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皇后一睁眼,虐死渣夫夺江山(248)

作者:凤点江山 阅读记录

景王走到窗前站着,目光阴沉晦暗,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良久,他才冷声命令:“本王写封信,你们即刻带去漠北,亲自交到姬鹤羽手里,不得再出现任何失误,否则你们就不必回来了。”

“是。”

景王眼底迸射出肃杀之气。

司徒离渊,你敢坏我的好事,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

接下来的日子里,满朝文武惊惶不安地发现,摄政王开始上朝了。

不再是隔三差五出现一次,也不再是冷冷丢下几句话就走,而是跟着文武百官的时间一起出现,在皇后抵达之后,与百官一起参拜皇后。

下朝之后,摄政王还一起离开,随机到六部衙门之一的礼部、吏部、兵部或者户部走走。

若有不认真做事的臣子,资历老的大臣欺负底层年轻人,或者其他偷懒耍滑、结党营私之举,重则当场被杀,轻则拖出去杖打二十,或者丢官罢爵。

各部大臣一瞬间胆战心惊,惶惶不安,下朝之后再也不敢懈怠政务,晚上回家不敢再去逛青楼,不敢随意应任何人的邀约去喝茶谈天。

上朝时,反对皇后的声音不见了。

皇后处理朝政得心应手,一道旨意下去,该是谁的责任,谁只能恭恭敬敬地应是,不敢再有半分辩解或者推脱。

朝堂上难得出现了君臣齐心的画面,看起来一片祥和。

时间很快进入了十一月。

秋风瑟瑟的季节过去,迎来了寒冷的隆冬。

朝堂上看似一片风平浪静,朝堂外却是暗潮汹涌,刀光剑影。

景王派出去送信的探子一去不回头,仿佛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讯,景王每每在早朝上看到摄政王那张脸就打怵,回到王府还要面对一大帮子废物,一个月里砸了不知多少茶具桌椅。

熊熊燃烧的怒火让府里的下人每天战战兢兢,连呼吸都不敢太大声。

朝中也有心思敏锐的大臣,早已察觉出了皇后和摄政王之间的情愫暗涌,也明白了摄政王因何违抗先帝“不可干政”的遗诏,如此光明正大站在大殿上——原来是为了给皇后撑腰。

有他在,整个朝堂大权已完完全全掌握在皇后手里,再没有人可以跟她作对。

这样的平静持续到十一月中旬。

被派出去查案的武王和南歌回来了。

第252章 无坚不摧的刀

他们回来的路上遭遇了许多阻拦。

今早进城之际,还遇到了以前常在一起喝酒的勋贵子弟,试图通过请安寒暄的方式从他嘴里套出话来。

然而武王是什么人?他的话有那么容易套?

武王端坐在马背上,冷冷一句说了一句:“本王公务在身,谁敢拦路,别怪本王手里的鞭子不长眼。”

几名勋贵公子被吓得连忙让开,不敢多言半句。

然后武王和南歌带着护卫队直奔皇宫而去。

科举舞弊的案子查起来其实不难。

因为读书之人向来团结,且嫉恶如仇,他们对舞弊一事义愤填膺,叠加十年寒窗一朝愿望落空的愤怒,乡试结束之后,他们一直集聚在桐城、夷州和宁州一带不愿离去。

事情闹大了,官府抓了不少人,但这并没能让学子们惧怕退缩。

而且晏姝在得到司徒离渊禀报的消息之后,就让容隐暗中派人去稳住了这些学子,使他们稍稍冷静。

当地官府衙门暗中也收到一些让他们不安的威胁警告,不敢对学子们下死手。

所以武王和南歌这一行进行得很顺利。

他们不仅查到了舞弊案牵扯到的官员名单和花钱弄虚作假的学子名单,还把那些有真才实学却没能正常参加乡试的学子都统计下来,并把他们安然带来了皇城。

身后那几辆马车上拉着的就是要告状的学子。

大殿之外,高亢绵长的传召声一声声响起。

武王和南歌带着随行的十六位学子走上大殿,叩拜皇后陛下,并呈上所有的名册和罪证,并禀道:“皇后陛下,臣等不辱使命,已查清桐城、夷州和宁州舞弊案的始末。”

话音落地,站在亲王之列的景王脚下一软,身体细不可察地晃了晃,脸色煞白。

桐城、夷州,宁州?

满朝文武亦是一惊,忍不住转头窃窃私语,舞弊之事竟发生在三个地方?

“安静。”晏姝冷冷开口,“舞弊一案事关重大,关乎天下学子的前程,也关乎朝廷的威信。为了防止有人从中作梗,本宫事先隐瞒了一些内情,只着武王和南歌细查。既然真相已经查明,就请武王细细禀来。”

大臣们很快安静下来,心头凛然不安。

皇后陛下如此深沉的心计,着实让人无法招架。

舞弊案发生之后,满朝文武之中有跟吏部尚书来往密切之官员并非没有任何动作,他们不想坐以待毙,不想被牵连其中,就只能主动出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