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61)

作者:楚天无际 阅读记录

曹仁听说周瑜伤重得卧床不起,大喜:“江东鼠辈,善战者唯周瑜一人而已,如今他重伤,再没有什么需要忌惮的了,全军出击!”

江陵守军倾巢而出,曹仁亲自督战,江东军心不稳节节败退。

周瑜躺在床上听着战报,心急如焚。

他静养了几天,已经恢复一些气力,勉力支撑着爬起来, “取我的战甲来,士兵们奋战沙场,我岂能安睡榻上。”

她见他起身,慌忙过去搀扶他,“公瑾,你真的胡闹,伤势严重,你再乱动会没命的。”

他倔强起来谁也劝不住:“我是大都督,即便死也要死在马上!”

她看着他坚定的神色,想起他的父亲,那位一身孤勇的洛阳令,明知得罪董卓凶多吉少,还是毅然选择尽忠职守,哪怕最后以身殉职。

一脉相承的责任心,一脉相承的不退让。

她当然可以把他绑在榻上不让出去,但她不能这样自私,她不能用为他好的名义去束缚他。

他该从心所欲,有权决定要怎样过自己的一生,她只需要尊重他的决定。

她没有再劝阻,只是如实告诉他:“你面无血色,出去一样会动摇军心。”

周瑜面色苍白如纸,虚弱地倚在她怀中,“只要我出去,士兵们知道主帅没有放弃,他们就还有斗志。我就算面色差些,总比一直不露面要好。”

“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她轻抚他的脸颊,语调中带着些悲怆:“气色是可以调和出来的,我替你妆扮一下可好?”

她以前经常顽皮地想给公瑾妆扮一番,他实在生的俊美,让她好奇妆后究竟是谁比较动人。不料有机会在他脸上涂画时,竟是今日这样的处境。

她咽下眼泪,取来梳妆箱子,开盖是满满当当的胭脂水粉和大小不一的刷子。

“真是个败家娘子。”周瑜有气无力的打趣她。

她端详一番,痛心的发现他一脸病容:煞白发青的脸色,苍白如纸的嘴唇,憔悴失神的双眼。

她为他涂脂抹粉,调和出红润光泽的好气色;恰到好处的胭脂均匀敷在唇上,显得有血色而又自然;眼眶边缘勾勒加深线条,提升神采……

以她多年练就的纯熟手法,旁人不凑近是看不出破绽了。

伤口用纱布厚厚的缠了一层又一层,周瑜走了出去,像往常一样巡营激励士兵。

士兵们见大都督恢复如常,士气大振。

傍晚,曹仁又组织了一次进攻,感觉江东士兵比前几天顽强了很多,正在疑惑,突然一位俊美的白袍战将跃马出来:“曹仁匹夫,识周郎否!”

曹仁大惊失色,看周瑜面色红润,神采飞扬,以为收到假消息,中了计。他心态彻底崩塌了,大喊撤军,弃城逃走。

江东士兵们冲进江陵城,城头插上了周字大旗。

周瑜在士兵们的簇拥下回到了大帐,神色自若,步履稳健,小桥都觉得他的伤是真好了,直到进了营帐,帐帘放下的那一刻,他突然一头栽倒在地上。

候在帐子里多时的军医们赶紧一拥而上,把周瑜抬到卧榻上,解开战甲一看,厚厚的绷带上已经浸满了血,连外衣也渗出了血色。

解开绷带,箭伤已经崩裂,伤口可怖的外翻着,露出一个黑红的血洞,像泉眼般泊泊地涌出来血,止都止不住。

小桥的心猛地抽痛,感到无法呼吸,似乎她胸前也被深深地戳了一个洞。

军医们慌忙上药止血。药粉洒在伤口上,周瑜疼得醒转过来,手指在被单上抓出深深的印痕。

一番折腾,血止住了,周瑜也已经气若游丝,他眼神示意小桥过来,也顾不得有外人在场,抓住她的手不放:“沁儿,我好难受,我应该是快死了。”

她猛地听到一个死字,哭得肝肠寸断:“你不要乱说,你不会有事的。”

他微微笑着安慰她:“父亲和兄长还没有活到我这个岁数呢,我已经是周家很长寿的了。沁儿,不要哭,我经历了我想要的一生,做了我想做的事,死前有你陪在身边,已经没有遗憾。”

他温柔地注视她:“我把曹军打退了,把江陵城拿下来了,我答应过你的事情都做到了。

她捧住他的手贴在脸上,泣不成声:“周郎,你忍心抛下我一个人吗?”

