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华(34)
她只是放了饵料,没想到会引来那么多鱼儿,那么,既然受不了诱惑上了钩吃了饵,铁钩深陷软肉的痛苦就该好好受着。
更何况,现时苦是苦,谁说以后就不会苦尽甘来呢?
终于,张芃芃彻底把握住了朝政。
在她的有力主持下,一切后勤事务都打点得万无一失,免却了前线后顾之忧,但即使如此战事仍然很不顺利,连连战败,整个南夏皆是人心惶惶。
直到四个月后,连败的战局才扳了回来。
虽然也因为是北漠因为连胜而松懈下来,但更重要的是九王和赵王的合作无间指挥有方。
但伴随着胜利的消息一举爆发出来的,是在这场胜利之前的阴云——哗变。
一开始只是几个士兵为了改善伙食而打下了一只鸽子,但随即他们就发现了这是一只信鸽。本来他们也没多当一回事,直到看了信的内容。
那是北漠王写的信,通信的人是齐晟。
无论是这两对头会通信,还是从信的内容推断的事都让几个士兵不可置信,他们选择了打探。
然后他们在齐晟心腹强公公处搜到了密匣——满满的通信确确的证据。
虽然感到荒唐,但是事实如此不得不去接受:
一开始齐晟就和北漠王媾和了,准备割让土地与岁贡做北漠附庸,只是表面还是要做做样子。
而且齐晟还需要北漠那边趁机在战场上杀了九王和赵王,帮他免除皇位危机。
为此,南夏这边的战局布置每次在战前就已经透露给了北漠。
事情其实还有很多疑点,但是这几个士兵哪里想得到那么多,他们直接怒火中烧在军中公布了此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是高风亮节的士大夫。
但这群人在成为士兵前也不过是平头百姓,所愿不过平凡活着。保家卫国而牺牲也就算了,白白当炮灰算什么?更何况是在战役中失去亲人朋友的人,心中创伤怕是要留一辈子了。
这叫他们怎么能服!
一下子,不甘、怨恨、愤怒燃爆了整个军营。
齐晟就这么被绑了起来,甚至还差点被恶向胆边生的士兵就这么砍了送阎王。
幸好这时候九王和赵王站了出来,暂时平息了这一切,只是他们也不确定齐晟到底有没有做这件事,只是把他绑了起来看管,然后连夜重召战前会议拟定新战策。
他们俩一下子成了主心骨。
然后第二天依据旧战策为陷阱的新战策起到了奇效,更是坐实了南夏情报一直被泄露,士兵们对此更是深信不疑了,并且因为久违的胜利与高位的倒塌,他们更是感激与信赖九王和赵王。
可以说,现在的南夏大军只把两人当主帅了。
之后的南夏军为了雪耻与最终的胜利,紧紧抓住了胜利开局的尾巴,越战越勇,甚至攻到了北漠中心,逼得他们只好投降。
终于,南夏大获全胜。
作者有话要说:
脑汁要被榨干了……
第35章 末了
发生此等大事,大军班师回朝后各重臣小心翼翼审核了证据,牢牢确认了通敌信就是齐晟亲笔字迹。
并且在审压过程中,强公公顶不住,爆出了更大的秘密:齐晟先天有疾不能人道,害怕以后久无后嗣遭诟病被夺皇位,所以才想要尽快除去自己的兄弟。
哪怕太后不可置信想要干预,哪怕杨豫大将军死不认账支持齐晟,朝堂之上已经一致决定要齐晟下台,再加上大军之势的施压。
齐晟被废贬为庶人发配岭南永不得离开。
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各方推崇之下,九王齐翰登上皇位。
新皇一上位就展现出其仁厚一面,以齐晟不能人道婚嫁为虚为由,放四妃出宫自行婚嫁,成全了四段良缘。
而前皇后张氏女由成祖钦定,贤良淑德不可多得,并且在战事时展现出出色的能力助战,母仪天下之选莫过于此。
遂,新皇以同样理由还了张氏女自由身后重新迎娶聘定为新后。
新皇登基大典与新后封后大典同时举行,并大赦天下,一时之间成就美谈佳话。
而在新皇登位后携新后一同打理国政,整个南夏在两人劳心劳力下蒸蒸日上,人心尽得势力深厚。
经年后借口天祥,皇帝分帝位于皇后,共掌权柄。
终一生,白头偕老。
作者有话要说:
写到这里心可真累,从未预计写那么长,一开始定下的故事也根本不是现在已发出的模样。除了之前一个杨严和张灵灵的番外和强公公番外,正文完结啦。曾经写过的用来把握齐晟和江小姐的番外也觉得没必要放了,这篇文偏离轨道也太长,终其所有我不过就是为了原来的张芃芃和九王鸣不平想要他们能够幸福,所以没必要了,笔力也有限。谢谢大家陪着我那么长时间,明明希望能写得更好来回馈大家的,但…这已经是现在我能写出的最好了。各位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