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写狗血文火了(188)
定亲后, 他给珍娘写情诗, 买小玩意儿。
成亲后, 他温柔体贴。
……
于是刘昌淼边看边皱眉。
因为剧情的需要,在傅文钰写的这篇话本里, 珍娘跟卜世仁成亲之后,很是过了一段琴瑟和鸣的美好日子。
就好像世界上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
这段剧情有‘你吹箫来我谈琴’、‘你读书来我研墨’、‘你写上联、我写下联’,还有‘红袖添香,偶尔不经意的一个抬头,两人害羞一笑’,以及‘元宵灯节、共执一盏灯、同时猜中了一个灯谜’,卜世仁还在河边放了一盏写着‘愿珍娘平安喜乐’的花灯等等。
几个描写两人感情的情节里,有刘昌淼大姐,刘昌莲贴身丫鬟提供的,也有傅文钰结合了前世见过的一些经典古偶剧里面的情节写出来的。
整体写得非常温馨,非常美好。
刘昌淼在看到卜世仁放了一盏写着‘愿珍娘平安喜乐’的花灯后,再也忍不住抬头问道:“傅先生,你写成这样,我大姐看了怕更不会醒悟了。”
因为猜灯谜和放花灯这两件事,就是他大姐的贴身丫鬟告诉他们的。当然那位丫鬟并没有说得很详细,只是简单地说‘姑爷和姑娘在元宵节上同时猜中了一个灯谜’,以及‘姑爷在花灯上写了愿姑娘一辈子平安喜乐’等话。
所以话本里的‘小轩窗、正梳妆’、‘灯火阑珊,不及她的回眸一笑’、‘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等等语句,都是傅文钰写话本的时候自行添加上去的。
刘昌淼虽然还没有成亲,与自己死去的四个未婚妻也没有什么感情,有的甚至未曾见过面,但看过许多话本,包括一些书生小姐话本的他,多少也能猜到一点他大姐看完后的心情。
但傅文钰却淡定回应,“你继续看就知道了。”
于是刘昌淼低头继续翻阅,然后他就看到珍娘的境遇,慢慢地发生了改变。
成亲不到三个月,卜秀才的寡母便以‘我儿已二十有余,跟他一样年纪的个个都有儿有女了’为由,明里暗里地询问珍娘是否怀孕。成亲半年后,她急不可耐,开始频频给珍娘请大夫,熬了一碗又一碗的药让她喝。成亲一年后,不但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知道了珍娘还未有喜事传出,而且卜母还开始明目张胆地咒骂不休。
而且在卜家,不但卜母处处刁难,卜秀才的妹妹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卜小妹只比珍娘小两岁,也快到了说人家的时候。她非常眼馋珍娘的嫁妆,所以时不时就来讨要,珍娘若是不给,她便去卜母处添油加醋,让珍娘挨骂,而珍娘若是给了,那她过几日又会再来。
今天看中一朵绒花、明天看上一支簪子、后天则是某匹布料……
每当这个时候,卜秀才总是安慰珍娘,说‘别担心,我们会有孩子的’云云。但他却从来不会在卜母面前替珍娘说话,只是让她‘孝顺’,说他娘养大自己不容易。对妹妹也只以‘她还小呢,你不要跟她一般见识’来搪塞。
若珍娘再说,他则摆出一副不高兴的模样,说不过是一些玩意儿,小妹难得喜欢,给她便是了。等自己将来科举有成,必给珍娘置办百倍千倍。
让她莫要斤斤计较。
于是时间一长,珍娘便焦虑不安,心事重重。
她在卜家的地位也越来越低,并且开始对卜家人的要求无有不应,嫁妆也被三人拿去了不少。但钱财如水般流出,她的境况却未曾得到好转。
在珍娘和卜秀才成亲的第三年,卜秀才妹妹靠着从珍娘处拿来的嫁妆,嫁到了一个好人家。而卜秀才用从珍娘处拿的钱财,给自己请了一位夫子,考中了举人,卜母则见珍娘还是没有喜讯传来,干脆把娘家侄女接来了。
这位‘娘家侄女’,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
于是接下来珍娘又遭遇了一连串的为难,比如‘娘家侄女’今天穿了一身旧衣,卜母便要质问珍娘是如何待客的;‘娘家侄女’想吃燕窝,卜母便要珍娘亲自去炖;最后姑侄二人还一起合谋,将珍娘最大的帮手,也是对她忠心耿耿的丫鬟赶走了。
至于家里的大活小活,毫无疑问统统都推给了珍娘做。
当然,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在此期间,虽然‘娘家侄女’屡次向卜世仁献殷勤,但统统被他拒绝,卜世仁还表示自己跟珍娘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不纳二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