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拯救美强惨姑娘(41)
这不,贾琏刚进正院的门,小黛玉一看见他,立马从奶娘怀里挣脱下来,小跑着到了贾琏跟前,一把抱住了他的小腿。
贾琏乐得眉开眼笑,“要哥哥抱啊?好好好,抱抱抱。”
林家这两个孩子,贾琏显然更喜欢黛玉一点。
也可能是林琛还在襁褓里,还只会咿咿吖吖,没有会说话且聪明的黛玉好逗。
见状,林如海夫妇摇头失笑。
贾琏从怀里取了个盒子出来,打开,把里面装着的玉佩拿了出来,玉佩上穿了孔,用红绳串着。
“喜不喜欢?”
黛玉一把抓住玉佩,脆生生的道,“喜欢。”
林如海调侃道,“琏儿,你还没成家,别这么大手大脚的,每回来都要送玉儿东西,你那点家底可别给她掏空了,到时候没钱娶媳妇。”
“姑父说笑了,侄儿现在有钱。”贾琏笑道。
林如海当然知道贾琏有钱,天味楼每年给他的分红都不少,贾琏占的分红比例是他的三倍。
因此,他早就知道贾琏手里有钱。
“今年秋闱,你打算下场?”林如海问道。
贾琏点头,“嗯,我和珠大哥都打算试一试。”
闻言,林如海诧异的道,“珠儿也打算试试?”
贾琏的底细林如海是清楚的,贾珠虽然也会来找他请教,但那还是前年,自从林如海考中进士做了官,贾珠或许是怕搅扰他,从来不向他请教,即便上门,也只是来看看他们。
因此,贾珠的水平,他已经不太清楚了。
可若是按照前年那个水平,落榜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贾珠的岳父是国子监的祭酒李守中,别的不说,学问还是够的。
既然贾珠决定应试,想必是过了李守中那一关的。
想到这,林如海便也不担心贾珠了。
“去年的事,姑父也知道,珠大哥也是想尽快摆脱现在的困境。”贾琏道。
闻言,林如海眉头微蹙,叹了口气,“可怜这孩子了。”
贾珠挨打的事虽然封了口,但林如海是自家亲戚,贾敏有些陪嫁还同贾家那边有联系,若是有心打听,当然瞒不住他们。
在林家用过晚饭,贾琏才回府。
秋闱在八月,贾琏倒是不急着南下。
而且,元春的及笄礼也近在眼前,及笄礼之后,三月就是元春出嫁的日子。
陈元恺已经知道贾珠兄妹同父母闹翻了,当然想早点救心上人出苦海。
因此在他的坚持下,婚期定在了三月。
等于是元春刚及笄没多久,就要出嫁了。
这是圣旨赐婚,贾政夫妻俩即便心中不愿,也无法改变结局,只能捏着鼻子给元春准备婚礼。
大抵是元春违逆了他们的心意,嫁妆很寒碜。
还是贾母发了火,将王夫人叫来骂了一顿,又私底下贴补了一些,才算像样。
贾珠见了他爹娘这个做派,愈发心寒。
李纨刚进门不过月余,就见识到了公婆的愚蠢,也发现了贾珠对公婆的冷淡。
虽然不清楚怎么回事,但她当然是站在贾珠这边。
贾琏对二叔二婶的小家子气也是长了见识,扭头给元春塞了一万两的压箱钱,又另外置备了田庄五个,铺子两个,给元春做添妆,倒把贾珠这个嫡兄给比下去了。
怕贾珠心里不好受,贾琏还私底下跟贾珠解释了一番。
贾珠苦笑道,“琏二弟也是给我妹妹做脸,我岂是不知好歹的人?”
只是,他爹娘故意让他妹妹没脸,倒是差点被他爹娘坑害了一辈子的贾琏四处给他们做脸,贾珠心里确实不太好受。
贾母也知道老二夫妻俩跟贾珠兄妹之间的隔阂,但闹成现在这样,她也确实做不了什么。
元春怎么也是她教养大的,她当然不会让元春丢脸。
听闻贾琏特意给元春做脸,私底下贴补了元春一万两压箱钱,贾母心里也感叹这个孙子实在是善良,转头给了元春五万两压箱钱。
毕竟连贾琏这个隔房的堂兄都给了一万两,她这个长辈怎么好意思给一样的数目?
