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反派去说书+番外(434)
他们也不知道读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学识能代表什么,改变什么。
上学堂,能让他们不再挨打受骂,到了年纪像牲口货物一样被卖去另一个家庭,日复一日的生活么?
欤口袭口佂口丽·
他们是惶恐不安的,对未知的畏惧以及不确定,让他们很难主动迈出这一步,而且,除了他们自己,还有一大阻力来自家庭。
对于他们的家庭来说,上学的女子哥儿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正是帮衬家里的好时候,再过两年,就能去谈婚论嫁,讨一笔好彩礼回来,留着给家里儿子备以后娶媳妇的钱。
这个时候的女子哥儿,他们怎么可能答应他们入婧院,读个什么书,念个什么字。
因为婧院对这些人的家庭都会有调查,不会让人钻空子进来,有些城里普通人家想暗度陈仓买卖那些名额进婧院的都被揪了出来,力求名额都落实到贫寒人家去,所以,名额刚刚放出去第一天,来报名的人数并不多。
对比起来真的讽刺,一千九个名额还没有放出来就被提前抢光,一百个名额用了六天才全部放出去。
而更讽刺的是,这里面还有隐情。
柳静秋等人是第一次知道婧院里有如郑烟等,把婧院身份当通往富贵人家的脚踏板的人,但宁景早就有耳闻。
那些个来报名的贫寒人家大多数都是听说在婧院能相识到城里的有钱人家,才把家里的姑娘哥儿送来,在他们看来,就算通过婧院在城里随便找个普通人,或者富贵人家的家丁成亲,也比嫁给村里的汉子强。
在他们眼里,婧院不是学习的地方,是让他们闺女哥儿结识金龟婿的好地方!
听说,后来这个消息在贫寒人家传遍了,当初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的人家都是后悔了。
说实话,在宁景看来这些人家的目的并没有错,不是每个人都如圣贤高尚,贫寒之时还能有着为同胞谋福的远大理想和抱负,那太不切实际了。
这些人家可以说他们目光短浅,但不能说他们本性恶劣,再者来说,他们本就没有什么眼界,一辈子就三件事,活着,繁育,育子,他们关心的也只有这三件,为何一定要求他们去高尚去有什么抱负呢。
但是,这种理念于他们自己当然没有问题,却是与柳静秋等人的理念是不合的,甚至是相撞的。
宁景垂眸想了一会儿,抬眼看向柳静秋,微微一笑,道:“我想起了华夏一位很了不起的女性。”
他说的那位女性,就是张校长。
如今婧院面临的事,和张校长曾经何其相似。
二者开办学校目的类似,帮助女子哥儿们开化自己的思想,活出自己的人生,变成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女强人,而不是只会附庸男人。
宁景真的由衷佩服建立婧院的那群人,在华夏那个环境,张校长的行为都处处受阻,面临各种困境和质疑非议,婧院能立在这个男权主导的社会,就如无边狂风海浪海域里的一艘孤立小船,随时会倾覆。
可是,就算如此,婧院依然建立起来,依然有那么一群人毅然守护着它。
他们为的,不就是希望女子哥儿的处境能更好,让他们都堂堂正正活在这片土地上,不受歧视,不用忍气吞声,不依附任何人的活着么?
他们想教出的是一批批独立的人,而不是一盆盆菟丝花。
宁景又想起前世看过的两个新闻,一则是张校长的学生嫁给了富豪当全职太太,被张校长轰出去,一则是某位女子资助一位女孩八年,结果女孩毕业后选择给有钱人做全职太太,面对资助人的失望,女孩只说她只是抓住了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
这两件事,和婧院现在面临的事,何其相似。
若是单纯批判谁对谁错,这个话题永远也扯不清,因为不管站在谁的角度,谁都有理。
但是,站在资助者和贡献者的立场上,要是可以,他们不会选择这些人去资助,去教化,这些人的行为,就是侵占资源,甚至是欺骗!
不论是婧院、张校长、还是那位资助者,他们付出了那么多,为的是教给这些女孩哥儿独立自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传承他们的理念,去帮助像他们一样的人,而不是成为某些人的脚踏板,让他们踩着婧院的名头,被送上名校,出来嫁给富豪,成为别人的附庸。
嫁给富豪没有错,全职太太也没有错,错就错在,他们占用的资源,本意不是想给他们这类人的。
他们若是不用这些资源去实现自己嫁入豪门的理念,不会有人指责分毫,可是,他们就是用了承载着厚重希望的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