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拯救美强惨姑娘(131)
相较于黛玉,柳文羲出身低了许多,但两人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
黛玉自幼失去了母亲和弟弟,而柳文羲也是幼时失去了父母;黛玉自幼与父亲相依为命,而柳文羲也是与兄长相依为命。
两人都出身读书人家,天资聪颖。
黛玉因出身高,林家又是传承了百年以上的书香世族,自幼被林如海充作男儿教养的,骨子里就带着些许文人的清高。
而柳文羲,同样天资聪颖,因为出身不高,又自幼失去父母庇护,虽有兄长,可兄长彼时也不过是个半大的少年,这些年相依为命,遇到的困难不少,但真正的绝境也只有今年被陷害舞弊的事。也正是因为遭遇了这次的绝境,给柳文羲带来的冲击也是不小的。
冯渊能看出来,柳文羲很迫切的想成长起来,能帮衬他的哥哥。
出身微寒的人,想要出人头地,如今这个世道,除了科举入仕之外,还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柳文羲聪明,性情率直,可这也不代表他沉稳。
冯渊虽然善良,正义感强,但他心里也有个亲疏远近,在遇到柳文羲之前,冯渊最亲近的人自然是他的妻子,其次是他府上的管家一家,再次才是林家父女。
归根结底,冯渊和林家的联系,全是因为林如海当初在甄英莲身上的投资,倘若没有林如海认义女这一桩,冯渊和林如海也就是个点头之交,林如海的女儿跟他更没有什么关系,他也不会关心。
而现在,柳文羲已经一跃成了冯渊心中地位仅次于甄英莲的人。
这其中多少有些移情的缘故,前世义弟被他连累含冤而死,是冯渊的心结。
再世为人,遇到柳文羲这样除了相貌,在各个方面都与前世义弟极为相似的少年,冯渊如何不上心?
能在前世与冯渊结为义兄弟,那自然是性情相投的,柳文羲既然与冯渊前世的义弟相似,自然也是与冯渊意气相投的。
之前冯渊因甄英莲爱屋及乌,又因为一开始目的就是给黛玉选赘婿,开始自然偏向黛玉。
可当发现柳文羲与前世义弟的相似,冯渊难免会想,他有这样的奇遇,那他义弟会不会也有?柳文羲会不会真的跟他义弟有关系?
因为算算年纪,柳文羲出生的时候,正好是冯渊穿越前两年,而冯渊义弟含冤而死,是同一年。
他没法不产生联想。
柳文羲是不是他义弟的转世?
有了这样的联想,黛玉再怎么是甄英莲的义妹,也远远及不上冯渊心中义弟的地位。
冯渊的义弟是跟他同生共死的生死兄弟,黛玉拿什么跟冯渊的义弟比呢?
虽然地位调转,可也不能说黛玉在冯渊心中完全没有地位,毕竟是甄英莲的娘家妹妹,地位多少还是有的。
只是让冯渊牺牲柳文羲的前程,就为了给黛玉一个赘婿,他做不出这种事。
前世连累了义弟,这一世再葬送义弟的前程,那他还是个人吗?
黛玉是与父亲相依为命,可柳文羲同样也是与兄长相依为命。
林如海舍不得黛玉受委屈,那么柳文羲的哥哥柳文朝也同样是如此,这跟人品没关系,人偏爱自己的亲人,是人之常情。
大义灭亲的,那是少数。
柳文朝有状元之才,为人、品行、能力皆是上上等,只要他过了殿试,出人头地只是时间问题。
像这样有能力,又重情的人,绝不会为了自己的前程,就让自己的弟弟去做赘婿。
除非柳文羲自己与黛玉两情相悦,他自己愿意入赘,否则柳文朝绝不会让人欺凌他弟弟。
“你上午都已经说得那么清楚明白了,玉儿又不是个死缠烂打的,何况他们俩根本就不认识,你出去之后,玉儿就再没提起过这茬,完全没放在心上。”甄英莲看得出来,冯渊是真的觉得柳文羲和黛玉合适。
甄英莲其实也觉得柳文羲和黛玉合适,可现在这事儿……基本上已经黄了,再提没意义。
而且,甄英莲看得出来,黛玉完全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黛玉今天上门来问,也纯粹只是好奇,想要知道柳文羲是不是冯渊之前说的人选。
即便冯渊没有改变主意,这事儿能不能成也是未知数,毕竟感情这种事,旁人是没办法干预的。
冯渊闻言,噎了噎,“可惜了。”
甄英莲好笑的道,“可惜在哪里?你不是舍不得文羲入赘吗?”
