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辣妈飒爆了(886)

作者:素衣染墨香 阅读记录

男的还没什么,女的如临大敌,立刻让吴晓桃滚蛋。

吴晓桃变成了一只丧家之犬,在大街上流浪了好久。

最后手上弹尽粮绝,只好回到了乡下,这都是后话。

元旦的前一天,林麦开了个年终会议。

这次会议特邀了周彩云和李明成。

周彩云和李明成坐在一起窃窃私语,这种会议他们不够资格参加,林麦怎么会叫上他们?

开会时间一到,林麦就走了进来。

开口第一句话是对陈封说的,让他今天别急着走。

接下来,大家汇报工作。

陈封三言两语把每个项目的进展汇报了一遍。

林麦问:“上权村的拆迁户搬进新房可还满意?”

“当然满意,楼层任他们挑,我们还负责为他们搬家,他们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林麦又问:“有领导去视察了没?”

“当然有,就在昨天,市委领导就去视察过,全都赞不绝口。”

林麦放心地点了点头,只要市委领导满意,以后就还能接到政府工程。

青年路小区不止拆迁户住的那一两栋楼房,多的楼房是要当商品房卖掉的。

林麦问房子销售情况。

陈封摇了摇头:“看房的人有,买房的人却没有。”

林麦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几下:“是不是宣传不够?”

她扭头对孙运红道:“你配合陈总搞下宣传。”

孙运红点点头,然后道:“我觉得即便搞宣传,恐怕作用也不会太大。”

“为什么?”林麦问。

“你想啊,哪个国营单位不分房?单位分的房子还不要钱。

大家都等着单位的福利房,谁肯花钱买?

再说了,我们一室一厅的房子,最小的一套也要三千块左右,几个家庭能掏出三千块钱来买房?”

她的话一出口,不少干部纷纷点头,表示她说得很有道理。

林麦也点了点头:“你分析得没错。

可是你没考虑到,全市有几个单位住房不紧张的。

你可以去统计一下,大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国营职工只有一间房。

这一间房里住着一家大小,在家里转个身都很难。

这些人他们不想买房改善一下自家的住房条件吗?

单位虽然分房子,可房子那么容易就能分到手吗?

得论资排辈,年过三十也没分到哪怕一间房的人大有人在,这些人对房子没有需求吗?”

接着,她讲了一个前世非常经典的营销案例。

同一个公司,有两个业务员同时去一个热带小岛推销鞋子。

一个业务员看了一眼当地的情况,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顶头上司问他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那个业务员说当地人全都打着赤脚,不穿鞋,没有市场。

而另一个业务员向顶头上司发来电报,欣喜若狂地告诉他,当地居民全都不穿鞋,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不到半年,当地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穿上了那个业务员卖的鞋。

说完这个故事,林麦环顾一眼众人:“这个营销案例说明什么?”

众人七嘴八舌地答道:“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市场。”

林麦赞许地点了点头:“回答正确。”

孙运红发出不同声音:“可是买房子并不是买鞋,买房子得拿出好大一笔钱。”

林麦微笑着看向她:“别忘了人们的刚需。

哪怕房子再贵,那些有刚需的人还是会砸锅卖铁到处借钱买房的。

这种人虽然不多,但一定有。

只要宣传做得好,那些迫切想要改善自家住房的市民一定会来买我们的房子的。

而且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一批个体户。

这批个体户手上有钱,他们也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所以别担心房子卖不动,得担心不够卖。”

孙运红在心里不太认同林麦的话,但还是服从地点了点头,表示会好好做宣传的。

林麦让她做宣传时,一定要突出现在买房最划算,价格合理。

等过几年再买房,房子肯定不会是百来块一平米的优势。

孙运红在心里腹诽,房子再涨价,就更没人买了。

轮到赵亮发言时,他跟林麦反映了件大事。

四美镇不少没有被林麦雇佣的村子,他们自己种植起大棚蔬菜来。

赵亮担心,别人也种植了大棚蔬菜,会影响林麦的大棚蔬菜的销售。

林麦毫不介意:“人家要种大棚蔬菜那就种去好了。”

在湖省种植大棚蔬菜又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

大棚看两眼就会搭建,比搭建茅草屋还简单。

又不用像北方,因为气候寒冷,种大棚蔬菜还要挖地暖升温,造价高不说,还得技术支持。

所以根本就拦不住别的村子也种大棚蔬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