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穿之庶妃一路高升+番外(13)

作者:岳月 阅读记录

他把这本海商的书放在藏书阁比较显眼的地方,让两个太监盯着一点,回头把来藏书阁看过这本书那些人的态度。

很显然,大多不感兴趣,小部分无意中打开看了一会,也觉得有趣罢了,更多觉得有违祖制。

毕竟海禁是开国皇帝定下来的,为的是跟明朝的海军作战,由皇太极开始,后边的皇帝基本上都照做,却没有正式的律例。

直到顺治的时候,才正式颁布了禁海令,然而依旧屡禁不止。

哪怕后来他推行迁界令,强制让沿海百姓内迁三十里,依旧是收效甚微。

直到康熙八年,海盗郑氏被击败,退守台湾,海禁稍微松动了一点却不多。

万琉哈氏知道再过几年,康熙收付了台湾,南边的海禁就会彻底废除,还让迁往内陆的百姓重新回到故土上。

她自然而然说出口,抬头见康熙若有所思盯着自己。

万琉哈氏顿时有些明白,刚才康熙可能就是随口一问,就没想到会得到答案,哪知道她不假思索就回答了呢?

于是她又努力描补道:“这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倒是在皇上面前班门弄斧了。”

康熙笑笑道:“朕倒是惊讶,你这想法跟朕一样,觉得海商的利益巨大。不过朝臣反对得也不少,认为西洋人没什么好东西,反而会把这边的东西贩卖出去,尤其是粮食等物,会因此抬高粮价。”

如今的粮食还是很紧张的,若是被人贩卖出去,流失太多,国内的粮价就要压不下来,让一般百姓怕是买不起粮食了。

“哪怕是禁止商人贩卖粮食,依旧有人铤而走险,屡禁不止。”

这也是康熙始终犹豫要不要放开海禁的一点,粮食对他们来说是重中之重了。

见万琉哈氏沉吟的模样,康熙就道:“你这是有什么想法?不妨给朕说说?反正这里也没别人在,不管说什么,朕先恕你无罪?只管畅所欲言就是了。”

康熙感觉还挺有趣的,毕竟他以前进后宫,嫔妃们跟自己也就关心关心,再说说今日发生的事。

可能是孩子顽皮,可能是宫中一些琐碎,又或是看的书,拿出自己给康熙做的女红之类的。

或温婉,或可人,一个个善解人意,体贴入微,康熙只管放松就好,又可能想着自己的事,嫔妃也不敢打扰,在旁边各做各的打发时间。

倒是难得他在后宫,却有个能谈论这些事的嫔妃。

万琉哈氏一直在闺阁长大,后来进宫,从来没出京,没想到见识倒是不一般。

这跟朝臣们商议的感觉不一样,没那么拘束,还要更轻松自在一些,康熙感觉就跟友人在闲聊。

朝臣们各自又立场,更是循规蹈矩,不敢有太多与众不同的新想法,凡事都要再三斟酌才说出口。

在重华宫就不一样了,万琉哈氏博览群书,显然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想法很大胆,很多方面跟康熙不约而同想到一块。

她或许还有些天真稚嫩,却偶尔能给康熙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万琉哈氏泡了一壶茶,感觉康熙今晚甚是有谈兴的样子,看来要说很久,得准备茶水润润喉才行。

“既然皇上这么说,我就斗胆说说自己的想法了。想必皇上为了制止粮食贩卖,可能打算实施重税。但这是在明面上,那些商人恐怕在私底下操作,藏在船舱里带出去,只怕没那么容易发现。”

康熙微微颔首,正是这个问题。

表面上禁止还加重税,商人们就不走明面,反而会铤而走险,在船舱里增加暗格来藏粮食,实在很难发现得了,到底容易让对方得手,只能暂时一刀切,全面禁止了。

万琉哈氏喝了一口茶笑着道:“若是只靠海关的官吏和侍卫来检查,恐怕还会有漏网之鱼,要是让商人们互相监督就好了。”