“结两姓之好,又不是只有入赘一途,文羲没有父母,娶了黛玉,以他的性子,照样会拿岳父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敬重,”冯渊叹道,“黛玉嫁到柳家,上头没有公婆,自然没人刁难,文羲的性子也温和,不会同黛玉置气,还会跟黛玉一起孝敬岳父,这样也不会影响文羲的仕途,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那你当初为什么要跟父亲说给玉儿招赘?你要不提这茬,父亲和玉儿也不会想招赘。”甄英莲道。
冯渊再次噎住,“……”
失算,他也没想到会遇到柳文羲啊。
这世上的事儿,还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罢了罢了,就当他们没这个缘分吧。”冯渊道。
甄英莲见他好似歇了促成这婚事的念头,也觉得好笑。
这也算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吧?
若是早知道有今日,冯渊当初绝不会跟林如海提招赘。
夫妻俩换了个话题,闲聊了一阵,回屋梳洗歇息。
次日,柳文羲回国子监读书,冯渊也回了大理寺办差。
一晃六日,中元节近在眼前。
中元节是祭祖的大日子,一般朝廷都会放假三天,从七月十四开始放,七月十六结束。
七月十三午后,冯渊提前下了衙门,去国子监接了柳文羲回府。
冯渊祖籍是金陵的,但他在京做官,自然不可能回金陵祭祖。
神判府占地面积不小,府上又只有冯渊和甄英莲两个正经主子,大半的院子都是空置的,冯渊便将东北角的一片院子改建成了祠堂,祭祖的日子就在这边。
中元节祭祖,柳文羲虽然住在冯渊府上,但他不是冯家人,自然不可能跟着冯渊祭祖。
去祠堂祭拜完祖先,冯渊便带着甄英莲和柳文羲出了门。
中元节的习俗非常多,其中一项就是放河灯。
祭祖可以在家里,但放河灯只能出门。
而且,中元节的晚上,宵禁会延迟,晚上会很热闹。
到了河街边上,柳文羲就很有眼色的跟冯渊夫妻分开了,不过柳文羲年纪也不大,今年也才十四岁,让他一个人大晚上的到处跑,冯渊也不放心,除了安排给柳文羲的两个小厮,冯渊还派了四个会武的随从跟着保护柳文羲,以免出什么事。
京城这地界,权贵子弟多的很,尤其是这样热闹的晚上,最容易撞上那些出门‘猎艳’的公子哥们,柳文羲性子直,尤其是经历过他哥哥的事之后,对那些仗势欺人的公子哥很厌恶,若是遇到他绝不会坐视不管。
这个时候,身边有几个会武的随从,还是神判府的人,这些公子哥也就不敢拿柳文羲怎么样了。
毕竟,满京城的权贵子弟都知道冯渊去了一趟苏州,领了个少年回来,还安排进了国子监,对外宣称是他的弟弟,摆明了是冯渊要护着的人。
说实话,这京城,还真没几个权贵子弟敢得罪冯渊。
河边的街上人太多了,柳文羲要不是身边带了随从,有人护着,早就被人挤扁了。
“抓住他!那是个拐子!!”
人群里突然响起一个女声,声调很高,甚至有些刺耳,但没人在意这些。
“抓拐子!”
河街这头忽然就混乱起来。
柳文羲在神判府住了一段时间,也知道了冯渊夫人的身世,知道她从小被拐子拐卖过,还是冯渊救回来的,乍一听人群中有拐子,他立刻扭头,“张哥,你能看到那拐子往哪儿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