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大圣娶亲(157)
紫鹃却不用她细说。
林老爷被羁押和宝玉去战场,哪个不教姑娘悬心?宝二爷为了姑娘不担心父亲,才起了意要随军去打仗,依着姑娘的脾性,不自责才怪了。
那战场哪是好玩的,动辄就缺胳膊少腿,一不小心命也没了。若不是捷报频传,知道他立了天大的功劳,原先谁知道他竟有这样的本事!
“老太太是发了愿要促成二爷和林姑娘的,只看林姑爷回来怎么说。”
三姑娘都有人来问了,林姑娘还比三姑娘大些,林姑爷总不能用年岁尚小搪塞过去。
鸳鸯想起上回老太太说随宝玉入赘到林家去,不由摇头。他这番立了大功,重振国公府门楣,再要舍出去给林家,怕是难了。
她两个在这里闲叙双玉的婚事,赵姨娘也叫了探春去院里说话。
她如今是这二房最春风得意的一个。
王夫人是拔了牙齿、关进笼子的老虎,再凶猛已是枉然;另一个妾室周姨娘,既不得老爷欢心,又没有儿女傍身,性子也懦弱,不值得放在眼里。
贾政外任三年,她便俨然成了这二房的主子,虽不敢闹到老太太跟前,磋磨丫头婆子立威风却是常有的。
也不知她哪里打听来,说那南安郡王世孙相中了探春,只差自家点头。
这事老太太已给探春透过口风,利弊全分析了一遍。
探春自己也留心看着,远的不说,这回端午圣上冷待他家,是有目共睹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被问责,哪是一个好去处?
若是原先王夫人掌家,往那王府里做个世子侧妃已是顶顶好的。但如今老太太亲自给她相看寻摸,宝玉又立了大功,家里姊妹身价不同,何苦图那个虚名?
“姨娘只督促环儿读书吧。”
赵姨娘把眉头一竖,想骂她又不敢,只冷声道:“宫里有个皇妃是太太生的,你将就着做个王妃,不是也过得去?”
探春拿帕子把额头一捂,生出些无力感。
“这话不是能浑说的,姨娘仔细着点儿……我回去了,姨娘忙吧。”
能做王妃自然是好的,可也得轮得到她才成。老太太一心和这几个异姓王划清界限,自己若真点头嫁进去了,便连个娘家都没了。
侍书瞧着姑娘神色郁郁,便低声道:“上回神武将军夫人还来问呢,二姑娘还没出阁,姑娘不用太急。”
探春轻摇扇子,这冯紫英小时候倒是见过,和宝玉交情也好,听说和湘云定的那卫公子还是同僚,只是仿佛有些纨绔气性。
论理,她和二姐姐都是庶出,婚事上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二姐姐能被梁家定下,是因上回在林妹妹家里,那梁大人逾矩扶了她一把,种下了姻缘,这才有了造化。
她没有这样的运气,便不能眼大心空、好高骛远。
这南安王府和神武将军家,对她而言已是顶好的亲事,王府与自家不睦,便只剩下冯家。
冯紫英再纨绔,也就是从前琏二哥哥那样了。有宝玉这个出息的兄弟撑腰,她再怎么也不会过不了日子。若是能把他驯服了,像琏二哥哥这般浪子回头,如凤姐姐这般过日子,她也知足了。
下回老太太再问她,倒是可以透出些意思来。
茜香国海港。
林如海大袖当风,立在甲板上铮铮然一位赤诚君子,飞琼儿押着女王进舱,见她止不住地回头,不由叹气。
自古多情空余恨,便是说他们这些痴情种子。
女王听他叹气,目光在他脸上逡巡一遍,轻轻抛个媚眼。
飞琼儿背脊一寒,忙往船外瞧。三五海燕正在捕捉鱼虾,他闹不清里头有没有精卫的兄长,不由把女王一推,拔腿往舱外跑。
这个女王不是正经人,和他这种痴情种子不是一路!
林如海见他和自己站在一处,两眼闪烁惊慌,回身朝那船舱看一眼,捋须笑的意味不明。
恐怕宝玉这个呆子当真以为,女王是贪恋他的美色才误国的。
女王新登基不久,朝政被重臣把持,他这大名鼎鼎的“天命辅臣”进了茜香国境内,她不动心思就怪了。
若是真留下了他,往后皇图霸业可期,总胜过继续做个傀儡、性命全在别人一念之间。
便是留不下,惹怒了上国天子,真要发兵打起来,消耗的也是权臣们的力量。
即使战败被擒,上国自诩礼仪之邦,为了宣扬仁义也不会杀她这个一国君王,于她而言并没有什么风险。
只是为君者心肠这样冷硬,对百姓而言却不是一件好事。
林如海思量晚茜香国的内政,又抬眼去看自己这个弟子。
宝玉虽呆,却也有呆的好处。若他不是荣国府这样的门第,给玉儿做个上门女婿倒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