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佛系重来2+番外(258)
从小到大,他从来都不是被偏爱的那一个,无论是因母受宠的韩王也好,会讨父皇欢心的梁王也罢,他永远是被忽略的那一个。
赵王苦笑,他也不明白父皇为何会突然看重他……他也是人,他也曾奢望过皇父的偏爱。
可是当父皇真正偏爱他时,却又意味着他偏爱不了他多久了。
这对他来说,何其残忍!
永靖帝强撑着说完,明显虚弱下来。
他太累太累了,今日种种,耗去他太多的精力和心神。
他拉住赵王的手,不肯松开。
“世家灭不尽,也不能灭尽……”
他微微闭上眼睛,轻声道:“记住,世家,外戚,文臣,武将,宗室,不可一家独大。
这些人不分亲疏远近,不分好坏利弊,要让他们互相牵制,不能打破平衡。”
“平衡一旦被打破,势力最大的那方,就会反过来制衡皇权。身为帝王,理应懂得这个道理。”
“吾儿聪敏,必能学会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务必谨记,不能叫这些势力拧成一股绳。
平衡之道,至少要有三方不同的势力存在。还有……”
“杨家,你母妃……”
“母妃?父皇?”赵王以为永靖帝指的是杨家外戚一事。
永靖帝却没有再说什么了,他已经昏睡了过去。
赵王一刻也不愿离开永靖帝身边,直到中书令等人将立他为储君的圣旨拿了出来,请他往政事堂议事。
现在陛下陷入昏迷,千头万绪,李家与世家谋逆一事,都还未有定论。
多少事等着裁决,赵王身为储君,自是不能置身事外。
赵王却只是摇头不肯离开永靖帝身边,好在孙长福的出现解了众人的为难,他手中是数道诛杀谋逆李家,还有世家及其党羽的旨意。
另有一道旨意,是关于李贵妃和后宫中,凡参与了此次谋逆案的世家宫妃,令其殉葬的旨意。
殉葬……自本朝太|祖起,早就废除了殉葬的制度,这次陛下要求宫妃殉葬,其实就是在为赵王扫清障碍吧。
毕竟这些宫妃,尤其是李贵妃,在后宫中经营多年,势力不可小觑,留着她们,帝王能够安心吗?
没参与谋逆的大臣自是没有意见,哪怕心里觉得有些微不适,但面上却都不反对就是了。
谁叫那是谋逆大罪呢。
死多少人都是正常的。
永靖帝走得时候很安详,脸上甚至有一丝淡淡的欣慰表情。
“朕于天下苍生,可谓安养矣……朕不负太|祖、先帝所托,无愧于心……无负社稷,一生功过,尽予史书评说……”
“……江山社稷,宗社存焉,不可无主,诏令皇太子于柩前即皇帝位……军国大事,不可停阙,寻常闲务,任之有司……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吾儿……承继……”
哪怕知道他亲自下令赐死了他的生母杨淑妃,觉得他是个冷酷无情,心硬如铁的帝王,但在这一刻,赵王还是原谅了他。
他殚精竭虑,以命作赌,步步筹谋,数年隐忍克制,心力交瘁也要为大齐扫除世家。
他的母族,杨家亦是举世闻名的大世家。
杨家又不仅仅是世族,还曾是皇族。
恐怕这才是最叫父皇忌讳的一点。
他是为了他,为了叫他无后顾之忧才叫母妃去死的,他怕因母妃,而使他受掣肘,遗留杨家为祸……
看着永靖帝面上的那抹欣慰表情,赵王终于再次落下泪来。
但他很快便收整好心情,许多事都还等着他处置。
大齐国祚一百多年,国运强盛,天下承平。
尊先帝睿宗遗诏,丧事从简,停灵二十一日,出殡下葬皇陵。
其后赵王登基,定年号为泰宁。
泰宁帝在位四十一年,在肱骨大臣裴清的辅佐下,大力发展农业,商业。
农业以推广杂交水稻、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为主,最高只收以十税一的缴税。
改进农具,用水泥修路铺桥筑坝。
开放商路,增加商税,屡次压低农税。使百姓丰衣足食,户有余粮。
打压世家,颁布法令,限制世族人口繁衍,拆分世家宗族,各自祭祀。
甚至在达到一定人数后,令其搬迁它地。
诸举有效压制住了世家,激化矛盾,继而爆发矛盾,使其分崩离析。
其中君臣合力,前期以温吞手段,艰辛布局,花费数十年时间,终是将大世家连根拔起,小世家元气大伤,今不如昔,败落若斯。
总算是没有辜负先辈期许。
其后,又开办除应试科举之外的学院,诸如格物学、算学、农学、医学等等,重视人才的应用与输出。
后期又广开海贸,连通南北贸易,进而掌控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