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57)

作者:楚天无际 阅读记录

她在房中百无聊赖地等了一个时辰,周瑜回来了。

“好香啊~”他细细嗅着房间中的花香、甜香、酒香,回家的幸福感涌上心头,他忍不住捧着她的脸颊亲了亲:“有你在的地方才有家的感觉,我一个人在鄱阳的时候日子真难过。”

小桥吩咐厨房把热着的菜端上来,周瑜看到有新做的菜,感动地捏一捏她的手。

她伺候着摆好碗筷,给他斟上酒:“公瑾饿坏了吧,赶紧吃点儿。”

周瑜大快朵颐。

刚刚吃饱放下碗,仆人又来报:“程普将军求见。”

小桥听见是程普,一脸无奈:“程老将军最难应付,我看他摇摆不定,又想战又怕输,你去跟他好好说说吧,我等你。”

周瑜又去会程普了。小桥自去沐浴更衣,在房中继续百无聊赖的等。

周瑜半个时辰以后回来,夜已深了,只见小桥斜倚在枕上,头发松松的挽着,慵懒迷人。

“你再不来我都要睡着了~”她软软地撒娇。

他心都要化了,俯身去吻她,她温柔地揽住他的后颈。

气氛正好,门外又传来通报声:“鲁肃大人到。”

鲁肃和周瑜关系亲近,直接进了后宅,已经在房门口的回廊等着了。

小桥心头火起,披衣起来,冲到门外凶鲁肃:“这都什么时辰了!你们都没有夫人的吗?大半夜全都往人家府里跑。”

鲁肃莫名其妙挨了一通骂,一脸无辜:“打扰了,我明天再来。”

他小步快走,边走边连连回头看周瑜。

周瑜把她揽在怀里柔声哄着:“我过去跟子敬讲两句,就两句。”

“去去去,哼!”小桥甩开他回房了。

她等着等着就睡着了,也不知道周瑜和鲁肃谈了多久。

深夜,她迷迷糊糊中被一个充满欲念的吻唤醒,随后狠狠感受了什么叫小别胜新婚。

折腾了一宿,第二天她睁眼已是午后,周瑜已经又在前堂会客了。

自从周瑜回来,周府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周瑜不厌其烦地给来客们陈述利害,一下子局势大变。武将们听完他的分析,有了信心可以打败曹操,团结起来开始主战;文官们态度也有些松动,不再开口闭口要降曹了。

在开战这件事情上,周瑜比任何人都坚定。

小桥心中感动: “公瑾,你能这样一心抗曹,我很感激。”

周瑜捏捏她的脸:“也不是完全为了你。当年我和策兄一起辛苦打下江东基业,怎么能拱手让人。何况曹操暴虐,曹氏统治之处民不聊生,我想守住这一方安宁。”

她无奈地看着他:“你说话怎么这么实诚,你若说只要能为我报仇,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我就得感动哭了。”

他恍然大悟:“那我重新说一次,为了夫人我才一心抗曹,只要能给夫人报仇,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戏谑地盯着她:“现在你可以开始感动的哭了。”

她笑着捶打他。

周瑜安顿好后去面见孙权。

孙权看他红光满面,心情很好的样子,知道他回来肯定被精心照顾着,心里一阵酸涩。

周瑜一心劝孙权开战,无暇顾及他这些小心思,只感觉主公是压力太大,焦躁了一些。

周瑜分析一番,总结陈词:“打仗不是靠人多,是靠智谋。曹军不过乌合之众,我能赢下这场仗,主公你信我。”

周瑜的信心感染了孙权,孙权觉得是时候向众人表明态度了。

孙权再次召集群臣议事。

张昭看出主公是想开战了,率先站出来反对:“曹操现在是汉朝丞相,以朝廷的名义来发布命令。我们如果与他开战,就是反了朝廷,名不正言不顺。”

周瑜起身反驳:“张先生此言差矣。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主公神武雄才,割据江东,兵精粮足,自当为大汉清除贼臣。现在曹操自己前来送死,我们怎么可以去迎降呢?”

