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我的皇帝堂妹+番外(74)

作者:星辉映川 阅读记录

姐姐的离去,带走了某些能够让她情感波动的东西。

武媚娘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巩固自己的后位和权势上。

上一次的废后事件,至今让她心有余悸。她甚至多次在梦中梦到了自己被废,救助无门,孤独地死去。

武媚娘翻阅史书,突然想出一绝妙的主意。

亚献。

她自己做泰山封禅祭祀地祇的亚献。

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对泰山封禅念念不忘,就是太宗皇帝也是如此,更何况一直仰慕太宗皇帝的李治?

当皇帝的人不知凡几,但去泰山封禅的只有三位,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各个都彪炳千秋。

太宗皇帝曾两度欲行,或因为旱涝蝗灾或心中踌躇,始终没有去成。

李治掌权后,一直对泰山封禅心动不已,两人也曾私底下商量过这事。

天公作美,最近几年连年丰收,米价达到了每斗五钱。在外,将士们开疆拓土,破突厥、灭百济、平葱岭、定鉄勒,大唐对东、西、南、北的疆域控制更上一层。

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封禅,更待何时?于是群臣上表,武媚娘更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没有哪一位帝王能够拒绝泰山封禅。

李治也不能。

泰山封禅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在泰山之巅祭天和在泰山脚下的梁父山或社首山祭地。②

大臣已经呈上封禅的《仪注》,武媚娘的目光落在了“禅社首以太穆皇后、文德皇后同配”一行字上。③

前代的泰山封禅都是以公卿大臣做亚献,武媚娘想要打破这个局面,自己做亚献。

乾为天,坤为地,而且又是太后们为配,你们这些公卿大臣凑什么热闹?

于是,武媚娘挥笔写下一篇理直气壮、酣畅淋漓的上表来,要求把公卿大臣踢了,自己充当禅社首山的亚献,诸王大妃为终献。

李治看到后,觉得既有道理,又有意思,于是批准了武媚娘的上表。

大臣知道后,好多人都惊呆了。

女子充当亚献,闻所未闻,真是几十年目睹之怪状也。

朝廷的大臣既瞧不上武媚娘,又畏惧她。

今年,李治将《氏族志》改为《姓氏录》,以品位定门第高下,皇后的武氏扶摇直上被列为一等,而没有在朝廷任官的旧族被踢出“士族”。

在众人看来,皇后武氏如此处心积虑,往上爬的姿态委实吃相难看,果然商贾人家出身,没有一点世家风度。

但他们又对武后十分畏惧,上官仪一家的下场还在眼前呢。

惹不起,还躲不起不成?

再过几年,你且看她。朝臣世家纷纷自我催眠。

有文化的世家子可能还会掉个书袋子,心中暗道武后是城狐社鼠之流,依托于皇上,作威作福,令众人敢怒不敢言。

可古往今来这些城狐社鼠之辈,可有好下场?还不是一个个遗臭万年。

就是煊赫一朝的吕后不也如此?

第31章 . 我的皇后堂妹 千金公主×库狄云珠

右相兼司礼太常伯刘祥道简直忙疯了, 他是泰山封禅的负责人,上有两个直属领导。

领导之一李治既要、又要、还要,领导之二武后要创新。

除了领导要求忒多外, 还有一众不省心的同僚。距离上一次的泰山封禅已有六百多年, 仪礼丢失,时代变迁,各个流程同僚都有自己的看法, 连座褥颜色都要拿出来争论几天。

刘祥道的头发成把地掉, 一睁眼就开始吵吵吵, 好在终于出了结果。

麟德二年十月, 李治和武媚娘率领公卿大臣、皇亲国戚、诸国使节、内外命妇等浩浩荡荡从东都出发,前往泰山。

武婧儿收到武媚娘的信催促回东都参加泰山封禅。

武婧儿对于这等礼仪性的活动不太感兴趣,认为泰山封禅不过是皇帝夸耀文治武功的手段,劳民伤财。

托某些营销号的宣传, 武婧儿可是知道泰山封禅的皇帝从李治之后出现断崖式降级, 以至于宋真宗之后的皇帝来泰山只祭祀不封禅。

历数封禅的皇帝, 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前两位自不必说, 光武帝光复汉室虽功绩不如前两位,但在历史上可圈可点。

至于唐高宗,拨开后人在其身上涂抹的色彩, 就会发现他在位期间猛将如云, 谋臣如雨, 打压门阀,拓展疆域,大唐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可算是有为之君。

唐玄宗是在开元年间封禅的, 至此他也可算是一代明君,但偏偏后面他又活了二十多年,酿下安史之乱。

宋真宗这位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一看庙号是就知道这人好玄虚。

武婧儿心中觉得泰山封禅根本就是多余的,但还是去了。

上一篇:低嫁 下一篇: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