书宜的想法是,她们可以仿照想嵩阳学院那般,经营还是由她们来经营,但名义还是朝廷的名义。
她们按着章程在一定时间内呈报学堂的情况,而朝廷给予她们一些朝廷的便利。
当然了,这开销自然也就是朝廷只发放固定银钱,剩下的开销得她们自己承担。
秦书宜道,“当今大元朝,大多数的学堂都是讲学治学的,但却没有一个专门学武的学堂。咱们远山学堂为何不能成为第一个以武为重的?而且你想,若是我们能被朝廷承认,像田仁那般肯努力又上进的孩子说不定是有机会去国子监这样的地方读书的。”
车凝确实没有想过她这学堂能正经办起来,也没想过远山在未来可以成为一个标杆。
秦书宜这话,让她不觉有些希冀了,若是真能如此,确实是好事。
“但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要费些心力。而且,吏部这边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得通,何况还要经过其他的层层考察。”
秦书宜笑起来,“事在人为嘛。此事,我来想想办法,你就专心管好学堂里那帮孩子就是了。咱们试一试,若是能成与我们而言百利无害。若是不成,不过就是辛苦了些,费些时间罢了。”
车凝看着秦书宜,不觉有些感慨,“宜妹妹,这重担子总不能全都由你一个人来扛。你如今营生越做越大,又要管学堂的事情,哪里能忙得过来?当初这学堂是我要办的,如今自然也该由我们一起来承担。你这边先探探路子,后面的事情我们一起。”
秦书宜点点头,“好。”
两人这边刚说完话,就听见说皇后来了。
屋子里的人跟着看过去。
皇后走过来时,秦书宜笑着向她问安。
“儿臣给母后请安了。”
皇后见着她脸上自是止不住的笑意,“本宫倒是没想到,太子妃的画能进了这次的义卖。还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太子妃的时候,你画是那幅春花图。当时本宫还觉得差强人意,倒是太子说那画意境颇深。如今看来,还是本宫不懂这门道,你那幅山间野鹤图,本宫听见说了,很多大家都说确实不错。”
秦书宜有些不好意思地跟着点头,当初那幅画,哪里是皇后不懂门道,分明是太子眼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