康熙只觉得她这想法太天真了一点,失笑道:“没那么简单,商人们重利,彼此只会互相包庇,根本不可能告发对方,坏了和气。”

这也是叫人头疼的一点,商人们都拧成一股绳,互相包庇遮掩,让检查的难度更高一些。

万琉哈氏对康熙调皮眨眨眼道:“商人重利,若是把利益作为诱饵,他们就未必会互相包庇了。”

康熙拿着茶杯没急着喝,而是摇头道:“让朕退让,许以重利。商人起初会答应,后来只会得寸进尺。”

起初的利益够大,但是时间长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慢慢就觉得不足,想要更多。

他不可能一再加码,让这些商人蹬鼻子上脸,所以一开始就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万琉哈氏笑道:“皇上误会我的意思了,并不是只有许好处才是利。商人进来,除了粮食之外,更想要瓷器、茶叶和丝绸这一类卖得上价钱的货物,如果送到西洋人那边能卖出天价来。”

“若是朝廷限制这些货物出手的数量呢?如果商人愿意配合,互相监督,这买卖他们就有份,反之就没了。”

她虽然是个研究员,却并非真的不食人间烟火的。

毕竟研究院的项目多如繁星,预算却是有限的。

想要让研究院的大佬们愿意批下预算,自己真是恨不能使出浑身解数来说服对方。

毕竟国库空虚,后边还有好多场仗要打。

后宫要跟着节俭很多年不说,就是以后四爷继承了皇位,为了填满国库都累死了,也是怪惨的。

如果薅自己人的羊毛,万琉哈氏还不忍心。

但是薅那些西洋海商的羊毛,那她就很能下得了手,简直可以往死里薅!

习惯使然,万琉哈氏这会儿都巴不得拉个ppt给康熙说一说解除海禁之后关税的好处了。

开头她都想好了,商人好比两只鸡,要坏掉两只鸡之间的友谊,需要的只是一条虫子。

那么要坏掉商人之间的和气,只要他们抱成一团的时候可能伤害彼此的利益。

不必康熙去做什么,商人们就立刻想要连夜拆伙了。

如果打小报告干掉同行,他们能得利,那真是没什么是干不出来的。

毕竟没有永远的敌人,但是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康熙看向万琉哈氏的目光微微一亮,商人重利,就以利分之,确实是个好办法。

他之前和朝臣都局限在这个好处上面,万琉哈氏就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新的方向。

可以说朝廷都不需要许什么好处,只是做了个限制,然后给商人一个可以出钱买的机会罢了。

至于给商人们买多少,那就是他们说了算!

这样就不必被商人牵着鼻子走,那么被动了!

康熙微微笑道:“看来朕说你是书呆子,倒是朕看走眼了。”

光看书不动脑子,那才叫书呆子了。

显然万琉哈氏在看书之余,脑瓜子还不错,琢磨出不少好点子来。

万琉哈氏感觉自己今晚兴奋了一点,忍不住多说了,但是说都说了,倒不如一次性把想说的都说完了,免得剩下一点没说完,憋在心里就要难受坏了。

“多谢皇上夸奖了!另外皇上之前担心粮食外流此事,其实若是商人们把外边的粮食运进来,算得上立功了,若果也有先买货物的机会……”

商人们偷偷把粮食带出去高价卖,为何不能偷偷把粮食带进来卖?

反正他们看的就是利益,粮食牵扯到货物,不必康熙费什么心思,商人们就想尽办法给办妥了。

虽说是计谋,却是光明正大的阳谋了。

货物的数量是有限的,商人们得有所表现才行,要么砸人饭碗,要么从外边运粮食进来立功抢个名额。

商人们会如何取舍,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朝廷可以说是无本买卖。

既阻止了粮食外流之事,更可能减轻粮食不够的压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康熙看着万琉哈氏,知道她是心里想什么就一股脑说了出来:“你倒是不藏私,要是大臣们都能跟你一样,朕就能轻松许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