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西楼录(6)
悟空那块玉石虽无甚奇异,确实也是块宝玉,乃是此身的母亲留给他的,自幼佩戴至今。宝玉细看片刻,自是夸赞是块好玉,将玉还回他的手上,随即又将视野转至黛玉,柔声问到:“妹妹可也有玉?”
黛玉眼睁睁瞧着悟空用一块品貌好些的玉石便回了宝玉的问题,知晓这天下怕是没多少人能同宝玉一般衔玉而生的,如今宝玉又问她,还在踌躇,却见悟空对着她快速动了下一双锃锃亮眼,视线落在了香囊中。
黛玉了悟,恐怕悟空又施了什么法子,便回着:“我倒有一块玉石,却是一个丑和尚给的,说能保我一生平安喜乐。其中真假倒也罢,却也是日日带在身上的,图个安心也好。”说着,便从香囊中倒出一块玉来。红润透亮,莹润光泽。
旁人不知,黛玉却清楚得很,这哪是什么玉石,原先便是块崎岖的顽石,不知悟空使的什么法术,让它成了一块玉石模样罢了。
至于悟空,更是暗中发笑不止,半点不恼自己暗中被骂叫丑和尚,只觉逗弄小孩是如此一件好玩儿的事,促狭地朝挤挤眼,分明说:“那丑和尚送的石头倒是很不丑。”
方才悟空那块石头众人见了,如今黛玉这块又拿了出来,宝玉一见,倒是纳闷:“莫非给林妹妹赠玉之人却是悟空的师父,怎生连玉的形状大小都相同得很。”
众人听罢,忙叫悟空又将他的玉拿出来,果然,除了色泽不同,黛玉的偏是红玉,悟空的却是白玉,其余样样都不差。
悟空抚掌笑道:“如此看来,我与林妹妹却是天定的缘分呢!”说罢,不光宝玉脸上一僵,便是端坐着笑看小辈们玩闹的贾母面色都为之一变,暗自后悔,哪知应下这样一件差事,本以为无甚了不起,却不知这悟空伶俐是伶俐,较起宝玉还更疏狂呢!
黛玉听了这话,倒是不恼,谁说不是天定的缘分,这悟空还是她前世故人。
宝玉却忍不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从项圈上摘下那块玉来,就狠命摔去,骂到:“你们都是一样的好玉,单只我这,叫什么‘通灵’不‘通灵’的,却不见半点儿神异!既与你们不同,我也不要了!”吓得众人一概被惊骇住了,一相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住宝玉,又是骂又是劝。
悟空早借机凑到了黛玉身侧,当时便稳住了黛玉被惊的趔趄的身子,又低声宽慰她。不多时,见宝玉稳了情绪,被哄着又戴回那块通灵宝玉,悟空便才缓缓开口道:“宝兄弟很不用愤怒,你那玉本便是世间罕物,又岂是人人能有得?况相较我们这后天的玉,你这生来的倒更是难得。”
宝玉听罢,生起悲凄,只刚刚已经哭闹过一阵,贾母又紧盯着他,只是心中受气,再说不出什么话。
当下,有奶娘来请问黛玉之房舍,贾母同又想到悟空之房舍,沉思片刻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待过了残冬,春天再与他们收拾房屋,另作一番安置罢。”
又瞧了瞧悟空,道:“小法师不若却安置在前院之中,靠花园处叫人给你收拾一个院子,既清净可以修行,也可时时与我们念下佛书,同宝玉他们相处往来。”
黛玉如今到底算是寄人篱下,自不会反驳了去,悟空虽不喜黛玉再住宝玉如今住的居室,也是个外人,更没有发言,两人都闷声点头。
宝玉还要再纠缠,不愿挪出碧纱橱,若没得悟空在,贾母也便应了,如今对着悟空明晃晃的视线,却是只能摇了头。而宝玉被悟空狠瞪一眼,又得搬了出去,更是郁卒,本自以为今后更有人一同嬉戏玩闹,却接连碰了跟头,很是悒郁地歪在椅子上。
贾母后安排了婆子丫鬟给二人,除去还留下来说话的王夫人和王熙凤,众人也便散了。
是夜,众人都安歇了,雪雁吹了蜡烛,屋里剩下一小支明明灭灭照着,黛玉便让她不必吹熄了,她就携着贾母今日给的一个丫鬟唤鹦哥的退下了。
