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期少年会受伤么?
反正这样的青春期不会碰到兔女郎学姐,但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绝对天资、以及到现在都没输过的经历对青峰大辉而言太过顺利,顺利到让她担心最后给他带来的反而会是毁灭。
“在想什么?”
“我在想……妈……”
“嗯?发生了什么大事,你居然会叫我「妈」?”
“也没有。”
有些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被木昭女士打断后木汐停顿片刻,最后还是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
“我只是在想,是不是偶尔输一次,才是最好的?”
第21章
木汐很少有赢过,或者说,在她开始打球以后,除了最开始的新手期她确实长得比别人高占了个便宜以外,之后就一直都在输。
木昭看过木汐每一场篮球赛,也知道她为此付出的努力。
作为她的母亲,木昭女士偶尔觉得运动这方面确实很残忍——
从还算有天赋变得没天赋只需要两年时间,用尽全力的训练以为自己能够获得回报,却不知道那些有天赋的人训练得更多,更用心。
但是木汐喜欢,也从来没有落下过学习,她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只不过看着她对比别的女孩子来说更加粗糙、手指也略微有些变形的手、磨得不像样的鞋子、还有半月板损伤的膝盖,木昭还是觉得曾经的那些经历对她来说太残忍了。
一直在输,没有赢过。
她在场上被教练们称为「我见过的最好的得分后卫苗子」,却又会在听到她骨缝闭合不再长高时露出一个惋惜的表情,再也不提之前的「最好」。
每次想到这里,木昭就会觉得一直不怎么露出笑容的女儿大约就是被这些经历折磨得再也不想笑。但要说她因此而抑郁,倒也没有。
影响是有的,比如说笑容很小,比如说总是会有点刻薄,但好处也在。
她除了那段时间中二病发以外,比别的孩子更明白世间道理。
她知道自己并非是世界的中心,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从来都能够理会什么时候后退,什么时候前进。
可是她宁愿看到自家女儿为了胜利欢呼雀跃,成为赢家兴高采烈地和自己说「妈妈我今天又赢了XX学校」,而不是听她在开始就和她说「这次估计赢不了,但我会全力以赴的」。
是因为学校么,拼升学率的学校自然不会在体育活动上多用心。如果她当初送她去偏体校的学校,会不会结果更好?
那也不会,大概率会变成「我今天上不了场打球,但我会努力的」。
但是我会努力的。
这句话她听过太多次,以至于偶尔都不会再把这个当成一回事——木汐赢得太少,以至于她都不觉得她会赢。
可是今天她和自己说,偶尔输一次会不会更好。
“遇到什么事情了?”
“怎么说呢。”
把洗干净的碗放在旁边,木汐倒是并没有觉得自己输了太多以至于自家亲妈都对自己没信心,她球技大会上虐菜虐得可爽了好么:“我一个同学,一直都在赢,赢麻了,现在应该都开始觉得我已经天下无敌啦。”
“噗……”
不笑的人说起笑话来最是好笑,尤其看木汐这么信誓旦旦的模样更是如此。
“那你是嫉妒他么?”
“木昭女士,这就是我不喜欢你的地方。你对我太没自信了,每次我说别人好,就觉得我是在红眼病。”
没有理会愣住的木昭,木汐依旧平缓地洗菜,甚至于还有几分悠哉:“每一次都是这样。”
或许这算是家长的通病,或者准确来讲,是华国式家长。
从小到大都是这个回应,木汐可真是太习惯了。打个比方,她每次和木昭说「我们班的某某某哪门课很厉害」,木昭一般来说会点点头,然后开口「你是不是也很想变得和他一样厉害」。
天晓得她就是夸一下,木昭却会真情实感觉得她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如果这个时候她得到的是类似于「没关系,你在哪方面很厉害」也就算了,但她每次都会说「也是,你在这方面确实不行」。
习惯了,她还能说什么呢?
“我不喜欢在家里说我在学校怎么样,就是因为这个。”
“你还挺厉害,会反驳我了啊。”
“我知道你的想法,不过这也是为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她在高中时候就迫不及待想找个远一点的学校住宿,大学更是直接飞去京都上学的原因。不过这种事情说出来也没意思,毕竟母亲是不会反省的。
所幸她现在是个成年人,也稍微明白点木昭女士这几句话背后的意思——
无非也就是自己篮球方面让她担心了呗,这种担心延续到任何一项学习生活中,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