多一两万也不像样,既然要给,就多给一点。
一般来说,压箱钱是母亲来给,但也有些狠心的母亲不给,譬如王夫人。
贾母给这个数,一是心疼元春,二是给她做脸。
作者有话说:
^_^
评论打卡,一百评论加一更哦。
第42章 壹(42)开V加更
三月初七,良辰吉日。
元春就是这日出嫁,贾珠将元春背出家门,送到花轿上。
有贾老太君和贾琏特意做脸,元春出嫁这日倒是风风光光。
三日后,陈元恺陪同元春回门,贾政夫妻到底是元春的生身父母,回门还是得去请个安。
但也就做个样子,打了个招呼,就往荣庆堂这边来了。
荣庆堂自然比东小院要热闹得多,留了元春小夫妻在府里用了晚饭,然后贾琏和贾珠才结伴送他们出门。
元春回门后,贾琏和贾珠便计划南下,择定吉日后,选在了四月初九启程。
这个时间南下确实有点早,但提前启程,时间更充足。
一路上顺风顺水,因此半个多月的时间就抵达了金陵城的码头。
“旧都这边的荣国府老宅离贡院有些远,上回我回乡应试,在贡院附近买了一座三进的独院,屋子也有二三十间,大哥不如跟我一起去那边住吧?”贾琏提议道。
闻言,贾珠也没有推辞,“这倒是方便,那就听你的吧。”
于是兄弟二人直接去了别院落脚,至于荣国府旧宅那边,派身边的小厮去通知一声便可。
现下正值五月间,天气渐渐热起来,但这边的温度却不算高。
贾琏时不时的叫上贾珠一起出门游玩散心。
没有他那两个糟心的二叔二婶在,贾珠的情绪也不会被影响,精神面貌都更好了一些。
在上京,平日里虽然有李纨和贾琏宽解贾珠,但到底那两个人就在眼皮子底下,整天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一副贾珠对不起他们的态度,着实叫人膈应。
贾琏在金陵这边的朋友不少,大多是上回应试参加诗会时认识的。
有贾琏带着,贾珠也认识了不少同好。
时间就在这样愉快的生活中流逝,一转眼秋闱就近在眼前。
贾琏和贾珠一起进了贡院,但位置并不在一块儿。
贾琏是前年的小三元,位置十分靠前,直面秋闱主考官。
不过贾琏跟着林如海也见过不少人,且都是朝廷中的官员,因此他面对主考官,半点都不紧张。
甚至,他还有闲心偷偷的打量堂上的考官们。
学政坐在主位,应天府的府尹陪坐。
乡试考三场,每一场提前一天入场,考完第二天出场。
第一场考试八月初八入场,初九开考,初十出考场。
第二场考试八月十一入场,十二开考,十三出场。
最后一场八月十四入场,十五开考,十六出场。
也就是说,一众学子正好在贡院里过完中秋。
八月十六从考场里出来,因贾琏没跟贾珠在一块儿,出来的时候自然就分散了。
不过十四那天入场前,贾琏同贾珠约定好,若是他们出贡院的时候没在一起,就直接去贡院附近的天味楼。
贾琏也是天味楼的东家之一,虽然他一两年没来过金陵,但天味楼的袁掌柜却认得他。
天味楼的掌柜,全都是袁家人,因为他们家精通算账,且知根知底。
贾琏让袁掌柜留了个二楼的雅间,因为就他和贾珠两个人,没必要留天字号的雅间。
他先一步到了天味楼,在雅间里坐等了一会儿,贾珠姗姗来迟。
“琏二弟等多久了?”贾珠问道。
贾琏笑着道,“我也刚到不久,饿了吧?我们先吃点东西,吃完回家休息。”
他买的别院就在天味楼后面那条街,离得近,吃完饭走回去,也就不到半刻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