黛玉不愿叫人看出她忧思,寂寂长夜,虽是睡不着,只一人歪在榻上暗自忖度。她身在孝中,更觉身处这花团锦簇、穿红着绿的贾府是一种艰难,又见其种种次序规矩,更是处处叫人忧心,眉头不自觉颦了起来。
“小丫头想些什么呢?”清脆的声音在黛玉耳畔响起,黛玉惊得回过神来,只见得一道身影出现在了面前。
见她看了过来,悟空便落落拓拓蹲跪在了地上好与她平视
。
“你怎生过来的?”黛玉自然吃惊非常,忙坐直了身子要扶他起来。
悟空自是一笑,顺着黛玉微弱的手劲儿沿着床沿虚虚坐了。
第9章 第五回皇四子逢机缘入佛门,薄命女遭苦难惹怜惜(上)
原来悟空领了司命仙君千挑万选给他备下的命格,才发觉这倒是个可进可退的人物,当即也喜滋滋应下了。要说是个什么人物呢?这便需得提到当今皇家。
自皇□□开国以来,此朝方承袭过了四代,前些年太上皇因病禅位给当今圣上,当今圣上正是这第四代帝王。圣上正值壮年,却不是以嫡长子之身坐上龙椅,盖因当年夺嫡,其兄弟上下相互厮杀,落得下场如何惨烈,他非嫡非长,却也得了这普天下第一大机缘。
圣上尚是皇子时只娶有一位正妃并一位侧妃,少年夫妻的正妃却在其荣登大宝数月前药石罔医薨了,圣上感其情谊,恸哭数日,将其追封为孝慎敏肃恭端宪天毓圣纯皇后,封其膝下独子为太子。
圣上不好女色,更兼感怀孝慎纯皇后,并未广开后宫,如今宫中除去早逝的纯皇后,只有贵妃一位,贵嫔两位,其中安贵嫔亦早逝去,另有昭仪一位,兼数位贵人常在。膝下除太子为嫡长子外,只有吴贵妃尚为皇子侧妃时诞下的二皇子并一位公主,张贵嫔诞下的三皇子,安贵嫔诞下的四皇子,柳昭仪诞下的二公主,子嗣并不丰厚。
如今上头三位皇子并一位公主早已成家,只剩年纪尚幼的二公主留在母亲膝下。
要说还有个四皇子呢?原是四皇子母妃生前便是纤纤弱柳之姿,搏命生下四皇子后,身子便日益衰弱下去,及至四皇子三岁时便撒手人寰。
圣上本想令吴贵妃抱养了他,却未想得幼子愈发孱弱,竟像是熬不过那年寒冬。幸而皇太后素来礼佛,当日正有灵隐寺高僧入宫讲佛,见了皇四子,很是怜惜,道出其三魂七魄不全,太上皇与皇帝龙气皆是隆盛,恐幼子难受其芒,又说其有佛缘,若送往佛家,只当未剃度的俗家弟子将养,恐能有一日滋养回其魂魄。
因而,这四皇子并不养在宫中,只半算个出家人,拜了灵隐寺高僧为师,清修于佛门净地了。如今清修已过了八年,那四皇子果然于数日前魂魄归位,再无大碍,皇帝大喜,命其返回京城,只还没有下达诏书罢了。
说到此处,诸位看官也当明了,这位养在佛门乱离朝堂的四皇子,便是悟空了。而说此身份可进可退,便是如此缘由。
要悟空来说,自己这位父皇过的却是不甚舒坦的,太上皇禅位有了近十年,凡有大事小事却还要向其请奏,这世间岂有二龙存世的道理?何况半月前这位父皇就曾去信令灵隐寺护送他回京,如今他的魂魄归位只当是意外之喜罢了。
要知如今四王八公皆是太上皇党羽,圣上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收回自个儿身上的权力,暗中下令叫一个素来远离朝堂的皇子归京,又使其接近四王八公暗暗示好,不知后头又有个什么布置。
本说悟空归了魂,很不在意这位便宜父皇有什么计谋,只是着急与黛玉会面,便借着皇帝的想法,主动提出要往荣国府小住。况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如今荣宁二府在四王八公中最是势弱,既无可以撑起门楣的男子,家中规矩又是一团糟乱,最是好下手。皇帝当晚便快马传书允了。今儿个悟空便与其师父借口为贾元春算得机缘入了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