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番外(222)
康熙站了一会,被海水打湿了脚面也不自知,顾凝宸就提醒他道:“皇上,该回去了。”
他看着入海口的海浪点了点头,在马车上就开始写信。
顾凝宸有点好奇,却没有偷瞄。
康熙写得很是认真,一路上头也不抬,写完后才松口气,对上顾凝宸的目光就笑着道:“这是朕写给靳辅的,之前朕误会了他,只怕伤了他的心。朕写了南下经过河道的经历,见过种种都写上,靳辅他做得很好。”
靳辅做得很好,康熙要让他知道,自己亲眼看见了,写信去赞许他,安抚这位能臣的心。
康熙眯了眯眼道:“以防往后总出现弹劾他的人,朕就跟他商议一番,来一场君臣之戏。”
他爱看戏,也是巧了,靳辅也很喜欢。
康熙在信里提到他最近看的一出戏,尤其是有一幕尤为精彩。
顾凝宸一听,康熙这是跟靳辅在打哑谜,隔着那么远,又似是而非的话,靳辅真能完全明白吗?
事实证明,靳辅不但明白,还配合得极好!
康熙离开河道,上了船只,再也没有耽搁和多停留,顺流而下,很快就到了曹家。
他下船的时候阴沉着一张脸,其他人战战兢兢都不敢说话,就连顾凝宸都低着头乖乖跟在后边。
曹寅见了,心里咯噔一下,不会是皇上查看河道的时候看出什么来,这是要问罪靳辅了?
他也不敢多问,只恭敬请康熙去曹家。
曹家听闻康熙要来,早就收拾妥当,把后花园连着的院子直接请他入住。
这院子是曹玺在世的时候让人建造的,后边连着一大片的花园,甚至还带着戏楼。
前后足足建了五六年才建好,却从来没让人住过,只叫下人每天去打扫。
当初曹寅不明白曹玺花费这么多钱建造的院子,为何不住人,如今他就明白了。
曹玺猜到有一天,康熙会南巡,就必然会来曹家住下。
曹家总不能把住过的院子给康熙住,也不可能凭空就建造出一个新院子来,可以说是有备无患了。
可惜曹玺去世得早,没能亲自接待康熙住进他建造的院子里头。
曹寅心里遗憾,面上还是十分恭敬。
康熙早就知道曹家建了个新院子,还是曹玺的主意,可惜人不在,确实有些惋惜。
曹玺的夫人孙氏来拜见,康熙见着这个曾经的乳母点点头,让人扶了她起来。
“皇上千里迢迢过来,只怕是累了,微臣就先告退了。”
曹寅没多打扰和寒暄,反正康熙都住在这里,见面的机会多得很,没必要急着一时,反倒不美了。
他扶着孙氏很快退下,康熙带着顾凝宸进了新院子,看着这江南的园林,确实处处是景色,满是诗情画意。
“曹玺倒是有心了,可惜没能等到朕南巡,再见上一面。”
康熙感慨了一下,顾凝宸听着,只觉得曹玺实在太会来事了,哪怕死了都让康熙心里记挂了一番。
前有生前写的折子表忠心,后有这个打造了五六年的新院子,真是个妙人。
顾凝宸都有点遗憾,没能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曹玺。
挥退了院子里伺候的人,康熙一直板着的脸才缓和了一些,示意顾凝宸跟着自己往后走:“刚才曹寅说后边有个温泉池子,咱们可以去泡一泡松快一下。”
顾凝宸看着他的变脸功夫,心下赞叹。
看来当皇帝的,不但要学识渊博,聪明睿智,还要会做戏和变脸。
看这变脸功夫,说变就变。
康熙准备下船的时候对着镜子看了看,扭头就是一张阴沉的脸,把顾凝宸都吓了一跳。
见她吓到了,康熙还握着顾凝宸的手笑了笑:“等会朕下船要糊弄人,你来看朕这脸色合不合适?”
