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白月光换下了女装+番外(368)

那个词他没敢说,只朝着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

“那将军您,岂不是要被关到后宫里当皇后了?”

他笑得欠兮兮的,方临渊差点抬脚踹他。

“想什么呢。”他说。

“是是是!将军您英才盖世,怎么也不能被关到后宅里呀!”李承安直笑。

他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方临渊朝着他比划了两下,跟他打闹着朝卫戍司外行去。

“不过,那后宫那么多事情,谁来管啊?”说起这个,李承安又好奇了。

“术业有专攻,招些管庶务的女官就行了。”

“……女官!”李承安一惊。“看来外头传的都是真的?”

方临渊偏头:“传了什么?”

“五殿下不是要以女子之身临朝嘛。”李承安说。“他们都说,殿下打定主意要改换天地,今年春闱,只怕要有女秀才了。”

这话方临渊倒是没听说过。

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赵璴身在京城,连街头巷尾的孩童唱什么歌谣都了如指掌,只怕这些消息,也是他放出的风声。

不知怎的,听见这个,方临渊心下竟有种与有荣焉的高兴。

他嘴角扬了扬,可这种喜悦却又莫名非常私人,令他不想被人瞧见。

幸好,李承安浑然未觉。

“不过,就算允许女子上科场了,她们没读过四书五经,怎么考得上?”他还在摸着下巴嘀咕。

“只要能考,今年考不上,明年后年,自会有人去学了。”方临渊道。“况且,你问这么多做什么?你又不科举。”

“这倒是。”李承安深以为然地点头。“也幸好我如今混了个一官半职。我爹从前年年逼我科举,好像混不上什么功名,就要让祖宗蒙羞似的。”

说到这儿,他撇了撇嘴:“可我又不爱读书。”

方临渊不解:“既不读书,又要功名,去考个武举不就行了?”

“这能一样嘛。”李承安脱口而出。

“怎么不一样?”

“考文试的学的是经世济民,读出来是要做官的。”李承安道。“那武举人是什么?比的都是拳脚功夫。一般去考的都是些比试武艺的江湖人,要是想当建功立业的呀,就直接去参军了。”

方临渊心下一顿。

这倒的确是如此。

素来军中将领,不是阵前搏出的官职,便是像他一般父死子继的。

遭逢乱世,他们还可在厮杀中建功立业。可在太平盛世里,没仗可打,那么想在军营之中崭露头角,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

想到这儿,方临渊心下忽地生出了一个想法。

文官是可以考校培养的,那若是武将呢?

如果盛世太平里也能养出合格的将领,那么战乱时便能从容应对,不必像从前一般拆东补西,或听天由命了。

眼下太平盛世,或许恰是个好机会呢。

“将军,将军?”见方临渊半天没说话,李承安在旁边上蹿下跳。

却见方临渊转头问他:“要是考了武举会有机会当将帅,你去不去?”

李承安一愣,继而狂喜起来:“将军,你要教我了是不是?我就知道!”

“……啊?”方临渊不解。“知道什么?”

“跟着您干,早晚能学到您的真本事!”李承安大笑。

“到时候,若我也能封侯拜相,回京请封受赏,那该是多光耀的事!到时候,说不定我爹都得给我行礼呢!”

他嘿嘿笑起来。

方临渊嘴角微微一抽,看了李承安两眼,没再答话了。

他从前怎么没发现……这小子,还是这么一个感天动地的大孝子呢。

——

这天黄昏时分,时慎便亲自来卫戍司请方临渊了。

他手里还牵着流火。

一段时间的风尘仆仆,本就辛劳,流火还是个极其认主的烈马,折腾了一遭回来,从头到尾都瘦了一圈。

远远看见它时,方临渊心疼坏了。

“多谢时公公,还专程为我将马送回来。”方临渊伸手接过流火的缰绳,柔软的马尾巴便来回甩了起来。

流火刨着蹄子,依偎着拿脑袋蹭他。

旁侧的时慎低头朝方临渊行礼,笑道:“侯爷折煞奴婢。殿下今日吩咐,说待刑犯押送回来之后,请您过去看一眼。”

方临渊点头,摸着流火的鬃毛犹豫半天,还是舍不得这会儿就骑着它去奔波。

时慎眼色好极了,当即命人又牵了匹马来,询问流火是先送去侯府,还是直接送进宫里。

“都好。”方临渊摸了摸马脑袋,将缰绳交给了东厂的番兵。

他与时慎一路朝东厂而去,很快便停在了东厂的天牢门前。

“关在这里了?”方临渊问道。

时慎一边侧身请他先进,一边道:“是羁押在这里。不过侯爷放心,是关在地上的监房里,也还没有受刑。”

刘狗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