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番外(8)
一时惩罚了内务府,可能撤掉几个管事就算了。
但是她们以后还得活,就得仰仗内务府,根本不敢得罪。
万琉哈氏想了想原身确实也是如此,哪怕后宫如今掌着内务的是贵妃,她也不可能一个人亲自来,什么都盯着,自然得用人,这些人都是内务府的。
可以说得罪了内务府,以后在宫里的日子就要不好过了。
内务府那些欺上瞒下的人估计也是觉得没人敢告发,才会如此胆大妄为。
哪知道一个月黑风高夜,康熙会忽然出现在重华宫呢?
只能说是人算不如天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了。
康熙倒也不觉得胆小不敢告发的万琉哈氏和其他嫔妃们有什么错,毕竟不说后宫嫔妃,就是他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依赖内务府。
他把万琉哈氏叫来,告知此事,也是叫她心里有数,算是给了一个交代。
“内务府总管朕已经撤掉了,底下人也清理了不少,都在慎刑司里慢慢交代了。至于你们缺的那些人,内务府给你补上了,其他人也是如此。”
康熙自然是知道内务府都送了什么人来,万琉哈氏又留下了哪些。
他跟内务府总管想的一样,万琉哈氏竟然留下两个年纪大的宫女和两个年纪很小的太监,实在是太心软了一点,以后怕是要吃亏的。
康熙正想着,抬头却见万琉哈氏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由问道:“在想什么?”
万琉哈氏脱口而出道:“在想编号。”
这答案倒是出乎康熙意料之外:“什么编号?”
万琉哈氏是想到以前在实验室的文件,未免放错都会贴上编号,每一份资料都有属于自己的编号,找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而且编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旦缺少一个编号,立刻就能发现。
文件资料是这样,人不也是吗?
只要给每个人一个固定的编号,按照编号来发月银,那么就能立刻发现多了还是少了人的。
每个人记住自己的编号,哪怕是总管知道底下人数是多少,却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编号。
想要随意安插别人进来,又或者想要把多出来的月银塞进自己的口袋,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万琉哈氏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只是觉得这样一来,未必真的能彻底遏制莫名顶替和拿走别人月银的事,起码也能收敛很多。
康熙一听,却想得更多。
这样的编号其实在暗卫当中已经用上,却是取代名字。
毕竟这些暗卫一直见不得光,名字就是代号,死了话就会换上新人,依旧是一样的代号,不必皇帝分神去记住不一样的名字。
若是用在大军当中,让所有士兵都有编号,吃空饷的事确实能够遏制不少。
哪怕是有人在战场上牺牲了,尸首不全或者面容损毁无法辨认出身份来,他们身上只要有编号的木牌,就能立刻确认身份。
唯一的问题是,士兵们大多不识字,若是用编号,他们哪怕能读却未必能辨认出来。
拿着属于自己编号的牌子,他们可能都认不出来的。
万琉哈氏就提议道:“皇上,不如用阿拉伯数字,就要容易得多了。只有十个数字,变化一番就能有许多的不同的编号,士兵学起来也比识字要简单得多。”
她记得明末清初的时候,不少学者就开始大量翻译西方的著作。
其中一位李学者跟利玛窦一起翻译了一册西方算数的著作,里面就有关于阿拉伯数字的。
按照康熙喜欢西学,对此应该并不陌生。
康熙倒是意外万琉哈氏连这个都知道,不过她的阿玛拖尔弼是个爱书成痴之人。
因为囊中羞涩,拖尔弼只能跟人借阅书籍然后誊抄下来。
他的府邸不大,却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建了藏书阁,这事就连康熙都听闻过。
所以拖尔弼的女儿饱读诗书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只是万琉哈氏之前年轻又羞涩沉默,不爱说话,如今性子倒是比以前要活泼一些,他才发现万琉哈氏像足了她的阿玛。
康熙沉吟片刻道:“我记得翰林院的书楼里就有利玛窦留下的手抄译本,让人去取了来。”
万琉哈氏就知道,康熙不可能不清楚这本书,宫里更是留了最先的译本。
翰林院很快就把书册送了来,放在锦盒里头,打开里面的书册有些许泛黄。
康熙看了一眼又问了,得知翰林院有誊抄的备份本,也让人送了来,递给了万琉哈氏。
万琉哈氏满脸惊讶接过来,康熙就笑道:“刚才看你的眼珠子都快落在锦盒里头,显然是想看看这译本。拿去吧,晚些看完再送回来。”
这话深得她心,哪怕只是誊抄本,以前也只能在博物馆稍微看看封面罢了,能看看里头还真是难得。
博物馆哪怕收藏再好,历经岁月之后,书籍里面不是泛黄就被虫蛀,只留下残页,也看不了多少。
如今能到几百年前看到完整的译本,万琉哈氏欢天喜地道谢,翻开誊抄本就看了起来,完全忘记自己在御书房这件事,更忘了康熙就在旁边。
康熙也不意外,阿玛是个书痴,看来万琉哈氏也是。
两人安安静静分别看着手里的译本,康熙很快就翻到提及阿拉伯数字的地方,跟他印象中一样,确实简单易懂,作为编号是再适合不过了。
士兵们只要记下几个一笔就能写完的简单数字,比识字确实要容易得多。
但是要整编整个军队,让士兵都记下自己的编号却是个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暂时先把编号弄好,以后大军班师回朝,再慢慢让士兵记下编号才是。
军需是由工部、兵部和户部,三部一起统筹,那么先让三部的官员熟悉阿拉伯数字,再做出编号,把编号跟士兵的身份挂钩起来,重新做个军册。
一式三份在三部,哪个部想动手修改都没那么容易。
因为编号是顺着下来的,若是其中一个改了,后边就得跟着改才行。
康熙仔细琢磨一番,只觉得编号这事着实不错,就打算让李德全叫几个重臣来商议此事。
他抬头却见万琉哈氏还坐在不远处看书,看得是如痴如醉,康熙不由好笑道:“去请户部、工部和兵部的尚书,另外还有索额图和明珠过来。”
康熙又指着对面道:“叫人送来屏风,放在那边。”
李德全明白,他这是让人立上屏风,不打扰万琉哈氏继续看书了。
他麻溜让两个小太监抬了屏风过来,挡着万琉哈氏,一边派人去请了几个大臣过来议事。
大臣们不是第一次被请来御书房议事,还是第一次看见御书房里多了一座屏风,里面影影绰绰显然有人在。
会用屏风挡着,想必是哪位娘娘过来了,却被康熙留下来,着实难得。
不过大臣们心里好奇,面上都是不显,也没打算多打听。
李德全还留了个小太监在屏风后边伺候,免得万琉哈氏连个斟茶递水的人都没有,更担心她发出什么声音打扰到皇上议事的时候,也有人能够提醒一二。
只是他想得多了,屏风后边一直安安静静的,压根就没发出任何声音来。
康熙提出编号之事,大臣们正低头沉吟,索额图表示得最快,拱手道:“皇上英明,此事极好。既能约束底下人,也能把士兵的身份弄得明明白白,不担心有人冒名顶替。”
如今军需造册比较简陋,士兵们登记的就是名字和籍贯居多,若是同乡之间还能认出相貌和口音,不是的话就很容易被奸细冒名顶替,将领们压根辨别不出来。
第7章
其他大臣见索额图表态,也纷纷表示赞同。
纳兰明珠自然不能让索额图抢了风头,摸着胡子说道:“皇上,此法虽好,要推广到军中却是不容易。毕竟士兵们大多不识字,让他们学这些新的字符未必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