顾凝宸心想这怎么合适,他压根不像下船去糊弄人,反而想下船砍人一样,怪吓人的。
她就怕自己的表情会露馅,所以刚才跟着康熙的时候就故意低着头,戴着面纱不让人看见自己的眼神,免得被人看出端倪来。
显然康熙这一出做得太逼真,就连曹寅都信了,刚才领路的时候都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态度,生怕惹怒了康熙一样。
如今温泉池子这里没有外人在,只有康熙和顾凝宸,他的表情就要缓和得多了,还带着笑,搂着她道:“刚才曹寅的表情真有趣,看来朕这场戏演得不错,就等靳辅那边配合一二了。”
康熙觉得要骗外人,当然要先骗过自己人。
顾凝宸被惊住了,曹寅被吓到了,就连孙氏也毕恭毕敬的小心样子,他就知道这场戏自己稳住了。
康熙这下船阴沉脸的事,曹家都不用对外说,港口迎接的人都不是眼瞎的。
一传十十传百,没多久就传到京城那些大臣的耳边。
工部尚书摸着胡子,觉得靳辅实在太不识趣,跟其他大臣简直格格不入,能当这个河道提督五年,全因为康熙的信任和提拔。
只要康熙对靳辅有意见了,那么毫无悬念,靳辅就要被换掉,然后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果然靳辅接到消息后颇为慌张,尤其是接到康熙的信笺后,再出去的时候脸色都变了。
河道附近有人一边拔草一边偷瞄着靳辅这边,看见他的脸色,回去后很快就让人递消息去京城。
靳辅站在河边,对着河面看了又看,久久没有离开。
外人看来,他像是伤心难过的样子,其实靳辅是在发呆,盯着河面看来看去:他努力回想那场戏份主角的表现,自己这表情是到位了吧?
第74章 三更合一
靳辅的表现确实很到位,把那场戏主角的表情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康熙很快就收到京城那边的消息,有人已经开始试探着给他推荐接任河道提督的人选。
他并不意外,只是看着这些人选微微皱眉,对顾凝宸说道:“还以为大臣们会推举什么人才过来,哪知道就这些?”
康熙对这些人是一个都看不上,眉头皱得更紧了。
哪怕这些大臣想让人取代靳辅,好歹也推荐个能用之人才行。
不过也是,如果也跟靳辅一样能干,那换不换人没什么区别,还未必听话。
这人只需要放在这个位置上,哪怕只放一会就足够了,反正不行就继续换人,就是个工具人而已。
一般人都不是傻子,知道坐上这个位子只是别人揽钱的工具,不说自己的身家小命,就是家里人都很难保得住,自然都不乐意去。
于是推举的大多就是刚中举上来的,家底不怎么厉害,对朝堂知道不多,只以为是个好差事的愣头青了。
不说年轻,还没有经验,放在河道提督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岂不是要乱套了?
偏偏这些大臣说的理由还十分冠冕堂皇,治理河道是个辛苦的差事,年轻力壮的官员才能承受得住。
不然干一两个月身体就不行了,不还得另外换人那么麻烦吗?
事情干一半,没干完就换人来接手,适应又是一段时间。
频繁换人,河道这治理就断断续续,更难出成效了。
康熙嗤之以鼻,老臣不愿意干这活,就忽悠年轻官员去干了。
这些愣头青只要有出头的机会,哪里管是什么,一窝蜂就上来了。
不过他感觉这些都是试探的卒子罢了,都不成气候。
大臣也明白康熙肯定不会随便选一个年轻官员在这么重要却又辛苦官职上,就是个混淆视听的烟雾而已。
后边的折子渐渐就正常起来,推举的人也是如此。
其中就有于成龙,推举的人还有不少。
康熙的指尖点了点折子上这个名字,有点疑惑于成龙竟然跟京中的大臣关系颇好,一个两个都推举他了?
顾凝宸看见后就笑着道:“毕竟大人们也明白,如今靳大人不在的话,也就于大人还能接手河道之事,换了别人只怕毫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