张昭被驳倒,又换了个说法:“曹操已经得了荆州,接管了刘表训练的水军和数以千计的蒙冲战船,八十万大军水陆并进。敌众我寡,实力悬殊,主公三思啊。”

他这番话说完,群臣又是一阵沙沙的惊惧议论之声。

周瑜安抚众人:“诸公稍安勿躁,我早已在曹营密布眼线,八十万是曹贼在信中虚张声势,实际从中原来的曹军不过十五万人,而且长期征战,早已疲惫不堪。荆州新降的七八万水军,人心并不向曹。人数虽多,不过是乌合之众,没什么可怕的。”

接着他指出曹操用兵之四忌:

其一,如今北方尚未完全平定,马超、韩遂驻兵函谷关以西,是曹操的后患;

其二,曹军擅长骑兵,而此次是水战为主,让北方士兵与生长在水乡的江东人水战,优势尽失;

其三,现在已经秋季,马上入冬天气严寒,曹军战线拉的这么远,后勤供给未必足够;

其四,北方士兵远道跋涉来到江湖地区,水土不服,容易感染时疫。

这几方面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操贸然行事,毫无准备。

众武将听了这番分析纷纷点头。

文官不懂打仗,只觉得周瑜说的有理有据,一时增加了些信心。

周瑜乘势向孙权请命:“主公,大破曹操,就在此次!我请求率领精兵数万人,进驻夏口,保证能为主公击破曹军。”

周瑜话音刚落,孙权欣然起身:“曹操老贼想要废汉自立很久了,我与曹贼势不两立。周将军说要开战,甚合我意。”

张昭犹豫着还想说话。

孙权霍然拔出佩剑砍断桌角,“再有敢说投降的人,如同此案!”

这是孙权第一次硬气的在群臣们面前表态,坚定无畏仿佛孙策重临,众人恭肃噤声。

江东正式决定开战,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鲁肃无意中跟周瑜提了一下,说小桥曾去找他求助,但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以后她就说没事了。

周瑜察觉到不对劲,想到她给他寄的那些信,像公文一般僵硬,不是她的风格,似乎这信是写给外人看的;又想起他刚到家的时候,她扑进他怀里泣不成声。

他问小桥是怎么一回事,她眼神闪烁着说没事。

他又盘问了一遍家里的下人,车夫说桥夫人总去孙府探望袁夫人。周瑜联想到他两次给孙权写信要调回来都没得到允许,觉得事情蹊跷,去面见孙权对质。

周瑜眉头紧锁压制着怒意:“主公,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迟迟不肯召我回来,是猜疑我,还是有别的事情瞒着我。”

孙权叹了一口气,红了眼眶,先发制人:“你不信任我,我说什么都没有用。”

他仿佛强压住啜泣:“公瑾,我很不好受。我原以为我们肝胆相照,心意相通,你一定理解我的决定,没想到你居然会来质问我。”

周瑜黯然:“你召集群臣议事那么多次,却迟迟不肯召我回来。任谁都会觉得你是在忌惮我。”

“外人也许会这么觉得,但是……对我来说你不是别人啊。”一滴泪顺着孙权的脸颊流下来:“外人说什么我一直觉得无所谓,我不被看好,被说心机深重,但是,现在连公瑾都怀疑我。”

孙权泣不成声:“我真的太难受了。”

周瑜也红了眼眶:“你觉得我现在很好受吗,我什么都不知道,你让我怎么相信你。主公,很多时候我真的看不透你在想什么。”

“公瑾,我要顾全大局,要制衡各方势力,但我最倚重的一直都是你。”孙权做出悲切的样子:“我始终记得大哥临终嘱托我,让我把你当亲哥哥看待。”

周瑜想起孙策,心一软,欲言又止,关于小桥的事还是没有问出口。

他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转而和孙权商量军队部署。

孙权松了一口气,心想怎么会有周公瑾这样的人,对外很精明,但是一旦取得他的信任,应付他又很容易。孙权不能理解,只觉得自己运气不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