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我谁是迪斯科[八零](151)
像狄思科这样问东问西的,属实少见。
“您那首发的五十万张,是怎么报价的呀?”狄思科继续问,“五十万张以后,加印的部分,咱们怎么分成?”
“首发未必有五十万,”郭东阳纠正,“如果您能拿到名次,发五十万张的话,我们可以一次性给您五千块。”
那就是跟第一张专辑一样,只给五千块的买断费。
狄思科摇头说:“郭社长,您既然能找到我,那应该很清楚了,我在比赛中演唱的英文歌曲,有一半都是由我重新填词的。所以,您给我的报价里,应该再加上我填词的报酬。”
“行有行规,您刚接触我们这行,可能还不清楚。在我们这行里,从来没有什么填词的报酬。”
狄思科收起对方的名片,起身说:“这行的行规我确实不太清楚,要不您稍等片刻,我找个明白人来跟您谈谈。”
说完也不等对方给出什么反应,便快步走向茶馆前台借用了电话。
他估算了一下时间,尝试着打去了于童的办公室。
电话接通后,狄思科忙问:“于童,你怎么这么晚还没下班啊?”
“等着你给我报喜呢!”于童语带笑意,“恭喜你啊,听说你入围决赛了。”
“嗐,决赛的事以后再说吧,”狄思科语气焦急道,“你快来文化宫这边帮帮我!有个什么音像出版社的社长,把我当成了二傻子,想占我便宜!”
第41章
细雨柔雪, 春寒料峭,于童冒着雨雪赶到茶馆时,脸颊被冻得冰凉。
瞧见她微湿的肩头, 狄思科后知后觉地发现, 此时不但天色已晚, 而且气候恶劣,自己这个电话打得似乎不太合适。
他连忙倒了一杯热茶给于童暖手, 又另外请服务员给她上了一盘艾窝窝和枣花酥, 配着茶吃。
吃到了自己喜欢的点心,于童在心里轻哼,还算这小子识相,不枉她冒雪跑来这一趟。
她放下茶杯,冲对面的人笑道:“郭社长, 咱们又见面了!”
郭东阳苦笑:“咱们可真够有缘的!”
“听了小狄的描述,我就猜到肯定是您!”于童笑容愈发明媚,“放下电话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狄思科问:“你们之前认识?”
“我们前天才见过。”于童端起茶杯跟郭东阳的碰了一下,“歌舞团的朱燕萍也进入决赛了, 正准备跟郭社长合作。”
她现在是外联主任, 负责的演员当然不只原来三队的那几人。
朱燕萍是歌舞团的台柱子,实力比老黄和陈玉娇那种“不务正业”的演员高出一大截, 前天已经顺利进入了专业组美声唱法的决赛。
这个郭东阳挺有想法的,全国有那么多音像出版社,只有他天天蹲在复赛的赛场门口,主动跟那些进入决赛的歌手合作。
据她所知,郭社长已经以“比赛名次未知”为由, 低价与大半的决赛歌手达成了合作意向。
郭东阳双手在膝头搓了搓,一脸坦诚道:“于主任, 朱燕萍的录音带就是您帮着谈的,您应该很清楚呀,我给狄同志的这个报价相当实在。”
“郭社长,您找歌手合作之前,也得了解一下情况啊。”于童骄傲道,“小狄早就出过录音带,是好几家茶座和歌厅点歌费最高的歌手,而且他早前拍过的牙膏广告正一天三遍地在电视台播放呢。以他的人气,您出的那点报价不是寒碜人吗?”
“狄同志毕竟是业余歌手……”
于童笑着问:“如今市面上哪种录音带卖得最好?肯定是流行歌曲呀!您出资为专业唱美声和民族的歌手出录音带,还真未必有通俗歌手的回报率高。只要观众喜欢,专业的还是业余的,有那么重要吗?”
郭东阳转着手心里的茶杯,一时间没有回话。
“您看看我们小狄,”于童转眸看了一眼狄思科,“要条有条,要个有个,盘靓条顺人聪明,唱歌又好听。这种条件的男歌手,放在六组近八十个选手中,也是独一份的。只要登上了决赛舞台,保管会被观众喜欢!”
郭东阳油盐不进道:“这都是您的假设,我们出版社不能为一个假设冒险买单呀!”
“没事,合作也是要讲缘分的。您谈下来的歌手已经不少了,不差小狄这一个。”于童云淡风轻道,“我们歌舞团跟中唱有合作,把小狄第二张录音带的发行权交给中唱也可以。”
郭东阳不慌不忙地说:“中唱只跟获得了名次的歌手合作,等到青歌赛结束,灌完录音带,再到正式发行,至少要花费一个月时间。那时候翻录的录音带早就满天飞了。”
于童好整以暇道:“我们拿的是一口价,正版带的销量跟歌手没关系,反正卖多卖少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