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古代末世,靠着家底搞基建(243)
谢芮安虽然还没表态做出选择,但她身为女子又熟悉研究所事物,带新研究员是最合适的人选。
就暂且当个组长,负责一下研究所人员管理,帮褚钰分担点庶务。
谢芮安将信反复阅读之后,她想了想,直接出门去找褚先生。
季大郎君顶着两个黑眼圈,脚步虚浮地离开了研究所,关押丧尸的屋子里只有褚钰在。
天亮之后,笼子里的两只丧尸如同刚走出去的季曜一般,像似被抽干了精气神,扒拉笼子的速度比之夜晚,显得有些有气无力。
褚钰坐在两只丧尸对面,一目十行地将报告看完。
谢芮安进来,琢磨着如何开口,万一说得不好让女郎与褚先生产生间隙那便不好了。
岂料褚钰头也没抬,淡声道:“女郎所想钰岂会不知,即明日起,季大郎君调去植物研究。”
第175章 魏郡
正当坞堡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开采铁矿的队伍也已经上路之时。
卫明渊等人终于抵达魏郡。
翼州境内辖郡,国九,县一百。
魏郡十县,治所邺县。
他们想要回去,需经过魏郡的三座县城,才能抵达信乡进入到清河郡。
比之常山郡,绕的路不止那么一点。
不过,既然已经来到魏郡,那势必要像之前经过常山郡一样,搜寻境内的卫氏族亲。
大家族就是如此,遍地都是亲戚,出嫁的卫氏女、与卫氏有姻亲关系的家族、或是长辈门生、当年同窗同僚……
卫明渊离家多年,对于这几年族里的各家亲戚不是很熟,与族长的书信往来大多是公事,而母亲自从他去从军后,跟着二弟一家去了渔阳。
宗族里的人情往来,以往都是妻子在安排……
想到自己的妻子,卫明渊眸底闪过一丝哀痛。
卫明晟就比他熟悉多了,妻子杨氏与一双儿女在身边,因父亲与长子卫礼生活在族里,杨氏时不时都会写信、寄点凉州特产回去,关心老父亲与长子的近况。
长子卫礼自小调皮,快到了定品入仕的年纪,整日还是一团孩子气。
卫明晟见此不得不将他留在族里,跟着几位叔伯读书。
凉州读书条件不比翼州,翼州文风盛行,明字辈里有不少小有名气的文士并没出仕,而是留在族里培养下一代。
卫氏的族学在翼州名声在外,且只收卫氏子弟,一点也不比外面的书院差,学堂划分成不同年龄阶段,除了给孩子们启蒙外,对即将出仕的小辈,叔伯还会讲解官场之道,分析朝廷形势。
因此留在族里念书的郎君不少。
杨氏抽空,将魏郡在内她能想到的族亲写在纸上,交给卫明渊,“三伯看看吧,或许不全,但我只能想到这些。”
卫明渊伸手接过,一目十行的看完,将名单折好放进怀里,说道:“治所居住人数最多,那先去邺县看看吧。”
几千人专走人迹罕至的小路,至邺县附近停下。
等了片刻,负责率领斥候到前方探路的卫凌返回。
卫凌神色古怪,“父亲,邺县附近未瞧见怪物大军踪迹,但我们发现有人聚集在邺县东面二里外的别庄内。”
卫明渊偏头看他,“可是幸存者?”
“不知。”卫凌摇了摇头,“那些人头戴黑巾,手拿武器驻守在别庄附近,孩儿等人不敢靠太近,但能听见里面传来阵阵念词声,像似在做什么祷告。”
其实这种事不足为奇,他们此前也遇见过一些走投无路之人,祈求上苍开恩,放过世人。
拜菩萨、拜佛祖的比比皆是。
这不同以往的疫病,颠覆了世人认知,本来大多数人都信佛、信教,实在没什么可稀奇的。
卫明渊本不想多事,别人的信仰与他无关,但他们路过此处顺便寻人,别庄里既然有幸存者,自然要去问问。
不过……不知是敌是友,谨慎为上。
他沉声吩咐道:“卫凌、石乐,你二人率百名士兵潜入别庄附近,探明情况及时禀报。”
名唤石乐的青年出列,神色沉毅地抱拳领命,“是!”
二人率领百人离队,朝着东面别庄靠近。
抵达别庄附近,一行人弓着身子钻入草丛里。
眼下植物生长茂密,别庄外风景如画,绿意荫荫,原本一星半点的草梢也长至半人高。
人躲在里面,不易被发现。
卫凌蹲在草丛里,对一旁的石乐快速解释刚才探查到的情况,“别庄周围大约有二十人值守,他们表现很警惕,一直不停在周围巡视。”
“刚才听到里面有祷告声,因离得远,祷告内容听不真切,只隐隐约约有整齐划一的声音传来,能辨别几字,像似祈求上苍、赎罪、原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