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
那恐怕连两人的白骨早已都融入泥土之中。
叶青顿时头大,只觉得眼前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老祖宗春秋时期就发明了火药,但这种东西直到唐朝才被运用于军事。
新鲜事物的运用发展是很缓慢的。
一个规律或者理念,从被人觉察,到真正可以运用,很可能要跨越数百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会有进展,其中还有不少偶然和运气。
若要叶青评价,萧师弟三年就能找到黑石中的“势”,并且找到增加和减少的方法,已经很厉害了。要不是他急着和谢小姐换回去,叶青都想夸他一句天才。
可是还不够,以萧师弟现下的处境,这样还远远不够!
叶青在屋内转了好几圈,忽然,他步子一定,提出一个异议道:“不对,萧师弟!东汉张衡所著的《灵宪》中记载过——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
“月之光乃反照太阳之光所成,月光就是日光,日光就是月光,这是数百年前就得到确认的道理。
“既然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怎么会唯有月光可以,而日光不行?”
萧寻初一滞。
他发现这件事的时间还不长,目前只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总结规律,还没有考虑到这么细。
师兄这么一说,他立即觉得这其中还有值得思索之处。
叶青道:“目前考虑到的因素还不够细,我觉得可以将气温、潮湿程度之类的也加入考量。如果白天也能让黑石中的势增加,那保守估计,势的积累速度也能提高一倍以上!”
萧寻初心中一亮。
师兄的话,的确让他心中冒出点新的灵感来。
他铺开纸笔,忙道:“既然如此,那么……”
*
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正当这时,屋内传来轻微的响动。
从窗户里,隐约可见谢知秋皱了一下眉头,目光盯着自己的手。
萧寻初与叶青二人讨论黑石的时候,谢知秋实际上一直在里屋。
毕竟萧寻初现在在外人看来是谢知秋的样子,哪怕叶青是萧寻初的师兄,如果他和“谢知秋”孤男寡女待在一起太长时间也不好,所以他们两人讨论的时候,谢知秋大部分时候都在。但她平时公务繁忙,分不开神,所以通常都在里屋干活或者看书。
谢知秋通常很安静,这会儿发出的动静也不大,叶青只是抬头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就收回视线,就打算继续与师弟讨论黑石——
谁知,他方一回头,才发现师弟人早像闪电一样不见了,再一偏视线,就看到师弟不知何时已经去了谢小姐身边,并且一本正经地抓着她的手看——
“……这是被书页纸割破的?”
谢小姐看上去没料到萧师弟会一下离她这么近,面上微有错愕之色。
但她也没表现出反感,只道:“对,偶尔会有这种情况。”
“还好只是小伤。”
萧寻初则没意识到自己做了个平时不会有的举动,仔细确认过后,像是松了口气。
他这一套动作流程太自然,几乎是不假思索。
萧寻初自己似乎没觉察到什么问题,而叶青看着师弟这番举动,目光轻轻一动。
*
萧寻初回到花园中,立即重新拿起纸笔,开始规划之后对黑石的研究计划。
“那接下来,我们可以先考虑温度……师兄?”
萧寻初写了几个字,本要询问叶青的意见,可抬起头,却发现叶青用一种语重心长的目光看着他。
叶青回过神,摆摆手,道:“没事,你继续。”
“……嗯。”
萧寻初有些迟疑,但还是很快沉浸到思考中去了。
而这时,叶青则若有所思。
叶青其实先前就怀疑自家师弟对谢小姐多多少少有点情愫,只是师弟自己没说,他就没多问,直到这一刻,他才基本十成确定。
萧寻初从小就喜欢谢小姐的诗文,两个人因为互换也朝夕相处好几年了,而叶青哪怕与谢小姐接触还不多,也能感觉到谢小姐是个难得的好姑娘,萧师弟会喜欢上她十分正常。
要是这两个人能真成,他作为师兄,自然喜闻乐见。
不过……
萧师弟心慕谢小姐,这是看得出来的。
那么,谢小姐本人呢……?
叶青在心里琢磨了一下。
在他看来,谢小姐应该至少不排斥他这个师弟,但谢知秋那样一张冷脸,于外人而言,她的心思实在难猜,要说从那样一张脸上看出她喜欢谁不喜欢谁,未免过于强人所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