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红楼西楼录(19)

作者:借瓷 阅读记录

第23章 第十二回遇皇孙黛玉识太子妃,抄甄家悟空急归京城(上)

与应家游林后几日,贾府诸人又走动了几家关系,不日,京中能来行宫的人家都齐了,二公主便又通知众人,约在七月初七乞巧当夜,于主殿中开宴。

宫中诸人早布置好行宫,于主殿中搭起九引台,上缠九色锦缎丝线,百米开外亦能清晰可见。罗纱宫灯,自各家宅邸引向中殿,灯火辉煌胜却天上繁星。

虽是皇家主持的半个宫宴,但来者都是各家年轻媳妇娘子、姑娘小子,先是二公主与前日到的太子妃及皇太孙端坐主位,其余人按照家中位次依次列了座位,后月上柳梢,几家姑娘上了九引台穿凤尾针,还算规整的座次便乱了起来,有知交好友的自然扎堆坐起,有儿女情谊的悄摸隐在月色下你瞧瞧我我看看你。

有道是“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有情的、多情的各个直直瞧着九引台上穿红丝的闺中小姐,无情的、少思的也含笑瞧着玉盘高泻处娘子郎君。

贾府诸人中未嫁的姑娘最大的也才十三,便只围站在九引台前,看台上心灵手巧的贵女对月穿针,偶尔与身侧的人交谈几句这是谁家的姑娘,跟谁家的公子订了亲。

宴前黛玉多饮了茶水,跟身侧的李纨说了一声,与紫鹃去偏殿更衣。入夜明月无风,穿过中殿顺着连廊走出百余米,依旧清晰可听喧闹笑谈,身后投射出宫灯并月亮之幽光,黛玉唇边仍含着笑意,难得轻松快意一回。

更完衣,紫鹃仍难掩兴奋,连连道:“属实难得,沾了小姐们的光,我也少见如此热闹景象呢。”盖因今朝民间虽有元宵乞巧小年等集会,然贵女们出街总要有步帘隔开人群,隔着罗纱影影绰绰地瞧着街景,很是麻烦。况贾府向来少交际,贾老太君更担忧心尖尖上的娇娇小姐们被人冲撞了,自然不肯放她们出去,府里自排一桌宴便算过了节。

紫鹃又是主子面前的得用人,佳节好日都伺候在主子身侧,也少有出府逛灯会的时刻。

黛玉闻言,应道:“确实难得,如此热闹的七夕之景我是未曾见过的,此不过京都中显赫人士齐聚之景,不难料想此刻民间更是难得。怕也是千门万户灯火曈曈,一夜鱼龙舞。”

紫鹃瞧出黛玉目中的向往之情,又恐她因爱而生忧,便提着灯引路,忙道:“民间自也是一番景色,此间亦有种种美景情乐。不说别的,我刚刚瞧见应二小姐亦在台上穿针,不也是情真意切?”

黛玉便笑道:“你眼睛果真是尖,昨日凤姐姐还跟我说了,华月才定了亲,你这般说了,我回去定要问她定下的是哪家良人”

两人说说笑笑间,从偏殿又转回廊道中,竹摇清影,除却远处传来的隐隐欢笑声,便只剩蝉鸣阵阵。主仆两人见原先来来往往的宫女皆少见影踪,心中略有不安,便快了脚步,这才听清杂在远处欢笑声中,尚有此起彼伏的一声声呼唤。

黛玉将步伐稍缓,仔细听道:“好似在寻人。”

紫鹃同样耳聪目明,愕然道:“竟是在呼唤皇太孙殿下的。”

黛玉听罢,紧皱眉头,见得宫女侍卫们这般急切,知晓紫鹃说的八九不离十了。

说来,虽今日她初次见到皇太孙,但此前已听闻悟空说过这个他的小侄子。

记得去年小年夜宫宴后,这位金尊玉贵的皇太孙不知缘由,高烧不起,太医院救治良久亦无甚效用,几朝几日竟是到了药石罔医的时候。

要知这位小皇孙是尚在襁褓之中便被封为皇太孙的嫡长孙,自小被抱在皇帝身边教养,太子夫妻对他更是宠爱有加,怎能容许他小小年纪便夭折了去。

怒斥太医院无能后,皇上与太子夫妻甚至请来了众多名声在外的大师,奈何时间过紧,机缘不到,能救人的寻不到踪迹,进了宫的道行太浅,当日不只太子妃日日以泪洗面,连皇上太子都郁郁寡欢,朝堂上一片死气沉沉。

