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本来以为只要有钱,成绩好就可以让太叔陌去市里上学中,可后来才发现是她将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后来怀孕,生产,又要带两个孩子,这事便一直拖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妥善的办法。
林琳对太叔陌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哪怕生了两个亲生的,对他这个白捡来的也没变成后妈。
以前林琳总会叫太叔陌小陌或是小孩,自从生了两个小的,林琳便只管他叫老大。
听着仿佛就亲近了几分。
太叔陌特别的懂事,对林琳这个舅妈是当亲妈一样尊敬孝顺的。对于家里的两个弟弟也是疼爱极了,平时只要在家里都会主动帮林琳照顾两个孩子。
从小寄人离下,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家。太叔陌其实舍不得离家那么远的。对于去市里上学也并不怎么热衷。
可是想到为了他上学,家里早早就在市里买了房子,太叔陌就再没说什么了。
说起房子的事,林琳也跟太叔陌说了,等他到恒市上学的时候,初中三年让太叔陌住在县里的小院。等考上高中后再搬到市里那套房子里居住。
恒市与安阳县就二十里地的路程,对于自小习武的太叔陌跟本不算事。早晚跑上二十里路,也是一种锻炼。
等上了高中,课业繁重起来后,就近居住就是了。
林琳这么多年当家做主惯了,在这种事情上太叔攻和太叔陌都听林琳的。
也知道林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好,所以便由着林琳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了。
……
到了县里,娘俩个先将行李放回小院,又将带来的吃食都妥善放好,林琳便领着太叔陌去了小学班主任的家里。
今天周日,学校放假。想要找人便只能去家里找。而且林琳觉得她今天还有可能进行一些不太光明的交易,那样一来就更不适合去学校了。
有求于人,林琳双手都拿了礼。对于学校的这些老师,林琳平日在节礼上也从不差事。再加上太叔陌的成绩好,年纪也最小,老师对他的印象非常好。
林琳开门见山的说想要送小孩去市里的初中读书,问老师怎么操作。
那老师也是实在人,跟林琳说了好几种办法。最后林琳发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小孩转学,将学籍迁到市里。
正好这位老师在市里一所小学还有认识的人,可以帮忙疏通一下关系。林琳听了,自是好一通道谢。
现在学生会转学,一般都是跟着父母工作调动,或是被父母送到老家或是亲戚家里这才需要转学。
像太叔陌这种情况,就不知道能不能转学成功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在新国这种人情社会,班主任有门路,又愿意帮忙,便是个好消息。
从班主任家出来后,林琳又反复想着这事如果不成的话,又要通过什么手段。太叔陌走在林琳身侧,小声的跟林琳建议,“妈,要是不行。我就在县里上初中。”
“县初中师资力量忒次。”一边拿钥匙开门,一边对小孩说道,“我打听过了,县初中只有一位是有真才实学又教书多年的老教师,就是之前你跟着补习的那位。其他的都是高中毕业生,还有一个是初中生。”
以前县初中还不是这样的,可惜都成了臭老九,这会儿子都不知道在哪里劳动改造呢。
这样的师资力量林琳都担心太叔陌三年初中读下来会考不上高中。
“总之这事你别管了,我来想办法。不是还有一年的时间嘛,总会想到办法,或是出现什么转机的。”推门进屋,林琳喝了口茶水,又叮嘱太叔陌自己一个人住在这里,晚上谁来了都不许开门。
太叔陌点头,让林琳放心。
林琳看着面前的小孩虽然不是很放心,但她对这套小院还是很放心的。如果被她做了那么多后手的小院还能让这孩子受到伤害,那就只能说是天意了。
也没留下来吃饭,林琳叮嘱完小孩又给小孩留了几块钱便走了。
太叔陌听话的送林琳到大门口,然后在林琳的视线下将院门从里面反锁上。
院子里种了些青菜,因为不是大棚种的,所以这会儿刚刚冒出头来。
太叔陌几乎每天都会给院子里的小菜地浇些水,今天还没浇,太叔陌便回屋打水去了。
浇了小菜地,太叔陌洗了手回自己屋,将书本放在炕桌上,看起了书。
县里通了电,太叔陌看书看到很晚。一直到肚子实在太饿,他才去厨房给自己弄吃的。
家里给带了不少半成品或是成品的吃食,只要放在锅里热一热或是蒸一蒸就能吃。
太叔陌先将地锅烧上火,然后将地窖的灯打开,小心走着下去的台阶去地窖拿冻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