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一个男人,叫卡特,被罗丝留在了英国伦敦。主要负责帮罗丝处理一些她不方便的事情。比如说再购买五台电报机,或是联系军火商人等。
这四个人都是通过电报与罗丝联系的。而负责接收电报的人便是希尔太太珍妮。她是罗丝的秘书,负责定期接收四人的电话,并为罗丝传递命令的。同时,她们五人的工资,也将由她定期汇给另四人。
在布克特家,珍妮便与特蕾西一样都是独属于罗丝的贴身女佣,而罗丝虽然更熟悉特蕾西,但心态上,却是愿意相信珍妮的。毕竟珍妮是自己雇佣的,而特蕾西却不是。
几人虽然也好奇,罗丝对华夏的态度。但几人都尚算是聪明人。到是都没有问出来。
之后,罗丝又见了一回李叶桐等人。关于华夏变天的事情,罗丝又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说了出来。
“华夏有句古话是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说完这话句,罗丝还象征性的寻问了一下几人。看到几人都点头应是。罗丝才又继续往下说:“也就是说,造反,呃,变革必须有兵权。”
这年头起义,变革什么的都是高危职业,要是手里没有兵权,哪天说不定就让人宰了,古来多少文人儒生,都是这样的结局。民心什么的,还是活着更重要。
张慕原正色道:“确实如此,若手中无兵权,难成其事。只是兵权又岂是好弄的。”不入朝.廷,不掌兵营。想要有兵,难上加难了。
罗丝问:“建军校呢?”她记得清末是有军校的。某位校长,好像就是靠军校发家的。因为是任过军校的校长,硬是生生把国父挤出了权利中心。
“谈何容易。在华夏并不如英国这般自由。建军校,也必须有朝堂的支持方可行事。”其实也不过是相对自由,但也比华夏强多了。
“慢慢来吧。其实,就算是不建军校,你们也可以去那些有军权的人那里做个助手呀。呃,这个在华夏是不是叫‘谋士’?”对于不懂的,罗丝重来都是张嘴便问的。
现在已经是1911年了,等到十月份的时候,帝制便结束了。到那时,建军校,岂不是更便宜?就算是建学校,其实远水也解不了近渴的。就势掌握现有的人马,其实是最快捷的。
唉,过了十月份,华夏大地,军阀割据,再想统一,难了。内战,一触即发。只是现在她确什么也不能说。只能等到十月份以后,电报联系了。
“军校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开启民智也是关键。”康兴确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开民智。华夏这个时期的百姓,对于新鲜事务,还没有办法接受呢。抽.大.烟等等事情,在华夏是屡见不鲜的。
李叶桐也说道:“嗯,还有教育。连字都不认识。还谈什么呢。”
“还有贫穷。我听说华夏人很穷,是不是这样?而且我觉得,你们口中或是我们口中所说的理想,抱负,其实在穷人眼里,还不如盘里的一块面包来的实际。”以前看老照片时,这个时期的人,穿的那叫一个破呀。
“...贫富差距非常明显。穷的吃不上饭,富的挥霍无度。”雪铭低沉的声音说道。能出来留学,家里都是殷实的。但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回国后,你们有什么更具体的打算吗?”这一次,罗丝彻底的问了出来。以前都只是笼统的一带而过,这回她想知道点具体的。至少也让她那十多万的英镑有个明确的用处。
拿了人家那么多的钱财,若是不说的所以然了。确实有些不好。不过好在,他们五人之前就对回国后如何做事,有了明确的计划。更是在与罗丝签订合同后,细细的进行了筹备。
五人中以张慕原为首,因此,便推他向罗丝说明,“我们五人回去了,准备先去京城,这个之前就跟你说过。”
罗丝点头,用眼神示意她继续。这一点她当然记得,不然也不会安排人去京城就近监视了。她一是担心这些人拿着她的钱跑了。二是担心这些人,拿钱不干正经事。
“之后,正如曾经咱们说的。我们需要很多的活动经费。新宇会去广东,再那里先展经济。”
点头,这倒是对了。没有钱,谁会跟着你干。地主家没有余粮,也雇不来二柱子不是。
“我们出来多年,对于国内的情况也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我和雪铭准备先留京城。”
“京城?”
“我一位在国内的同学,给我发了电报,说是京城准备建一所大学。现在正在筹建中。估计会在四五月间便可正是开馆。我想着,可以先去那里当个教书先生。”
罗丝眯了眯眼,想到后世的京城最出名的两所大学,心中后悔自己是个棒槌,竟然一点也没有留心它们的建校史。怪不得当初她只能路过的时候,看一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