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女配[快穿](480)
他们估摸着卫斯年是不肯借的,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钱宝丽头上,想求一求让她心软。
钱宝丽趁机和钱父商量了一下,两方问题结合一番给知青们定了个规矩。
钱父这边会拿出一套课本和练习册在村上的空屋子里设小课堂,让知青同村中有意参加高考的年轻人结成学习小组,白天该上工的照常上工,晚上去小课堂一起学习、互相讨论。
这是农忙时候的规定。
等到农闲了,小课堂依然存在,随便他们怎么白天黑夜地苦读,钱父这边都不再管,只要他们自己承受得住就行。
如此一来,互不耽误,大家都满意。
知青们为了课本和资料同意了,而本村年轻人那里也有了辅导和可以请教的人,村民们再无怨言。
钱宝丽和卫斯年没去小课堂,因为他们两个就能顺利自学,无所谓去不去小课堂,不去还能稍微闲一点,去了可能就要应付许多上来问问题的人,平添麻烦。
初雪降临之时,高考恢复的事情彻底落实,连考试时间都确定了,有意向参加的人纷纷开始报名。
由于没有农活干扰,村里报名的人更加努力了,大都夜以继日地苦学着各种备考的知识点,只希望到时候能考上大学,改变命运。
一九七七年的寒冬腊月,备受期待的高考时间终于来到。
当天,钱家村派出两辆骡车,送村里参考的人到镇上的考点参加考试。
钱宝丽和卫斯年都在其中,两人穿的特别厚实保暖,坐在骡车上迎着呼啸的北风,感受到的却是周围一群人紧张忐忑又无比火热的心情。
同行的还有钱明珠与韩岳,他们两个都报名了。
即便一个早就忘光了前世上学时学的东西,另一个正瘸着一条腿,但赶上了机会,谁都想去试一试。
不然怎么知道自己是什么垃圾。
紧张的几天稍纵即逝,最后一场结束从考场出来时,很多人都有种终于尘埃落定的恍惚感。
回去的骡车上,考完试的众人已经按捺不住对起了答案,钱宝丽和卫斯年安静听着没有出声,就在一边看他们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搞的气氛比吹面而来的冷风还热烈。
村头早就有人等着了,大都是考生们的家长亲戚。
钱父钱母站在最前头,遥遥望见骡子出现,顿时高喊一声人回来了,引得大家伙立马骚动起来,竞相奔过来迎接。
“咋样,冻着没?”钱母将闺女拉下来试探着问道,瞧上去比正主自己还紧张。
钱宝丽知道她想问的是什么,连同旁边故作矜持的钱父也是如此,都想知道他们这次考得怎么样,但又怕万一考砸让她伤心难过,所以才犹豫着先试探地问了声。
“考的还行,差不多都是他教过的。”钱宝丽迎着二老期待的眼神回道,顺便表扬一下随后下车的卫斯年。
钱父钱母立马看向女婿,见到他点了头确认,立时松上一口气放下心。
考的不错就行,这样两人就能一块去上大学了,就担心出现一个考上了、另一个没考上的情况,真那样的话到时可咋整,约定不就成了空谈?女婿估计都要没了。
高考完就是忐忑的等待时期了,恰逢猫冬时候,大家伙基本都躲在家里不出门了,紧张焦虑地等待着阅卷结束,等待他们的命运安排。
在此期间,钱父钱母两口子倒是格外从容。
由于得到了闺女和女婿的亲口保证,他们每天好吃好喝地给家里小夫妻做着,说是要把因为考试而劳神劳力亏损掉的营养补回来,等到成绩出来的时候,钱宝丽已经被亲妈投喂的白白嫩嫩油光水滑,气色上佳地去镇上看成绩。
卫斯年陪她一起,同行的还有村里的其他考生。
一群人忐忑不安又十分期待,到时他们不光是看考试出的分数,还要就此填上报考志愿,完后等着通知书,最后收到的话就是被成功录取,没收到那就代表落榜了。
拿到成绩后,结果不出钱宝丽两人所料。
他们两个考出的分数是全村考生中最好的,甚至在县里、省里都是在前茅之列,报考京都大学的话是妥妥能够录取上的。
只要稍微注意一下不要太热门的专业,以免出现意外情况被挤掉。
其他人有考的好的,也有考的差的,其中韩岳貌似考的不算差,兴奋的他当场大笑三声,得意地嘲笑考得一团糟的钱明珠。
说实话,钱明珠自己也没想到,她昔日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女硕士,来到这个破烂年代竟然没考过土著人民,但她是不肯承认自己很水的,自认为因为隔的时间太久,所以才忘了一些学过的东西而已。
考那么点分数,是有些丢人,但如果她花心思好好复习一下的话,结果肯定能惊艳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