他表情中带着不舍和落寞:“我最不用担心你了,我死了,还会有很多人爱慕你的。”

她泪如雨下,掩住他的嘴不许他再说。

他挣扎着继续:“你听我说,我唯一后悔的,就是常年忙于练兵征战,没有好好陪伴你和孩子们。我一直计划着,等拿下荆州以后就交出兵权,过平静安稳的日子,与你长相厮守,教孩子们读书弹琴,谁曾想天意弄人……”

他的手无力地垂落。

她脑海里一片空白,一阵凉意从头顶麻麻地爬到脚底。

“不!”她哭喊着去摇动他,“周郎,周郎。”

军医慌忙过来把脉:“桥夫人别动他,周都督只是失血过多晕过去了,还有脉搏。”

虚惊一场,她吓得身上都软了,瘫坐在地。

她一晚上没合眼,眼巴巴守着他,从万籁俱寂守到旭日东升,终于见他慢慢睁开了眼睛。

她松了一口气,羞他昨天一副英勇就义的样子,他难为情地扯过她的袖子遮住自己的脸。

她逗他:“这下英明一世的周都督可有黑历史了,我要笑你一辈子。”

他从袖子底下露出眼睛,“说好了要笑我一辈子,少一天都不行。”

军医万般叮嘱:“周都督以后真得躺着静养,万不可再劳动了!”

于是威风凛凛的大都督一下子变成了柔弱不能自理的小可怜,小桥每日悉心照顾。

周瑜说想看看她从小生活的地方,于是小桥让士兵抬着他,一起去了桥宅。

记忆中这里富丽堂皇,可惜历经战乱,如今宅子里徒有四壁,连花梨木桌椅都被曹军搬空,只有院子里的树木和假山搬不走,还是一片好风光。

“周郎你看,这棵桃树,开花的时候可美啦,暮春落英缤纷,有一次我在树下午睡,落了一身花瓣。你看,这棵大枣树,我小时候很爱爬。你看,这儿有个洞,我以前养了两条猎犬,这是我给它们挖的,让它们可以溜出去玩。你看......你看......”

她兴致勃勃地给他解说院子里的一草一木。

“看见了看见了。”他饶有兴趣地笑着听她讲。

他其实根本就没去看那些树,他看见的是她重返故乡的激动的心。

周瑜命士兵们把桥宅修缮一番,带小桥住了回去。

她回到熟悉的地方,守着他,感到很幸福:“要是没有战乱就好了,把你和孙策招赘进我们家,我们四个安安稳稳在这宅子里住着。”

他捏捏她的脸:“野心真大。”

小桥想让周瑜就留在江陵养伤,派人去吴郡把孩子们也接过来团聚,结果没等到孩子们,却等到孙权的信。

孙权信中说担忧周瑜的伤情,怕江陵没有好医师,坚持要把他接回吴郡医治,一定要亲眼看着他痊愈才放心。

第50章 秦晋之好

周瑜一向循规守礼,主公召他回吴郡,作为臣子哪有不从命的道理,他马上就决定动身。

小桥知道回吴郡又免不了和孙权周旋一番,但拗不过公瑾,也挂念孩子们,只能硬着头皮回去。她想孙权应该不至于丧心病狂,看到公瑾的状况他会有分寸的。

马车上厚厚垫了上十层褥子,周瑜躺在车厢中回了吴郡。一路颠簸,他时而痛得轻哼,小桥心疼得直皱眉头。

孙权亲自在周府门前迎接。

小桥先下车来,看见孙权,脸色一沉,敷衍地行个礼,转身指挥卫兵们把公瑾抬下来,再也没多看孙权一眼。

她的态度让孙权有些猝不及防,感到极大落差,明明战前还柔情似水,现在却冷若冰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