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我在开封府搞内卷/[宋]我在开封府搞事业(294)
拿着这方子朝外走去。
包勉眨眼,不是很懂?这么晚了怎么又出去?连巡逻的韩纲都下班了呢。
包拯刚走出去,又返回来、
弯腰,保持身高跟包勉齐平。
说道:“这个东西不要告诉你娘了,其他人也不准说。”
“不能说吗?我还打算带着赵昕他们一起实验呢。”小包勉有些失落。
“实验的事,暂时推迟。”包拯开口。
包勉抬眼不是很乐意,但是叔父没有这么严肃过。
“这个东西很有用吗?我还打算做出烈酒了给狄青叔叔送过去呢,他最喜欢喝烈酒了!”小包勉又说道。
包拯眼里多了俩大问号?
如果没记错的话,纸张上可是清楚明显的写着,若是不可食用,喝了会死。
若是非得喝,得用水勾兑了。
……
这是孝敬狄青还是谋财害命?
“狄青那边我会沟通的。”包拯说完又继续:“这个东西若是真如解说中那般有诸多作用,必然能在经济政治跟军事上钳制辽国跟西夏,所以不能随便拿出来,懂吗?”
包勉点点头,懂啦!
关乎国家大事嘛。
他不是小气的人,说清楚以后,他可以假装没有看见过这东西。
“那叔叔你拿着用吧,一定要把咱们大宋变得更强大,不要有南宋啦!”小包勉说道。
包拯??
南宋又是什么东西。
心里疑惑,于是便问。
他觉得,若是有疑惑不问清楚,日后定然会后悔的。
至于寻范仲淹,一会儿再去也不迟,熬夜这种事情他已经习惯了。
小包勉也不吝啬,将大宋文集拿出来。
“你看,有南宋,也有北宋,北宋有好多人都认识啊,这个范仲淹肯定是范叔叔,还有什么柳永……”
小包勉把手里厚厚的书籍递给包拯。
包拯翻看起来。
看见那《岳阳楼记》时,脸色更为阴沉。
小侄子有些不为人知的本事,他是清楚知道的。
看一眼熟悉的人跟作品。
诸如欧阳修、晏殊等,他们作品以及名字后头带着北宋,有些词作看过,有些未曾见过。
再翻阅,发现文集里还有没见过没听过的李清照,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等人,他们作品读之便震撼,但是这样的诗词文集未曾听过,若世上有这样的作品,为何无人知?
甚至在他们名字后还着南宋俩字。
他比包勉大许多岁,见识更多,他听过东汉西汉,东晋西晋,来个南宋北宋……。
他不敢想,好好的大宋为何要分南北宋。
仔细翻阅文集,看见熟悉的范仲淹的名字,当看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知乐而乐时,心里咯噔一声。
这般词句,是范仲淹那样的人能说出来的,只是他未曾听过。
再看开篇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如今还未开春,刚好庆历四年。
若是今年的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是不是代表,这些作品这些著作人都是大宋的,那南宋就是大宋的未来。
若真如此,他的侄子,本事有点忒大了。
第158章 谪守巴陵
包拯心情极为震惊。
许久以后,才将什么南宋北宋给压下去,未发生的代表未知,未知却不代表一成不变。
他再次走出家门寻找范仲淹。
这次出去,清晨都没回来。
甚至包勉人都到了国子监也没见包拯一眼,这个叔叔呀,一遇见所谓的正事儿就能把本身所有的精力都给投入进去。
背着小包袱,带着小统统包勉再次来到国子监。
他走到宿舍,瞧见里面的赵昕。
赵昕正在写东西,整个人看起来忙碌的不得了。
“你在忙什么?”包勉问了一句。
赵昕将手里的东西挪出来给包勉看。
折子!
各地送到京城的折子。
“你已经开始处理这些事了?”包勉震惊,他的小徒弟年纪轻轻竟然已经开始摄政了呀!
“不是朝政,是各地送来的一些,没什么用处的聊天折子。”赵昕摇头。
他比小包老师还要小几个月。
对朝堂对百姓,对天下的认真没有那么的全面。
虽然也有自己的想法跟意见,但是,总归是不全面的。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完善自己。
至于这些各地的折子,长长见识就好。
比如川蜀这边的官员发过来的折子,里面就有写天气如何,气候如何,穿什么样的衣服,走什么样子的路,他觉得挺有意思的,虽然说都是废话。
但是废话也有用呢。
最起码知道了川蜀有什么东西,气候如何,地理环境之类的。
再看偏僻地方的县令叫穷,问能不能减免一些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