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白月光换下了女装+番外(163)

“行了,若是天灾,自有陛下出面治理,若是人祸,我可是跟贪官污吏打了将近十年交道了,你可放心?”他说道。“眼下连乱民有多少都尚不知,你就不必操这么多心了。”

“可都闹到陛下眼前了。”方临渊说。

“你放心,皇上已下了急召,半月之内,乱子一定会平。”林子濯说。

“你怎的这样笃定?”方临渊反问。

“突厥的赛罕公主已然启程了,蓟北是她们来京的必经之路,必得提前肃清混乱。”林子濯说。

“否则,若教使臣与公主看见此等乱象,大宣的颜面又将置于何地呢。”

方临渊听他这话,一时又没有出声。

“又在想什么?”林子濯问他。

方临渊摇了摇头。

朝中众人、包括林子濯在内,担忧大宣的国威颜面无可厚非。

但是,庄稼生长拔节的日子总共只有这些,丢掉的面子还能抢回来,但饿死的人命,就回不来了。

——

林子濯跟方临渊闲话了一会儿,镇抚司还有事忙,就先走了。

临走之前,他拿肩膀轻轻碰了碰方临渊,说道:“陛下近来很器重你,你只管安守本分,别的不必操心。”

他是天子耳目,偶尔向方临渊透露些什么,定然是必会发生之事。

看他神色轻松,眼里带笑,便知一定是好事。

方临渊却没放在心上,倒是林子濯与他说的蓟北佃农,教他多留了些心。

蓟北离京不过百里,是一片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广袤平原,上京城吃用的粮食七成都产自那里,而安平侯府的许多农庄,也都在那七郡当中。

于是这日回府,方临渊特去了一趟前院,找到了统管府宅的岁朝娘子。

听他问起最近庄上的情况,岁朝有些意外:“回侯爷,自打开春至今,侯府的各处田庄都没有任何异动。”

“没有佃农要求减少租税吗?”方临渊问道。

岁朝笑起来:“侯爷,咱们府上的佃户租税本就比别家低不少,每年又都或多或少要免去几成,自然不会还有庄户提这样的要求了。”

方临渊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既然是减少几成租子就不会发生的动乱,恐怕便不是性命攸关的大乱子。若当真闹到田亩里颗粒无收的地步,几成租税是根本无法弥补的。

方临渊总算放心了些。

于是,他便没多停留,跟岁朝打了个招呼,便径直溜到怀玉阁用晚膳去了。

他到的时候,赵璴正好刚收起江南送来的信件。

其中一封是元鸿朗发来的。借着江南贪腐之案,赵璴成功地将他推到了南下结案的钦差的位置上,元鸿朗也不负所托,将他吩咐的事情办得很漂亮。

引得流民起义的大案令京中官员人人自顾不暇,一时间也顾及不到江南的势力。于是元鸿朗借着这个空档,在赵璴的授意之下给江南换了一通血,半成的桑党官员被他拔除,换成了自己手下的人。

而剩下的那一半,则是赵璴属意留下的。

这是他作出的一番围师必阙的假象。

桑党官员经此一番伤了元气,但桑知辛本人及其座下一众拥趸,还是成功地将自己择了出来。未能一把按死他们,是赵璴意料中事,给他们留下三瓜俩枣的,也是为了存住他们一时委顿住的贪欲。

此后再要对付他们,还需要留下一些把柄。

而另外一封……

赵璴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扣动了两下,神色有些沉。

是他留在南方的探子发回的,说是寻到了当年离宫的太医院院判。

正是当年那个,照顾清贵妃身孕的太医。

他五岁那年,赵瑾的母妃清贵妃怀孕。当时宫中子嗣单薄,又只赵瑾一个皇子,鸿佑帝当即龙颜大悦,倾太医院上下之力,照顾保全清贵妃的龙胎。

赵璴年少早慧,对清贵妃苏云霜印象很深。

她是时任吏部尚书的女儿,家中三个兄长,唯独她一个妹妹,又天生有不足之症,多年体弱,因此自幼被娇惯得很厉害。

入宫之后,她也是一番眼高于顶的娇蛮姿态,宫里谁她都看不上,谁她也相处不来,入宫几年将后宫妃嫔得罪了个遍,却偏偏圣眷不衰,让宫里的女人恨她恨得齿冷。

唯独他母后是个例外。

宫里从不争宠的是她,最秉公执法的也是她,而身份最为贵重的,仍旧是她。

苏云霜只喜欢跟她玩。

窦清漪性格冷淡,不爱与嫔妃交际,素来除必要的晨昏定省之外,谁也不偏爱、谁也不为难。

可苏云霜却总往她的栖凤宫里钻,又要窦清漪陪她说话,又要从茶饮点心到熏香摆件样样挑剔一遍,有时弱症犯了,还得窦清漪给她请太医。

刘狗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