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三国往事之国色流离(34)

作者:楚天无际 阅读记录

孙策讪笑:“你这个婢女,可以换十万斛军粮啊。她命好,家底厚,舅舅一个个都这么阔气。”

周瑜坚持:“十万斛军粮,我想办法给你找,不能放她走。”

孙策劝解:“公瑾你这样也挺不厚道的,你不娶她,就别耽误她。十万斛军粮啊,你让我卖身去换我都愿意。”

周瑜不为所动:“她耽误了我这么多年,我才耽误她几天,有何不可。凭什么只有她能耽误我,这不公平。”

孙策摇头:“老弟啊,我劝你搞清楚形势。桥小妹她娘家还没有倒,袁绍是北方老大,你想没名没分的一直留着她,不能够的。现在不是她求咱,是咱求她,你态度软和点去挽留一下,兴许还有戏,但你要继续这么硬邦邦的,那肯定凉了。”

孙策添油加醋地模仿了一下小桥的话:“我不是为公瑾活着的,我也有我想做的事情。以他现在这个态度,我没必要留下来。”

周瑜有些慌了,孙策明显已经被小桥说服了,句句都在为她说话。而小桥一向颇有主见,她坚持的事情就不会轻易动摇。

他后悔这些日子态度太生硬了些,她现在真的要走了。

周瑜焦急无助,顾不上在病中,又借酒消愁。

他大口灌着酒,往事却还是清晰得如同昨日,心里的疼痛半分也没有缓解,他终于对自己认了输。他要公平做什么,他要面子做什么,他只要她。

他一想通,即刻就去找她。她正在他房中打理床铺。

他鼓起勇气,艰难开口:“沁儿,你不要走。”

她听这话,知道他应该已经见过孙策了。

“公瑾,你一向追求完美无缺,有一点错漏你都会非常在意。现在你心里已经有芥蒂,回不到从前了,破掉的镜子,即使再拼上,也是有裂缝的。”

他质问她:“所以呢?你就是这么糟蹋东西的?破了都不试着补一补,就直接扔掉?”

她只要再哄一哄他,他马上就要缴械投降了,然而她竟连这点耐心都没有。

小桥有些犹豫,她之所以迟迟不走,其实还是怀着希望等他来挽留的吧。她委屈地小声说:“是你说不喜欢我了。”

周瑜眼眶泛红:“我说气话你就这么相信,当初我说愿意为你留在寿春,你就一点都不信。”

“我信,公瑾,我信你愿意留在寿春,所以我更不能眼睁睁看着你陷入危险。”

小桥鼓起勇气继续说:“我们分开才一年多,所以你如此耿耿于怀。我伤害过你,覆水难收,现在重逢已经这么久,我们的关系还是别别扭扭的,这样以后如何相处。既然心里有了隔阂,很难发展下去,不如各自安好吧。”

每次都自己做决定,不给他商量的机会。他要被她气死了。

“又是这番说辞,你为什么总替我做决定。你可知这一年多我是怎么过来的,每当想起你……”周瑜说不下去了,心一抽一抽地疼,哽咽住了。

他定了定神继续说:“而你呢,你见到我那么镇定。能安好的只有你而已,我不会安好的。桥沁,你没有心。”

小桥迎上他的目光,这目光让她想起战场上救下来的残兵,尽是痛楚和不甘。

“我不让你走。”他看着她,借着酒劲儿,把她按在墙上,一阵酒香环绕着她。

她感觉到危险,赶紧服软:“我不走,我不走。”

他用力抱住她,像要把她揉进怀里一般,她嘤咛地挣扎着,被他抱得喘不过气。

他醉倒在她身上。

小桥用尽全身力气把周瑜拖到床上去,看见他熟睡中眉头依然紧蹙,她的心像针扎一样痛,她发现她不如自己想的那么洒脱。

第二天,小桥没事人一样的伺候周瑜,就像昨天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周瑜一整天都心事重重,欲言又止,他连开口问她的勇气都没有。平日他计谋最多,现在却脑子一团乱麻,一点对策也想不出来。

她居然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绝口不提昨晚答应过他的事,这狡猾的家伙。

他觉得头痛得厉害,太阳穴突突地跳。

她看他难受地抚额,过来嘘寒问暖:“是不是出门吹了冷风又受寒了呀?我就说需要个带帽子的斗篷才好。”

她帮他揉着头上的穴位。

他冷不丁冒出一句:“你为什么想去冀州?”

