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拯救美强惨姑娘(43)
贾琏点头,“倒也是。”
“还没恭贺琏儿高中解元,可比你姑父当年强多了。”贾敏笑眯眯的道。
闻言,贾琏摆手,“姑妈说笑了,姑父当年是因病拖累,精神不佳,不然凭姑父高才,考个解元应当不难。”
这倒是实话。
贾敏叹道,“那些年,林家风雨飘摇,长辈接连病故,你姑父颇受打击,应考前又病了一场,确实精神不佳。”
贾敏口中的长辈,是林如海的祖父祖母。
贾琏见状,道,“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你说得对,”贾敏想了想,问道,“明年大比,你可打算参加?”
“我想参加。”贾琏诚实的道。
闻言,贾敏沉吟,“举业的事,我也给不了什么意见,一会儿你姑父回来,你同他商议吧。”
“我正有这个想法。”贾琏笑着道。
贾敏点头。
“我这儿还有事,你带玉儿去玩吧。”
“好。”
贾琏抱着黛玉出门,去了偏厅。
他从随身空间的仓库里挑了个孔明锁出来给黛玉玩儿,教了她一次,她就玩得有模有样。
孔明锁难度有高有低,贾琏拿出来的只是最简单的那种,黛玉很快就摸透了玩法。
贾琏便又取了个更难的,这次他不教了,让黛玉自己摸索。
黛玉到底还是个孩子,很快就犯困了,贾琏叫来奶娘王氏,让她抱黛玉回屋睡觉。
午后,林如海回府了。
见贾琏在这儿,林如海就叫他去了书房。
“你想参加明年的大比?”林如海惊讶之余,不由蹙眉,“你有把握吗?”
贾琏将心思放在学业上,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
这两三年来,贾琏做什么都顺风顺水,林如海有些担心贾琏飘了,明年大比失利,会打击到贾琏的气势。
人的气势是需要积累的,若是迎头泼来一盆冷水,会让人信心大减。
贾琏道,“我们家的情况,姑父想必也知道,留给我的时间不多,我想趁着这个机会,一鼓作气的考下去。”
他不敢说自己一定能考上,但一般来说,考中了解元的人,落榜的概率比较低。
除非考官有意压他,否则贾琏有自信榜上有名。
“你这是心意已决?”
“是。”
林如海也深知贾琏如今的处境,虽然已经大有好转,但荣国府的大权依然掌握在贾政的手中。
贾政并非荣国府的袭爵人,按理说他掌握荣国府的大权,是不合理的。
他这两个内兄虽然都是废物点心,但矮子里拔高个,贾政确实要强一些,虽然没强多少,但压贾赦一头却是足够了。
在这种家宅内斗上,林如海即便是贾琏的嫡亲姑父,也没法插手。
因为对于贾家来说,他即便是亲戚,那也是外姓人。
他能做的,也不过是帮助贾琏举业、仕途更顺利一些。
贾琏如今想夺权,只考个解元是远远不够的。
想要压制贾政,夺回属于他的权利,首要的第一点,他得有官身,且官位要比贾政高。
然而,这一点也不容易达到。
即便考中了状元,按照惯例也不过是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之职。
而贾政……哪怕十多年也只升了一级,那也是从五品的官,且是六部的实权职缺。
虽然工部在六部中,算是比较边缘化的官职,但再加上荣国府过去的人脉,情况就不同了。
整个贾家,如今在朝当官的,只有贾政,因此贾家宁荣二府的人脉,全都被他霸占了。
值得一提的是,霸占了这么多的好资源,十几年也只是个从五品工部员外郎,废物得让人窒息。
林如海沉吟片刻,道,“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便不再劝你,这样吧,你每月初一、十五来我这儿,有什么不解的问题,也都可以问我。”
“多谢姑父。”贾琏眼前一亮,认真的道谢。
贾琏确实有天分,但天分却不代表一切。
考中解元,已经是他前世最高的成就,接下来的会试甚至殿试,他都没经验。
