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番外(322)
在路上这两个多月,《三字经》胤禛已经学完了,如今学的是《百家姓》。
今天的任务还和前几天一样,《百家姓》上三种语言背四句,默四句。
这个过程,汉语对他来说自然没有难度,但由于汉语在他脑子里太过根深蒂固,满语和蒙语反而不容易记住了。
胤禛面上装得着急,心里却毫不在意。因为他和皇贵妃早就商量好了,他因翩翩仙药的缘故,身怀神力,自然就要在文科方面短缺一些。
如今他更是多了能和鬼神打交道的能力,文科方面自然要更弱一些才好。
毕竟,康熙爱折腾儿子,可是历史闻名的。胤禛可不想早早就被他盯上,平白受罪。
揆叙一开始倒是挺替他着急的,但慢慢的似乎也看出来了什么,也不着急了。
两人极有默契,一个不着急教,另一个也不着急学,一时间倒是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为此法保没少吃干醋,暗地里还找过揆叙的麻烦。只是只是揆叙这小子也机灵,不动声色就透露给胤禛知道。
胤禛有心护着法保这个憨憨,为了不让他惹怒纳兰明珠,只能狠狠的训斥了他一番。
法保虽然浑,却最听胤禛的话。自那以后,虽然总爱在嘴头上酸来酸去,却再没敢对揆叙动过粗。
等读、背、写这三项全部完成,一上午的时间就差不多过去了。
下午他就随便点一个侍卫,学一些格斗的技巧。
在这方面,他的天赋真可谓出类拔萃,好些侍卫都见猎心喜,很是愿意指点的。
等到了晚上投宿的时候,揆叙就会给他讲解白天学的东西。
比如《百家姓》,就是讲解各个姓氏的起源和发展脉络,还有这些家族发起或参与的各种历史大事件。
不得不说揆叙讲课的水平还是挺高的,寓教于乐,一点儿都不枯燥。
据他自己所说,当年明珠教导他们几兄弟的时候,也是这样教的,他只是依样画葫芦而已。
胤禛听了暗赞:怪不得纳兰明珠的儿孙个个都有出息,容若更是人中龙凤呢,教育果然是前程的敲门砖。
他不但自己学,还要按着法保一起学。
本来法保就对揆叙得胤禛的看重妒忌不已,如今再叫揆叙做了了的先生,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为了避免这种耻辱,法保可没少闹腾。
但听胤禛说许多法术的咒语都很高深,读书不够理解不了,自然也学不好,法保犹豫了。
他犹豫了片刻,一咬牙一跺脚,对揆叙道:“爷可不是怕了,爷是为了学法术。”
这事儿揆叙本就占着便宜呢,自然不会和他再做口舌之争,只是对他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
但就是这一个笑容,却是无声胜有声,生生让法保看看出了高高在上的蔑视,气得他再次跳脚,“你别得意,我才是四爷最看重的人!”
揆叙只是给他一个眼神,让他自己体会。
——我是那种争一时之快的人吗?
胤禛虽然没有现身,却一直让阿克敦跟踪了解案情。
那县令当天下午就派了县衙内最好的捕快,去死者家里和发现尸体的地方探查。
阿克敦不敢跟得太近,也不知道他们具体查出了什么,反正三日之后,县令就再次开堂了。
“走,咱们去看看,也做一回旁听。”胤禛说完,起身就往外走。
法保欢呼一声,把书随手一扔,背着他的桃木剑就跟着窜了出去。
揆叙不动声色,让随从把书本收起来,自己也跟了出去。
无论在哪个年代,命案都是大事。和胤禛一样来旁听的百姓把县衙门口堵得水泄不通。
不过这都没关系,因为胤禛身边多的是牛高马大的侍卫,两个人左右替他分开人群,阿克敦把他架在脖子上,轻松挤到了最前边。
县令端坐在高堂之上,公堂正中放着一具盖了白布的尸体。
说来也是神奇,那刘三姐儿已经死了好些天了,但尸体非但没有腐化,更是连一点腐臭味都没有。
先是仵作再次向众人宣读了自己的验尸报告,这刘三姐儿是被人掏心而死的。
作案人手法干净利落,一刀便准确的找到合适的地方,把心脏完整剖了出来。
两个衙役便压着一个猎户,从后堂走了进来,言辞凿凿的断定那猎户就是杀人凶手。
猎户自然是不认的,大声喊冤。
那县令倒也还算清明,并没有因为着急结案就胡乱判案。他仔细审问了猎户几句,见猎户眼神清明,并无闪躲,且有不在场的证据和证人。
县官大怒,当堂释放了猎户,着人把那两个衙役拉下去,各打了十板子,让他们再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