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好生无语:“陛下,褥子好像是大兄用过的。”
卫媼嫌弃:“你什么眼神啊?仲卿。布料这么新,显然来之前才做的。”
卫青也有一条棉褥子,打眼一瞧棉花蓬松度也知道是新的。可是陛下拿走了,回头大兄醒来还不得跳脚。
刘彻冲小黄门抬抬手,小黄门把褥子放箱子里,给两个禁卫使眼色。
禁卫疑惑不解。小黄门叹气,搬起箱子放车上,又搬一箱酒和一箱西瓜酱,然后看刘彻。刘彻眉头一挑,小黄门又搬一箱酒和一箱土豆粉。刘彻微微颔首,小黄门转向那俩禁卫。
禁卫懂了,套上卫家的马送去皇宫。
卫媼不禁问:“还有这么多,陛下是不是再——”
“阿母。”卫广打断她,“大兄的衣服放哪儿?”
卫媼下意识说:“放屋里。”
卫广抬手把箱子递给她。卫媼瞪他一眼:“你能懒到多大。”嘴上抱怨,依然送去堂屋。
刘彻似笑非笑地看着卫广。卫广垂下脑袋避开他的视线,“陛下,臣把空车推出去,看看外面车里装的什么。”
两车衣物,一车生活用品钱财饰品。还有一车路上吃剩的鲜土豆和红薯。刘彻对卫长君的金银钱财不感兴趣。卫青把吃的送去厨房,衣鞋钱财等物送去堂屋。
刘彻瞄上剩下四个箱子,眼神示意卫广继续拆。
卫广不想拆。刘彻眉头一挑,卫广慌忙把车上麻绳拿掉。刘彻盯着他撬开箱子,卫广不敢不从。刘彻一看是干菜很是失望。他微微摇头,突然意识到不对,看似像木耳,木耳是黑色的。刘彻抓一把仔细闻闻,淡淡地腥味,像是土腥味,但又不是:“仲卿,这是何物?”
卫青还真认识。
去年出兵早,三伏天前,那会儿雨后地上全是这些东西。土生土长的边城百姓告诉卫青,此物也可充饥。玉米和红薯出现前,每逢雨后家人都会下地捡此物。
卫青想到若是大军在草原上被雨天耽搁没了粮草,是不是也可以捡此物充饥。于是他问边城百姓,如今不捡了是不是味道不好。
边城百姓告诉卫青,非也,味道极好,但此物太脏。一小碗得用去一桶水。不是好这一口的人懒得捡这个。
卫青认为没有隐瞒的必要,就把他所知道的全部告诉刘彻。刘彻摇头:“此物上面没有泥土。卫广,打盆水来。”
卫广不想去:“陛下,这些是大兄的东西,是不是先问问大兄?”
“你大兄比朕尊贵?”
卫广不敢磨叽,赶忙用洗菜盆端半盆水。
刘彻抓两把放进去觉着少又想抓一把。卫青拦住:“陛下,此物跟木耳一样,入水可发三四倍。”
刘彻停下,令卫广继续拆。
卫广把所有箱子打开,刘彻见还有一箱米和面,以及两口小锅,不少碗筷,“卫长君当他搬家呢?千里迢迢竟带这些。也不知道带些当地特产。”
卫广不禁嘀咕:“可不是搬家吗。”
刘彻忍不住瞪他,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多话。
卫广也想问,皇帝陛下何时变得这么厚颜无耻。
卫青解释:“大兄从朔方回来跟微臣出兵不一样。他每到一处都可以生火做饭,自是需要带上锅碗瓢盆。陛下,臣先把这些东西送屋里?”
刘彻点点头,指着装地皮菜的箱子:“这个先等等。”
卫青把锅碗瓢盆送去厨房,出来手里多个干干净净的布袋。他装半布袋递给小黄门。刘彻情不自禁地露出笑意,不愧是他的大将军。
卫广低头翻个白眼。卫步扯他一把,“先把这些车送二兄府里,明日帮大兄送去茂陵。院里放不下。”
卫广不禁看兄嫂。张氏开口道:“我和你一块吧。出来这么久,伉儿该想我了。”
卫青长子,也是他唯一儿子卫伉年方四岁,其实才两周半。虽然卫青是大将军,由于他不结党也不养士,深居简出,府里事不多,需要当家主母张氏操心的事很少。张氏亲自照顾孩子,卫伉自然离不开母亲。
天气冷,张氏担心孩子着凉,趁他睡着的时候来的。张氏跟卫媼提过,闻言卫媼叫她快些回去,然后又问卫青要不要回去看看。
卫青看向刘彻:“我随陛下回宫。”
刘彻:“子夫和据儿很想长君,明日你和他一同进宫吧。”
卫青还没见着卫长君,其实也想在家住一晚。他没料到刘彻这么善解人意,赶忙拱手谢恩。
刘彻抬抬手示意他免礼,朝堂屋方向看去。
卫青对于不了解的人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他打小在刘彻身边,纵然不曾刻意揣摩过圣意,也能看出一二。
卫青步入堂屋,听到鼻鼾声,悄悄退出来:“陛下,大兄睡得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