因此,他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
而林如海,他可是钦点的探花郎。
别看每三年都出一个状元、榜眼、探花,但你若是因此小瞧了这一甲的前三名,那可就错的离谱了。
科举考试层层递减,每一个走到会试的举人,都不是泛泛之辈。
这可是整个天下的精英,而殿试前三甲,是精英中的精英。
林如海短短时间内,就从翰林院编修,升了兰台寺大夫,靠得可不仅仅是家族先辈的余荫,还有他自身过硬的才华和能力。
能得到林如海的指点,是许多人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贾琏也就是靠着身份上的便宜,讨了林如海的欢心,才能有这样的回报。
“你这两三年为我和你姑妈、表妹表弟做的也都不少,我们都看在眼里,指点你一二,也抵不过你过去这些日子对我们全家的帮助。”林如海道。
“额,姑父……”贾琏想要说什么,却被林如海抬手打断,“不必解释,我有眼睛,自己会看会思考,你都做了什么,我都看在眼里。”
贾琏噎住:“……”
“慌什么?你也是好心,我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吗?”林如海笑道。
贾琏愣了愣,也笑了,“是小侄多虑了。”
在林家用过晚饭,贾琏便回了荣国府。
此后,贾琏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叫上贾珠一起去林家,接受林如海的磨砺。
对于贾家两个小辈里头的堂兄弟能如此友爱,林如海感动之余,不免眼热。
他也想要一个能帮衬他的手足兄弟,可惜他爹娘只生了他一个,他爹也没有兄弟姐妹,以至于到了现在,他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奋斗。
至于林家姑苏那些族人,都不是亲支嫡派的,甚至还远不如贾家跟他的关系亲密。
一晃就到了腊月。
贾琏同王熙凤的婚期定的就是腊月初九。
今年九月王熙凤就及笄了,只是当时贾琏远在金陵,自然错过了王熙凤的及笄之礼。
不过,他回京后,补了一份赔礼。
王熙凤是个俗人,虽然为了跟贾琏有共同话题读了不少书,但她最喜欢的,还是钱。
因此,贾琏送礼也很实在,直接投其所好,送了一千两金子。
一两金子就是十两银子,一千两金子那就是一万两银子。
一千两金子当然不是给的金锭,一千两可有足足一百斤,贾琏就算拿得起,也不可能抱着个大箱子到处跑吧?
因此,贾琏给的是一千两金票。
贾琏手里别的不多,就是钱多,自从跟随身空间的韩家合作开采矿脉,随身空间里堆积了不少的金银,成色都是上等。
有了天味楼这个敛财的机器,贾琏现在只要不拿出超过自己收入的钱财,都不会引来怀疑。
一千两金票,只是小意思。
初九一早,贾琏便骑着马带着人去迎亲。
王熙凤的父母早在年中就入京了,为的就是王熙凤的婚事,等王熙凤出嫁,过完年还是要回金陵的。
贾琏刚考中了解元,正是风光的时候,哪怕再蠢的人,都能看出来贾琏潜力无限。
王家这边原本没把贾琏当回事,如今都改变了态度,不说阿谀奉承,但面对贾琏的时候,从来都是笑脸相迎,跟从前只有个表面光完全不同。
想也知道,贾琏来迎亲,也没受到刁难,只作了两首诗,就顺利接到了新娘子。
待回到荣国府,按吉时拜堂成亲,送入洞房。
贾琏的新房自然是梨香院,现阶段,他对这个院子挺满意。
“我叫小厨房准备了一些吃食,你可以先垫垫肚子,我先去前院敬酒。”贾琏道。
王熙凤面颊绯红,轻轻点头,“嗯。”
“我很快回来。”贾琏揉了揉她的头,起身出了门,叫来玛瑙和琉璃,“照顾好你们二奶奶,我去前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