悟空那时正在林府与黛玉赏梅,皇上与太子无空搭理他,好几日便不曾传呼他进宫。宫中风声紧的很,除了几个朝廷重臣打听出消息,其余官员尚还对皇帝与太子的态度二丈摸不得头脑。

悟空在天庭当个弼马温的小官时也是恣意妄为,少关心天庭朝政如何如何,无人打搅他,他还乐得与黛玉日日烹茶赏雪呢。

也不知后头是哪位宫人向太子献的言,直道灵隐寺的大师或许有法,但悟空的师父早回了杭州修行,路途遥远,只说过悟空师承于他,也学了他的几层功力。那宫人一劝,太子把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道理,传悟空入宫了。

叫上界妖仙来看此病,岂非大材小用?不稍片刻,悟空便瞧出这位金尊玉贵的小侄子撞了邪鬼,此鬼怪在宫中修行多年,怨气极重,小侄子又爱乱跑,一个不注意逃开宫人的看顾,便撞上了此鬼。

悟空当时还唏嘘着告诉黛玉,此鬼还与他这肉身有些关系呢,她原是与悟空此身母亲同入宫的嫔妃,奈何自个儿真是身娇体弱,既不得皇上宠爱,又命不久矣,与悟空之母萧贵人又很是有些矛盾,假借探望孕期的萧贵人之名,偷换了她的一个玉佩,行巫蛊之术要与萧贵人换命。

谁知那玉佩本是萧贵人有孕后皇帝亲送的,自有龙气庇佑,那鬼行了邪法,便受了反噬,不几日便离世了。只那玉佩也随她下葬,上头残余的龙气叫她转世投胎不能,化身恶鬼亦不能,只假借着这点龙气藏在神宫,一般法师都难以察觉。

要不说她一个孤魂野鬼哪能将身负洪福的皇太孙惹得大病不起呢,自是有那玉佩加成,更兼她生前便不得痛快,死后仍日日困在森森宫墙中,就是魂飞破散也好过深陷宫闱不得往生。皇帝太子龙气已成,她自然不去动,虽是一心求死,也不愿任所恨之人毫无损害,当日小年夜正是阴气森重之时,她便冲进皇太孙体内,与其融为一体。

若不是悟空瞧出,怕这女鬼被皇太孙身上龙气折磨至死之日,便是皇太孙殒命之时。

女鬼、生母与龙气之间关系,悟空自然不会傻得向盛怒中的皇帝太子和盘托出。略微修饰,撇清与其生母萧贵人的关系,悟空才将事情一五一十地道来。

那女鬼自然被悟空送进地府,想也知那女鬼生前给萧贵人下的咒也有少许功力,才叫萧贵人顺利产子后身子仍迅速溃败,悟空自不是仁慈,要知十八层地狱的折磨可比魂飞魄散难挨,叫她生不如死岂不算为萧贵人出气?

女鬼一走,皇太孙翌日便退了烧,三日后便神智清醒。此事一了,悟空在几个皇家人严重的地位便从无用的和尚废子,变为值得培养的四皇子。随后才有悟空请命下江南之事。

黛玉思及此,不免便想到远在江南的悟空,眼眸低垂,显出清冷愁绪。故人久远行,山水数重重。

恰是黛玉沉思时,便听得紫鹃一声惊呼,只见一身着檀红宫装的人影从一侧的亭台中向黛玉小跑过来。紫鹃要去拦人,却被更灵活的小孩钻到了黛玉身侧,抬起头去跟黛玉对视。

黛玉见到他便觉一惊,这檀红宫装的小孩正是宫女侍卫们找寻不迭的皇太孙。

黛玉不及跟这位皇太孙说些什么,赶忙先叫紫鹃去告知不远处的宫人,才微弯腰向皇太孙殿下行礼。

皇太孙眼神瞧向黛玉片刻不离的,装着三生石的香囊,才道:“这是四皇叔的灵力,可叫我寻着了。”

黛玉这才记起,这位皇太孙殿下,自从小年夜那一回后,便开了半个阴阳眼。悟空乐得如此,还教了他不少自保之术,这也是今夜这位皇太孙殿下自个儿溜出,没叫太子妃惊动在场所有人的缘由。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天搬家,实在很忙,捣鼓了半天晋江,没学会怎么请假,只能放弃了。过几天会补更三章,加更两章,谢谢大家的支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