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番外(613)
先问爵位,再问职位,再加上方才他脱口而出的那一句“两千多岁”,胤禛已经可以肯定,和自己说话的这位茶壶兄,肯定不是简单的茶壶精。
两千多年前,大约是两汉时期。
在那个时代,有了爵位就会有封地,而封地带来的不止是钱财,还有兵源。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种说法:
如果在秦汉时期,皇帝对你说:生擒敌军大将,封万户侯,那你一定要去干。虽然九死一生,但万一成功了,就是数代的保障;
如果在唐宋时期,万户侯的含金量大大降低,做不做你自己掂量着来。
如果在明清时期,但凡家里吃喝不愁的,就别干这傻事儿了。
特别是汉朝,侯爵才能拜相已经不是潜规则了,而是不计入法律却在台面上的规则。
汉武帝想用张汤为相,就先找借口封了他一个关内侯。
不然张汤这相印是绝对挂不上的。
心里有了数,胤禛也就不急了。
他用闲聊的语气说:“茶壶兄应该知道,爵位什么的,在我们这个时候已经不大值钱了。我爹主要是官职高,一般人都不敢惹。”
——可不就是官职高嘛,整个朝堂最高的那个官儿。
“哦。”茶壶兄笑道,“我看你年纪不大,想来你爹也是年纪轻轻,年少有为呀。”
想了想康熙的履历,胤禛赞同地点了点头,“我爹的确是年少有为。”
茶壶兄突然问道:“小兄弟是汉人?”
他知道这个时代,满人喊爹都喊阿玛,就比如这个宅子的原主人塞楞额。
如果不是胤禛的心神一直提着,这一下就被他给诈出来了。
胤禛不动声色地笑道:“满人如何,汉人又如何?当今天子已经开始推行满汉一家了,以后这种满人汉人的话,茶壶兄还是不要再说了。”
茶壶兄忍不住感慨道:“如今这个天子,倒是有几分胸襟。”
他对皇帝评头论足,语气却是一派的理所当然。
想来,这位茶壶兄曾经的地位也不低。
胤禛觑着他心神松懈,突然来了一句,“你被困在茶壶里多久了?”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正如此时此刻。
过了老半天,直到法保等人的脚步声逐渐走近,茶壶兄才笑骂道:“你这小兄弟,小小年纪就这么不老实。”
他不老实?
胤禛差点没笑出来。
——你还有脸说被人不老实?
如果不是茶杯精小三惊慌之下说漏了嘴,只怕自己就要被他装傻充愣地糊弄过去。
“主子,奴才把小张公公连过来了。”
说话间法保又往前走了两步,就看见桌子上摆着的骨瓷薄胎茶壶。
“咦?主子,这个茶壶是从哪来的?”
“那不是吗?”胤禛指了指靠墙放着的立柜,“那里面还有一套八支茶碗呢。”
法保出身赫舍里氏,大小见惯了珍品颇有几分眼力。
这套茶具一看就品相非凡。
“这是塞楞额留下来的?”
他说着话就走了立柜前,伸手就要去拿里边的茶杯,“这套倒是比咱们带出来的那套还好呢,奴才拿去烫烫,今儿个喝茶就用这套了。”
法保无论是走路还是说话,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不着调、不稳重的气质。
见他真的要去拿茶杯,茶壶兄吓得心惊胆战,急忙道:“小兄弟,有话好说,快别让他动手。”
——这八只茶杯都是他看着生出灵智的,平日里都十分乖顺的听他指挥,他当然要庇护几分。
茶壶兄算是看出来了,眼前这小子虽然年纪轻轻,心眼子却比那蜂窝还多,着实不好糊弄。
唉~当年他儿子要是有这小子一半机灵,他也不至于到死都担忧后继无人。
见他服软了,胤禛也不为难,立刻就喊住了法保。
“行了法保,这套茶具我回宫的时候要带走,你就不要动了。”
事实上,法保已经不动了。
就在茶壶兄开口说话的一瞬间,法保就竖起了耳朵,警惕地寻到了声源。
“主子,这个茶壶会说话?”
他的目光瞬间就锐利了起来,咬牙切齿道,“这个园子里闹鬼的传闻,不会就是这个茶壶搞出来的吧?”
他就知道,这些非人类都是不安分的,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搞出乱子来。
茶壶兄心下讪讪,但他脸皮厚,一点儿都没有露出尴尬。
“闹鬼?什么闹鬼?老子是你祖宗!”
法保本就冲动易怒,听见这话哪里还能忍?
如果不是胤禛拦得快,那茶壶已经变成碎片了。
不过,经过这么一出,茶壶兄暂时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因为他已经试探出来了,这小子并不想要他的命,反而想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