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平步青云路(63)

作者:胖子家的学渣 阅读记录

班云庐:“……”

他已经被没形象的两位旧时同窗惊呆了。

沈锦四人本来就是出来玩,顺便比试一下彼此的学问做对比,学着大人的模样吟诗作对一番,自然也是带了纸笔来做记录,不过现在直接成了“三人抄笔记活动”了。

想仅靠半天时间抄完那是不现实的,好在沈锦事先把本子分成三份,分别交给三个人,让他们抄完自己手上的就换,等都抄完了再还给自己也不迟。反正开学还有几天时间,沈锦不急着要。

有了这么个承诺,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小心翼翼的把纸笔与笔记分开装在书箱里,开始有心情一起玩闹了起来。

“哎?对了,我听说,陈明爹娘给他定了个亲事,还是长远县一个小地主的独女,听说嫁妆不少呢。”赵子刚素来喜欢打听八卦,附近城镇有什么消息他往往是第一个知道的,此刻正津津乐道的吐槽。

“啥?”冯君凌一脸不敢置信:“陈明应该才十七吧?这么早定亲干嘛?他考了这么多次都在县试尾巴上,府试都过不去,不是还打算拿妻子嫁妆继续考吧?”

冯君凌还记得曾经在私塾因为陈明那可笑的自尊,自己跟他吵了不止一次的事情,对这人越发看不上。

“谁知道呢。听说那姑娘长得一般,但挺会持家的,因为是唯一的女儿,嫁妆还蛮丰厚,比陈家好太多了。

只是说是个地主,其实是个商户,高不成低不就的,以他们家的分量,女儿想高嫁就得加商户,或是给读书人做妾。这时候陈明不就显出来了?

学识还可以,长得不错,就差点运气,每次考试都能分到臭号也是一绝了。那林家不就想着找个有前途的女婿,将来功成名就了拉自家一把,起码把自家商籍改成农籍,以后子孙科举不至于被人鄙夷扣分吗。”

沈锦听得津津有味,嘴里吃着班云庐给他摘来的桃子。本朝对商籍虽然不禁科举,但免不了还是会有天然的鄙视圈。如果同样的分数,农户寒门出来的学子总比商户子更有机会上榜,只要不是差距极大,大家也更愿意选择农家子或者官家子做榜首,而不是商户子。

当然,也不是没有商户子入选榜首等高名次的。

前朝末期,就有个商户子,还是江南盐商之子,因为一手妙笔生花的文章和诗句名震江南,十七岁连续考中童生、秀才,直到举人,拜师当时的大儒白允礼。二十岁高中探花,后来还尚了公主,最高官拜一品大员兵部尚书,深受帝王信任,可谓是风光一世。

不过,后来国本党争之乱,公主因为提前站队被暗杀,那商户子却因为和妻子派系不和,果断杀了嫡子,改为扶持庶长子为继承人,其生母为正妻,以求向主子表明真心。

不过那商户子后果也不怎么好,他的主子失败,以意图造反的名义被斩首在午门,商户子也因是其爪牙之一跟着丢了性命。寄予厚望的庶长子随其生母被吊死在自家门前,其余庶子和妾室流放,女儿充作官妓,奴仆变卖财产充公,也是落得个极凄惨的境地。

再然后,因为前朝那些个破事搞得国库空虚社稷凋零,前朝的江山成了越朝的天下,闹得欢实的皇子皇孙一个没剩全砍了,落得个晚年名声不保的下场。

首辅秦池登基后因为过于杀伐果断,被旧臣扣上心狠手辣的名声,导致全国各地百姓议论纷纷,一度险些引起恐慌内乱,生怕遭遇比前朝更可怕的境地。直到后来一系列利民政策下发,百姓看到实惠了,这才渐渐改了口,夸起了新帝英明,让秦池坐稳了皇位。

陈明未婚妻娘家那一家子不得不说挺聪明,也看的长远,本朝吸取前朝教训,商户子入朝为官不得超过正五品,与皇室宗亲定亲就需要放弃实权,只领取闲职安稳度日,公主不得干预朝政。那一家想让自己家以后有机会飞黄腾达,就得先丢掉商籍的帽子,不然考上去也得被人当肥羊宰着玩。

不过,选中陈明,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沈锦仔细回忆了一下,陈明在记忆中不怎么多话,有时存在感低的离谱,但上课时总是功课完成最好的一批。沈锦当时因为担心爷爷年纪大了可能熬不到自己出头的时候,一心努力学习,两个都不爱说话交集的人交情自然没有多深,如果不是赵子刚提起,自己可能连这么一个人都给忘了。

不过,显然在大家印象里,陈明小心眼,爱嫉妒其他功课好的还有点仇富,看不起武夫,对家境最好的冯君凌与镖师家族出身的赵子刚很看不上眼,三人对上眼就得吵一架。

而根据赵子刚说的,陈明显然也曾经对沈锦报以恶意。只是那时候沈锦年纪太小,私塾又是他自己家,吃饭喝水都不跟他们一起,去了府学后转头私塾就关门了,陈明更加没有下手的机会,不然现在沈锦什么样还不知道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