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博物学家,专业暴富[综名著]+番外(22)

还有看似中立实为新书宣传的对比研究——以《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为例,先以哪种语言出版背后的社会现象分析。

今天,皮克一早起床就让管家将所有相关报道都买来。

他在这些文字稿被刊印前就看过了,但还是没忍住要再看一看印刷后的实物。

皮克再看珀尔,这人不紧不慢地喝着咖啡,丝毫不为新书即将接受市场考验而心焦。

“新书发售的消息今天全面铺开,你居然没买报来看一看?难道喝咖啡就能让你忘却所有烦恼了。”

“喝咖啡,总比生吃虫子好。”

珀尔说着,还特意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皮克却嘴角一抽,神色有些不自然窘迫。

生吃虫子是什么梗?

那就要提到七天前两人初次见面。

皮克提出必须审阅书籍的质量。给他看一个片段,在确定写作内容过关后再谈稿费。

珀尔给出了《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其中一节,描写人类走进大自然时可能会遭遇的挑战。

大致是说「虫子懂得使用炮火攻击吗」?

当你去伦敦郊野踏青,在树皮下发现一种13至20毫米左右的甲虫。

粗略观察,它有着黄褐色的头部,棕红的触角,前胸背板黑色且两侧有黄斑。

这虫子有点面生。你的好奇心起来了,决定抓来一只先尝尝味道。

刚把虫子送入口中,嘴巴内响起一阵的爆裂声。

舌头、上颚、牙龈等处突然感到一股刺激性灼伤。那只甲虫仿佛在你的口腔内部架起一门火炮,对给它关禁闭的密室一顿突突突。

别“仿佛”了,把怀疑的语气去掉。

这不是食用虫子后产生幻觉,你就被虫子的火炮攻击了,因为你傻胆大地含住了气步甲虫。

气步甲虫在受到攻击后,腺体分泌的对苯二酚与过氧化氢被加入催化剂,形成了一种火炮武器。

吃一只气步甲虫没法被它的火炮杀死,但毫无疑问会让想生吃尝尝味道的人大吃苦头。

什么?

你不是傻子,不可能搞这样的尝试?①

珀尔确定,说这话的不少人在口是心非。

她太了解人的好奇心。

以往,在互联网时代匿名相关调查问卷中,收到不少尝过虫子味道的亲身经历稿件。怎么劝也没用,总有一群人在花式作死的道路上前仆后继。

同类最了解同类。

某种意义上,珀尔何尝不是疯狂冒险家,知道什么能勾起人的好奇心。

当时,皮克读完选段,脱口而出问“你是不是找私家侦查过我?”

这下,等于不打自招。

皮克尝过气步甲虫,而且遭遇过虫虫火炮才会有这种反应。

但他拒不承认是好奇心作祟,嘴硬地说是在树下乘凉,迎面的风吹来一只虫,刚刚好跑到了他正说话的嘴巴里。

珀尔继续继续说到,“您决意签下合约时,是信心满满的,对我的书籍内容给出了高度肯定。同时,你做出了一串分析认为这本书必然会一炮而红。

您说博物学书籍火爆是必然,它满足很多人的心理诉求。

首先,预备踏上旅途的人为求不要两眼一抹黑,想先瞧一瞧当地风俗。

腾不出时间旅游的人也会读一读。或丰富聊天谈资,或认为哪怕无法实地游览先了解一番也是好的。

另外,身处巴黎这样的大城市。越是得不到,越是向往自然与远方。这本书的出版是顺应时代洪流而生,没有不赚钱的道理。”

珀尔复述了这一大段,三连反问:“如此精准到位的分析,是您说的,您忘了吗?七天前,您踌躇满志,怎么到大幕开启时就紧张了?您与我签约的原因是认为我的书充分把握住了读者需求,不是吗?”

皮克承认这些理性分析是两人合作的原因。

但有的事该怎么说呢?

