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旱的旱死,捞的捞死。”启恒帝闻言唱作俱佳的跟一殿的朝堂感叹了一回边疆将士娶不上媳妇的事。
其实启恒帝一直有个事情没有想明白。
都说天地君亲师,可地方官就代表了君王的意思,但为什么好多地方官却总是处理不了当地氏族的事呢。
就像男女通奸这种事,宗族有什么资格处理他大夏的子民?还有这个什么贞节牌坊,是谁在限制大夏妇女改嫁,替我大夏繁衍人口的?
启恒帝一脸疑惑的将这个问题问出来,然后整个大殿的官员都像用看傻子的关爱眼神看向启恒帝。
呸,你丫的一点演技都没有!
╮(╯▽╰)╭
旱情从春天就有迹可循,到了夏季就已经定型了,秋季地里无收,百姓无粮渡日,朝/廷无税银入库,整个就是一恶性循环。
林珝有心做些什么,可她一个人的力量到底有限,便是拿出全部的手段来,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不计什么事。
再一个,此时世人大多迷/信,很多事情已经有兆头了,可你若是巴巴的上去说,人家都得说是你诅咒的。
像是民间经常有人指着谁谁谁说什么扫把星,就是这种。
原本不会倒霉的,你一来就倒霉了。原本不会遭遇旱情的,你非要危言耸听。瞧,如你所愿了吧。
林珝之前还看见过有人在送行的时候说了一句‘路上小心’,就被人抽了个大嘴巴呢。
当时林珝都被这一幕弄懵了,这话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打人。
后来才知道那个地方有个习俗,不跟送行的人说什么路上小心。
很不能理解,却也不是接受不了。
也因此,林珝虽然想要收集功德和信仰之力,却也不会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
时机,要掌握的刚刚好才行。
~
这厢林珝以游历的理由去往旱灾最严重的地区,而启恒帝也准备派人前往灾区调研。
去的人要查看那附近的受灾情况,之后他这边会按情况轻重颁布减税和相应的救助政策,那去的人还要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执行他颁布的旨意,如遇阴奉阳违者,可依律处置。
启恒帝原本是想要派自己妻弟明饶走这一趟的,毕竟大小伙子也应该放出去干点差事了。可转头又想到这几年他也没让小舅子闲着了,也得给京城的青年才俊们一些机会才行。
于是启恒帝先在朝上挑了一回,最后又将视线落到了国子监那边。
让负责国子监的官员将国子监的学生名册和往日考核的成绩都拿给他,之后启恒帝又叫了些人进宫考校。
看名册的时候就发现这里面有用林家荫生名额上学的贾宝玉,见其成绩当真是辣眼睛,却还是心生好奇的在见优秀学子的时候也将贾宝玉唤进宫来了。
在宫里,启恒帝也对这些国子监的学子们进行了一连串的考核,最终提了几个性子过刚易折,一看就不适合官场的学子出来。
官场油条他吃得太多了,有些实事就应该是这种没被污染的人才能干得来。
启恒帝的心都黑透了。
他给自己弄了一队枪手去搅浑水。
想想吧,等几个被启恒帝挑出来的愣头青进入了官场,这官场非得沸腾的炸鱼不可。
.
其实每一年,后宫都有宫妃进入战损名单。若非如此,后宫也不需要每隔几年就要选一次秀添补空缺了。也因此后宫走了个元春,仿佛并没有激起什么浪花。许是之前就习惯了元春被禁足,或者后宫的女眷们也都提前参加了元春的葬礼,所以这会儿才能如此无视元春。
元春生活在大观园里,哪怕生活的环境已经比在宫里的好太多了,可身体和精气神却一直在不停的消败,人瞧着也不过是在熬日子罢了。
有个词叫近乡情怯。
元春出宫后,经受的压力比在宫里还要大。她觉得她对不起长辈劳心废力的将她送到宫里,而她最后却什么都没为家里做。这么想的元春既不想面对贾母和王夫人等亲人,也不想看见贾家的仆人和外面的客人。
她总觉得亲人在怨她,仆人客人都在看她笑话,笑她没用,笑她落魄。
是,王夫人确实一边心疼元春,又一边埋怨元春太废物。花在你身上的银子都能给庙里的菩萨打一座金身了,可你到好,在宫里蹉跎了十几年,顶着个没啥用处的贤德妃头衔,却从未给家里带来半分好处。
宝玉的前程怎么办?
府里的爵位怎么办?
早知道你这么没用,我当初就是送块马粪进宫也不会送你进宫的。
这些压力都要将元春本就岌岌可危的身子骨压倒了。元春越来越不愿意说话,也越来越害怕见人,最后更是躲在自己的寝殿再也不出来了。然而王夫人却总是想方设法的要见元春,一见面就逼着元春赶紧想法复宠。于是元春的这种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