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抱歉,这一大家子我不伺候了(53)

作者:大果小橙 阅读记录

她突然也想生个儿子。

就算为了气死张氏,她也应该这么做。

苏老太不是说生儿子有秘方吗?那就找她要。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谨月听说村上出政策了,要把原先的麦场划分成地分给各家各户。

有修房需求的可以修房,没有需求的可以卖给或者换给其他人家。

现在的村主任是去年新上任的一个年轻人,姓刘,外县的。

以前的村主任是村子里的苏军林,略微识的几个字就被放在了那个位置上。50几岁,为人高傲,因为一点芝麻大的权力常常不把村民放在眼里。

作为村主任,他从来做不到公私分明,一有点福利什么的马上安排给自己或者亲房,尤其还帮过外村的一个亲戚做过几笔伤天害理的生意。

总之,他在这个职位上除了给自己谋了不少福利外,并没有什么业绩。

去年,县上来了一批愿意下乡的大学生,作为受重视的知识分子,自然要先被安排到基层锻炼,也就自然而然地取代了这一批不作为的村干部。

为此,苏军林还骂骂咧咧了好几天呢。

刘村主任是个精精干干的小伙子,小平头,戴个金丝框眼镜,看着斯斯文文,说话还带着外县口音。他就是那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

他一来到这儿,就展现出了年轻人特有的活气,以及对工作极大的热情。他对整个凡湾进行了各方面的考察,地形、气候、风土人情等,记录了满满一本子。

除此之外,他还走访了家家户户,了解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最现实的问题是很多人家都有分灶不分家的情况。

考虑到村民的地都离村庄比较远,直接在自家地里建房子会让村庄七零八落,不好看不说,也不便于管理。

于是他在各种深思熟虑以及实际考察后,赶出了这个方案,向上级反映。

起初上级部门觉得不妥,眼下刚划分土地没多久,人们为自己种地的劲头正足,以后种小麦的村民只会越来越多,就这样把大麦场拆了,以后在哪里碾场?

不过刘村长似乎对这些都考虑得很清楚,也很长远,他的想法是现当下主要解决兄弟多已经分家的人家,而且分的也都是小面积,勉强盖三间房。

他统计了下,全村已经分灶的只有九家,对那么大的麦场来说并不算什么,不会影响到碾场,而且很多人家门前的空地也不少,完全可以合理利用。

最后他还做了个预言,这儿的地形包括水土他都做了调研,种小麦并不是长远出路,以后必然会有其他农作物代替小麦。

我们要让老百姓把力气花在刀刃上,而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下来勉强解决个温饱。

凡湾以后要做文明富有的示范村。

刘村长意气奋发,斗志激昂地说着。

这事就在上级那儿敲定了下来。

不过刘村长也有自己的难处,得到上面的支持并不见得工作就好开展。

村子里难缠的人还多着呢,尤其苏老村长听说了这个政策后,四处胡乱宣扬,说麦场那块大地是以前的坟地,下面全是一些痴魂怨鬼,修院子根本不合适。

刘村长每天焦头烂额,走街串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了两个月口干舌燥的游说,总算让大家都勉强接受了这个政策。

谨月听到这个政策自然是心情大好,这种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的日子她真的受够了,尤其每天都得面对苏老太那种扑克脸。

但苏老二还是纠结了一番,原因自然还是怕见不到自己的爹娘之类的。

不过看到大哥以及村里其他人家对另修院子非常积极,也就勉强听了谨月的话,开始在空闲之余砍树枝拉沙拉土,为以后盖新房做准备。

第71章 这个孩子可以留下

李氏最近非常热心,四处托人张罗着,给苏老四说亲。苏老四19岁了,也差不多到了说亲的年龄。一来二去,就把李氏梨梁的远方表妹王氏定下了。

王氏今年17岁,下面还有一个15岁的妹妹,一个12岁的弟弟。王氏虽然面貌长得一般,但个头高挑,上门的媒人也不少。

之所以挑中苏老四,除了苏老四身强体壮、一身正气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李氏。

李氏能说会道,没费多少口舌就已经让王氏心有所动,再加上两人有亲戚关系,彼此的父母也有走动来往,王氏就想着,和表姐做妯娌,不但不用担心矛盾,也能彼此照应。

对于这事,李氏其实有自己的私心。眼看着苏老大和苏老二家都准备盖新房了,她的心也开始躁动起来了。

说实话,谁不想过自己的小日子啊,她也不喜欢和一大家子人搅和在一起,每天围着灶台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