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同人) [清穿+聊斋]我有特殊的咸鱼姿势+番外(260)
“不错。”胤禛点了点头,“小六的劫数就在这两三年内,儿臣往后在京城的时候可能不多,额娘要多加注意才是。”
德妃郑重地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会守好小六的。”
既然话说到了这里,胤禛干脆就多说一些,“额娘自己也要多注意保养,若是因为照顾小六伤了自己的根本,我和小六都会悔恨终生的。”
德妃无所谓地笑了笑,“只要你们……”
“额娘!”胤禛打断了她的话头,申请严肃地看着她。
面对儿子堪称固执的眉眼,德妃心头软成一片,柔声道:“好,额娘听你的。”
胤禛这才重新露出来笑容。
德妃突然想起了什么,急忙道:“对了,你汗阿玛不是让你回京办差吗?你不必担忧额娘,我已经全好了,别耽误了你的行程。”
胤禛笑道:“额娘放心,汗阿玛又有了新的旨意,让儿子留在苏州给额娘侍疾,等他从南京回来再说。只怕,他是要当面赏儿子呢。”
正说话间,云栽急急忙忙地进来了,“娘娘,四爷,快换衣裳,圣旨来了。”
母子二人都是一惊,愕然地对视了一眼,德妃一边催促张起麟回去给胤禛拿常服,一边由宫女伺候着进了内室,重新梳洗更衣。
等他们折腾完,香案也已经摆好了。
来宣旨的是康熙身边的几个大太监之一的李德全,旨意的内容是对胤禛的赏赐,赏了他两个庄子,一个在天津,一个在保定。
德妃秀气的眉毛当时就拧在了一起,亲自拿了荷包给胤禛,让胤禛递给李德全,陪笑问道:“李公公,万岁爷可还有别的吩咐?”
比如,让胤禛即刻启程回京之类的。
“娘娘多虑了,万岁爷并没有别的吩咐。”李德全一直都是笑眯眯的,胤禛给的荷包,他连迟疑片刻都没有,直接就收了。
他能收得这么利索,就说明康熙对他们母子没有任何意见。若不然,这些嗅觉灵敏的太监们,可是会第一时间和他们划清界限的。
德妃迷惑了,好声好气地送走了李德全后,她才喃喃问道:“这是唱得哪一出啊?”
“怎么了,额娘?”胤禛不明所以,也没看出来有哪里不对的。他只能猜测道,“可是这两个庄子有什么不妥的?”
德妃怜爱地看着自己的傻儿子,叹了口气解释道:“你汗阿玛一直没赏你,就是想着等他返回苏州之后当面赏的意思。若他没有当面赏你的意思,早在鄂伦岱把奏折递过去的时候,他的赏赐就该跟着口谕来了。如今这不晌不夜的,专门遣人回来送赏赐,又算是什么事呢?”
胤禛已经被绕晕了,他一头雾水地说:“这……反正赏赐也已经送来了,看李德全的态度,汗阿玛也没有别的意思,咱们就别想那么多了吧。”
他觉得,之所以聪明人更爱钻牛角尖,就是因为他们不但想得多,还对自己的种种猜测都深信不疑。
胤禛觉得,自己虽然不蠢,但也绝对不是一个爱钻牛角尖的聪明人。
做人嘛,还是要想得少一点,想得开一点才更快活。
听他说的满不在乎,德妃第一感觉就是恨铁不成钢。正准备再教导儿子几句,但转念一想,觉得儿子就这样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也未尝不好。
只看她儿子如今的种种奇遇,日后的前程必然不在朝堂之上,而是在江湖之间。
既然如此,又何必学那些揣摩帝心的手段呢?
说不得,万岁爷之所以宠爱她的儿子,就是因为这孩子心思赤忱纯净,和别人都不一样。
左右有她……还有皇贵妃护着,她儿子出不了差错。
母子二人又说了会儿贴心话,胤禛就告退出来了。
胤禛走后,德妃一个人沉思了许久,突然喊来云栽,附耳吩咐了一番。
“娘娘,这……您不是在开玩笑吧?”云栽大吃一惊。
“当然不是。”德妃神色坚定地说,“本宫已经想得很清楚了,我这一辈子,只要能把小四和小六这两个孩子照顾好就心满意足了。至于其他的,本宫已是妃位,且看皇上的意思,也不会再轻易提贵妃,本宫又何必再次孕子呢?”
还有一点她没有明说,那就是万一她在这两三年内有了身孕,是该先顾肚子都呢,还是先顾小六呢?
与其事到临头再左右为难,还不如趁着如今在苏州,采买药材比较方便,先给自己熬一碗绝子汤呢。
德妃自来就是个倔性子,她决定的事很少有人能劝动。
而且,云栽听了德妃的话,也觉得很有道理,娘娘已经有两子傍身了,很是不必再去走那鬼门关。
于是,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时候,德妃伙同自己的贴身宫女,悄咪咪地办了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