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小福宝,逃荒路上开挂了+番外(855)
好好的中秋佳节,怎么就成了男人们放飞自我的日子?
没人说得清,也不想说清!
日子嘛,哪有那么多规矩,高兴就好。
因为李老三和赵玉茹,还有家仁几个只能歇息两日,所以,李震生也没急着去码头卸货。
一大家子就聚在家里,琢磨吃喝,好好说话。
家喜和家安不想去书院读书,急得是抓耳挠腮,恨不得上树了。
两人抱了奶奶的胳膊,死活不撒手。
家安恳求道:“奶奶,我真不是读书的料,书院那些课程里我只喜欢骑马射箭!”
“我也是,奶啊,你就让我们去南边吧,我想跟着番人去看看他们的国家,我想……”家喜也是跟着缠磨。
可惜,老太太就是不肯松口儿。
事关孙儿的前程,不可能轻易就下决定。
李老太就说道:“你们刚回来,先歇息几日,等我问问你们大伯和爹娘,好好商量一下再说。”
家喜和家安没有办法,又望向妹妹,指望妹妹帮忙求情。
但佳音任凭哥哥们眼睛都瞪都抽筋了,也笑嘻嘻装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特别是家里有羽翼初丰,时刻想要飞出窝的雏鸟,注定要闹上一阵子。
而城里各家,这个时候也同样不好过。
因为中秋过了,征兵马上就开始了。
虽然各家捐献了不少粮食和银子,但一家一个孩子进军营,这是铁律,无论如何也改不掉。
唯一一个特例,就是江宁侯府了。
老侯爷拼死进宫,求得皇上心软,保下了嫡孙不参军,但也为此献了侯府的半个家底儿给北征军,才让新亭侯把名单改了。
各家舍不出半个家底儿,家里更没有当皇后的闺女,无奈之下,只能哭哭啼啼做准备。
碰上那不被重视的庶子,家里给些银钱,准备点儿衣物就算了。
但那些实在躲不过的嫡子,或者受宠的庶子,简直就是一场劫难。
平日喜欢吃的,穿的,用的,戴的,甚至用习惯的马桶都准备搬去军营……
八月十八日,新都城门口,早早就搭好了草棚。
各家的宝贝蛋们交上兵贴,验好身份,就要入伍了。
整个城门口,被堵的水泄不通,奴仆吵嚷,马匹嘶叫,让人不等靠近就开始头疼。
李老四和李勇带了二百兵卒,负责接人。
两人本来也知道不容易,但当真面对,才知道是这么的不容易!
左边一个穿金戴银的老太太扯了白白净净的年轻孙儿,哭的泪人一样。
“孙儿啊,去了军营可要照顾好自己啊,饭菜不喜欢吃,就每日让人回家来取食盒。
“银子不够用也一定说,祖母的棺材本给你!都怪你爹没本事,若是多生几个,就不用你一个嫡子去受苦了!”
右边一个妇人扯了儿子的手,同样在指天骂地。
“你爹就是个没良心的,只顾着大房那边的崽子,呜呜,可怜我儿读书正好,还要去军营受罪……”
李勇听得嘴角直抽抽,二十岁的儿子,读书起码十几年了,连个童生都不是,居然也叫读书好?
他悄悄扯了扯李老四,说道:“四哥,这么办不成啊,什么时候能整队去码头啊?!”
李老四更是厌烦,忍耐得额头青筋暴起。
原本体谅这些人舍不得孩子,多让他们说几句话,结果,场面居然失控了。
再这么下去,怕是天黑也完不成任务。
他当时就传了命令,所有兵卒迅速封锁城门口。
凡是登记好的,都去排队,一人只允许拿一个包裹,装些换洗衣衫就行,多余的,统统扔掉。
没有登记的,也要抓紧,日头过头顶,还没完成就要被退回,到时候按照逃兵算,直接砍头。
城门口立刻炸窝了,哭叫更是厉害了。
一个十七八岁的纨绔公子哥儿,脸上涂脂抹粉,妖里妖气,怀里居然抱着个娇美的丫鬟不撒手,“我要带着媚娘一起去,晚上没她暖床,我睡不着!”
那丫鬟也眼泪汪汪,死死抱着公子哥儿,好像良家少女马上被抢了情郎,“呜呜,不要抢走公子!”
而这公子哥的家里人,嬉皮笑脸缠着李老四,又要塞银票又要讨人情。
一时间,李老四差点儿恶心的吐了!
家里老娘总担心太溺爱孩子们,以至于孩子们没出息。
如今看看,相对这些人来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啊。
怪不得侯爷坚持要征兵,再不敲醒这些巨婴米虫,就是半壁江山收回来,也会被败个精光!
“都给老子闭嘴!”李老四终于发威了,一把扯过那个离不开暖床丫鬟的公子哥,狠狠扔到了登记的队伍里。
然后,他高声呵斥兵卒们,“你们都聋了吗?告诉你们清理闲杂人等,你们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