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能这样了,希望他可以火眼金睛成功地做一次媒。暂时抛开了这些烦恼,也不是一时片刻能解决的,薛蟠打算回房了,却被郇昰拉住了手。
“今天留下来好不好,我们一直都分房睡,今日抵足而眠吧。”郇昰想着薛蟠也十五岁了,虽说没有更近一步的打算,但是抱着睡不过分吧。
薛蟠愣了一下,刚要点头答应,殷溪在外头喊了一声,“五爷,京城有要事禀报。”
郇昰被这一嗓子弄的脸瞬间黑了。外头的殷溪直骂左凉,这种得罪人的事情,总是让我来做,说是什么他来回赶路累了,就不蓬头垢面的去见主子了。左凉倒逃了,自己被里面的低气压弄的能不能有头有脸还是问题。
殷溪也不敢耽搁,将一封信送到了郇昰手中。郇昰打开一看,居然是父皇的密旨,让他即刻回京,不可耽搁。
“左凉有没有说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郇昰知道一定出事了,上次与父皇说圣莲教的事情时,父皇还让他等此间事了,前去青海那里看看。
左凉这个时候,从外面冒了进来。“五爷,皇上没有多说,不过江南刚刚爆发了科举舞弊案,人心动荡。六皇子被派去处理这事情了,但是牵扯太多,事关重大。卑职不知道与这有没有关系。”
从紫禁城出来的郇旪却是回头看了看他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此去江南,回来的时候,一切就尘埃落定了吧。父皇真的是好算计啊。
72第七十二章
在这次科举考试开始之前,江南地区就暗流涌动。皇上已经老了,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活过三年,要是这次考中了,是算皇上的门生,那么新皇对于他们会不会重用呢?这样的问题对于许多挣扎在中与不中边缘的考生来说有点远,但是对于年轻的名门子弟来说,就要好生揣摩一下了。
林海家里却是不得不让林瑜参与这次科举。随着皇上的年事已高,以及废太子的明旨宣布了之后,江南的日子已经是步履维艰。原来太子在这里留下来的烂摊子还没有解决完,福建与江南的茶案爆发之后,江南的茶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好不容易这一头稳住了,因为朝中看不清的风向,世家们暂退了起来,不少新的势力渗透进来。林海都不能肯定这些与那些皇子们到底有没有关,或者具体到与哪一个有关。水混了,就好摸鱼,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其他的有心人也来分一杯羹。
他这个巡盐御史说着是管着盐务,其实还要替皇上监察这江南的风向。林瑜的学业不错,他也才十八岁而已,完全可以等三年再考,可是在书信中皇上已经多次提到了林瑜的才学,称赞自己必会后继有人,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在钦点一个探花,或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史家的事情爆出来之后,林海敏锐地察觉到,皇上不会在宽容老臣。他隐隐担心,这种被皇上视作挡路石的不只是四王八公,还有那些清贵们,看着宋诠在福建与洋人走得越来越近,林海觉得大庆正在走上一条不同与以往王朝的道路。
在这个选择的十字路口,林海也希望可以跟紧皇上的脚步,但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林家世代与太多的清贵世家们交好了,文人的思维有时候不是用听从圣意就能说通的。
细细算来,除了自己之外,林家在朝中有用的人几乎没有,他这一支世代单传,没能帮的忙的人,旁支里面也只有南边一两个县令小官。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他不得不成为了皇上手中的一把刀,对准的不仅是那些不听话的清贵们,终有一日也必会刺向自己。原来林海想要让林瑜走上另外的道路,林瑜与薛蟠年纪相当,也许可以相互相助,但他忘了帝王心术。皇上不需要他的大臣们相合,需要的是制衡,一个能来牵制,或者谈不上牵制,只是能说一些不同声音的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海不得不让林瑜参加了这场科举考试,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发生什么问题,林瑜的课业也不用他担心。但是该来的还是来了,就在会试之后,爆出了江南两淮一带考题泄露的丑闻,成千上百的考生聚在了府衙与贡院面前要讨回一个公道。
林海在知道了内情之后,惊讶于这次泄题范围之广,因为榜上有三分之一的考生都牵扯到了里面,他们都出高价买来了考题。两位从考官的自缢,坐实了这件事情,他们留下绝笔书认罪。两人利用职权偷来了考题,想要在江南捞上一笔。可是银子不光是进了他们的腰包,还有一大笔流失了出去。
官员卖考题也要有渠道,他们通过了叫做恒悦的组织犯下这桩事情。恒悦是江南一带青楼的背后老板,在事发之后突然就消失了。两位官员慌了,然后皇上大发雷霆,将这一届的成绩作废,以后重考,凡是牵扯到这个案子里面的考生,三代之中不得入仕。哪怕是这样,其他遭到牵连的考生也是倒了大霉。林瑜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