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番外(434)
若是当时他不是那么不在意,在见到胤禛时就不会毫无防备。
但凡他有了防备,又何至今日之祸?
恶人后悔的,永远不是做了坏事,而是做了坏事被人抓住了。
如果再给恶人一次机会,比起改邪归正,他更大的概率是会把恶事做得更加天衣无缝,不让人察觉。
“聂姑娘现在也已经允许你可以出来了。”额尔登举着自己的玉佩说。
只见一股青烟腾起,从玉佩里飘出一个巴掌大的小人。
那小人出来之后,迎风便长,几乎是片刻之间就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那少女身着青衫,鬓上只簪了两支青玉簪子,打扮得十分素净,容颜却无比娇美。
若说那刘三姐是只是山间的野花,虽然也美,更多的却是靠一股鲜活之气撑着;这位姑娘便是枝头将绽未绽的白玉兰,含羞带露,又雅又艳。
人类大多数都是视觉动物,面对好看的风景都想要多看一会儿,面对美丽的人也会天然多一段好感。
在这段初始好感的加持下,聂小倩什么都还没说,便已经有一半的人偏向她了。
等身姿轻盈地飘到公堂之上,盈盈下拜,用一种凄楚的声音叙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之后,智光和尚在围观群众的心中,已经成从活佛变成了恶魔。
更有甚者,聂小倩绝对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在她叙述了自己的遭遇之后,立刻就有人站了出来,大声喊冤,“大人,草民的妹子也曾被智光秃驴坑骗,在观音院里祈福二十七日,回家之后便上吊死了。”
“大人,草民那可怜的二女儿也在观音院里祈福过,回家之后跳井了。”
“大人,草民的妹子在观音院里祈福,但去了之后就没有回来。观音院的和尚只说我妹子太过虔诚,连续数日不肯进水米,饿死了。”
“…………”
一时间,竟有七八个人站出来,讲述了自家妹子或女儿的遭遇。
因为这种事情发生的不多,而且是一两年才发生一次,所以大家都没有起过疑。
其实说到底,还是智光和尚伪装得太好,百姓们对观音院的滤镜太厚。
如今证据确凿,智光和尚再也无法抵赖,只能颓然地认罪画押。
在被衙役送进大牢之后,智光和尚却突然又咬出了另外一个人,说是自己做的事那人全都知道,还曾以此勒索过他。
狱卒将此事上报给王崇明,王崇明听见那人名号之后,正要派人缉拿,突然心中一动,不敢擅专,报到了胤禛那里。
“蔡九英?那是谁?”
胤禛听了,觉得这个名号很陌生呀。
王崇明提醒道:“四爷可还记得,刘三姐案过后,重金请您去驱鬼的那个蔡员外吗?”
员外郎本是朝中官职,但下历史的自然演化之下,逐渐就变成了对民间士绅的尊称。
“原来是他。”胤禛点了点头,恍然道,“怪不得他家里有鬼,却不找闻名乡里的观音院,反而求到了我这个过路客头上。”
他对王崇明道:“这件事你不用管了,他家的事本就没弯,我如今腾出了手,正要收拾他呢。”
虽然卢氏变成了秦川算是因祸得福,但这却并不是加害者逍遥法外的借口。蔡家一门都是包庇者,自然也要为此付出代价。
既然胤禛都这样说了,那王崇明也乐得轻松。
“对了。”胤禛好奇地问,“这次从观音院里抄出了那么多的赃款,这些赃款一般都是怎么处理的?”
对于古代的司法程序,他还是挺好奇的。
王崇明道:“如果是有明确苦主的,自然是退还苦主。但这次的事,间隔时间太长,苦主太多。而且有许多赃款都被犯人陆陆续续用掉了,所以干脆就都不退,全部充公。”
若是退的话,剩余的这一部分钱该退谁的,又不退谁的呢?
反正官府是不可能拿钱倒贴他们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干脆谁都别退,全部充公还省事些。
反正在这个时代,也没有哪个平头百姓敢头铁的找官府的要钱。
当官的有意不提,平头百姓不敢提这件事,很快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件事唯一的好处也就是铲除了一个毒瘤,不会让再让更多的百姓受骗了。
胤禛沉默了片刻,也没有更好的法子。
=====
蔡宅,蔡老爷书房。
“观音院那些贼秃真的伏法了?”
此时,蔡九英还不知道,智光和尚临死还要拉他垫背,只把这件事当成个笑话来听。
脸上带着玩味儿的笑意,仿佛问的不是一院的和尚是否伏法,而是后厨的鸡有没有杀。
“是的。”赵旺恭敬的回道,“我家二小子一得到消息就跑去县衙看热闹了,从智光老秃驴到底下还没受戒的小和尚,半个没漏,全都被人一网打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