其实,还有隐秘的理由。其实气步甲虫的描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很想看看新书发表后有没有同好书迷出现。

珀尔看着皮克保持古怪的沉默,她仿佛没有任何戏谑地继续赞美。

“皮克先生,别发愁了。精准的市场判断力,您有了;超越常人的运气,您也有了。否则也不能刚好无意间撞上一只气步甲虫落到你嘴里。这足以证明您是被上帝庇护的,新书发售会顺利进行。”

皮克:这段话乍一听挺正确,但总觉得哪里都不太对。

他究竟是中了什么邪,一开始听闻“鲁滨逊二世”的消息时,竟然认为珀尔?兰茨是英勇神武的正派人士?!

被这样一搅合,倒是忘了最初的紧张,新书发售情况会如何呢??

第14章 这个盲盒,你敢开吗?

1835年的夏季,欧洲新闻热度榜上,《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当仁不让占有一席之地。

最开始,巴黎人从报纸上获知“鲁滨逊二世”出新书了。

兰茨先生新书发布的专题采访中,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选择先出法语版?最后选择与出版人弗兰索斯?皮克合作的契机。

书如其名,记录一些与令人重伤死亡相关的博物学趣闻。通过阅读,读者们在亲近大自然时能够提升防范意识。

珀尔就以气步甲虫的火炮属性举例。

而托词书中内容多是教父母身前所传授,出这本书是为了纪念海难中死去的人。

有关为什么先出法语版的提问,不必把《伦敦时报》主编艾伦的唯利是图写得太明白。毕竟,书总会出英文版卖到英国,做事要留一些余地。

珀尔提到巴黎新势力出版社之所以更能打动她,因为这里有令人无法拒绝的黛堡嘉莱巧克力。

塞纳河左岸的圣佩尔街,19世纪初开设的这家巧克力店深得法国皇室喜欢。它家的可可豆,在巧克力制作者的手中被混合出了最佳的比例。

选一块送入嘴,口腔的温度最适合巧克力融化。

含五秒,等到它的表面稍稍融化。再微微张嘴开,让空气入嘴,咀嚼过程中,当两者充分混合,巧克力的味道与芳香彻底在口中释放。①

那一瞬,仿佛闻到了可可树原产地,南美洲热带雨林的自然气息。

仿佛乘坐独木舟随波荡漾在塞纳河上,听到来自西缇岛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响起。声音直达灵魂,巧克力香也就激荡着灵魂。

出版人皮克在初次商谈合约时,送上了这样一份巴黎的美味。

珀尔尝到了令人迷恋的幸福味道,这是在伦敦没有过的体验。

她似不经意举了个例子,曾经也与《伦敦时报》的主编商谈过出版书籍,但很可惜对方没想到美食诱惑。

她自嘲是被美食蛊惑,才会当场答应皮克签约。也是感谢皮克作为引路人,为她指路如何前往通向巴黎的众多美味餐馆。

请原谅一个人在在荒岛生存两三年,无法不为巴黎的美食动心,想停留更长一段时间。如此一来,签约巴黎新势力出版社,先出版法文版,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本来,英法两国关注这个新闻的人群快要捋袖子隔空吵起来。

但这个理由一经刊登,让知道真相的与不知道真相的都陷入短暂的沉默。

谈到美食,英国就在法国面前矮了一大截。

比什么比,用炸鱼薯条吗?根本打不过,不用走流程,可以直接认输了。

沉默过后,各种情绪爆发。

巴黎一群人去书摊排队买书。

伦敦有一群人寄信到「巴黎新势力出版社」,询问英文版到底什么时候出?

还有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国家,要求出多语言版本。

不是人人都会法语,但这个时代对探险博物故事感兴趣却是全球常态。

读者,买到书就能满足。

各家媒体不会错过蹭热度,报刊杂志上纷纷刊登出对于兰茨先生新书宣传词的花式解读。

山海十八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