小桥叹了口气:“我想去报仇,我要杀了曹操。”

周瑜抬头看她:“我也可以为你报仇。”

他…是在委婉的留她?

可他现在是曹操的盟友,小桥不太信这话,觉得他只是在安慰她。她不置可否,转移了话题。

周瑜感觉到了她的动摇,决定不动声色,徐徐图之。

最近小桥感觉自己待遇变好了,公瑾又恢复成她所熟悉的温润君子。

这日他端详了她好一会儿,伸手向她的脸探过来,她的心跳都慢了半拍,感觉自己拿着多情少爷看上纯情小丫鬟的话本子。

结果他只是给她拢了拢耳边的乱发,她脸刷地红了,惭愧自己胡思乱想。

小桥的头发确实很乱,她自己也知道,观感跟睡了一夜起来没梳头差不多。

她现在没了婢女,自己梳头根本梳不整洁,总有一些碎发不肯乖乖被盘进发髻里,冷不丁地漏出来。

他微微一笑:“大小姐你日子过得太好了,竟连头发也不会自己梳。我试试给你梳吧。”

小桥本想客气一下说不用,他已经不由分说把她按到镜子前。

他的手滑过她的脖子,把她的头发撩起来,细细的梳。

她感觉被他碰过的地方酥酥麻麻的,一动也不敢动。气氛逐渐暧昧了起来。

公瑾有一双弹琴的巧手,梳起头发也很灵活,他是第一次给女子梳头,然而尝试一番之后很快就无师自通了,给她绾了一个简单却整洁的发髻。

趁她开心,他看进她的眼睛:“你答应过我不走的,是不是。”

小桥有些心虚:“我是答应现在不走,等你病好再走的。”

“我的病好不了了,你就是我的药。”

他慢慢向她靠近,两人的鼻尖渐渐靠在一起,气氛正好,孙策哐一下径直推门进来了,两人赶紧分开。

孙策进来发现气氛有点不对劲,这两人怎么都脸泛红晕,周瑜看他的眼神还带几分杀气。

“啊,我想不起来找公瑾是要干啥了,我先走了。”孙策感到不妙,一溜烟跑了。

小桥感到很害羞:“我去泡壶茶”,也跑了。

周瑜有些沮丧,头顶在桌子上叹了口气。

这日周瑜巡完营回来,小桥出去迎接。

天气寒冷,他披着毛皮大氅,进屋前潇洒的解下,举手投足一派风流。

小桥接下大氅,看到他里面的劲装,玉树临风,一时看得呆了。想起早上给他更衣时的触感,虎背蜂腰,真是好身材。

她不免心旌摇荡,公瑾长得那么好看,人又温柔。这次若去了冀州,就不知是哪个女子有福气陪在他身边了。她只假想一下,心中就忍不住涌上妒意。

周瑜对她笑笑:“你在想什么?”

小桥回过神来:“我在想,爱慕你的女子应该有许多。这么多年,你竟能一直坚持不娶。”

周瑜眼神坚定:“如果不能和意中人在一起,我宁愿一生不娶。”

“公瑾,值得吗?”

“是我心甘情愿的,不必问值不值得。”

她心软得一塌糊涂,扑过去抱住他。

他将她揉进怀里,轻声在她耳边问:“你说的话还算数吗?”

“什么话?”

“你说,只要我提亲,就嫁给我。”

“嗯。”她害羞地轻声回应。

他托起她的脸,俯身温柔地吻她,她晕乎乎地瘫软在他臂弯里。

孙策很快召见了小桥:“桥小妹,当真有手段啊,玩得一手欲擒故纵。阿瑜来提亲,你又可以神气了。”

小桥得意地笑:“什么欲擒故纵?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们哥儿俩长得英俊又会打仗,天下的女子便都甘愿抛家弃族跟着你们吗?要不是因为他是周公瑾,我才不会留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