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策瑜]许君半生(52)
他转身入了内室。
“子明。告诉他我不想见他。”
吕蒙正点头间,那人已经破门而入。
上好的桐木大门,其中的一扇竟已经俱都成了碎片。那人闯入,衣衫凌乱,虽看起来疲惫不堪,眼神却还是锋锐的很。
吕蒙实并不想与他敌对。可实是万般无奈。
那人见了吕蒙,也不多言,却只是大步向他身后那扇门走去。吕蒙很自然的伸出一臂,将来人拦下。
他不顾那人瞪视过来的目光,只淡淡道——
“大都督不想见你。”
孙瑜却斜睨着他,短促的笑了一下。
“那得他自己与我说。”
“你!”虽是看惯了此人的不羁傲慢,却是首次如此心生厌烦。他忽觉得面前那张英俊的脸看来极为面目可憎,忍不住一腔怒火便迸发了出来。
孙瑜的面色亦愈加难看了。
两人几乎什么都还没说,便在同一时刻动上了手。
近身骁战。却是谁都不曾拳下留情。
在腹部被孙瑜打了第三拳的时候,吕蒙终于一个扫堂腿将那人绊倒在地。
接着,孙瑜便咬牙切齿的站起来,狠狠对着他的脸便来了一下。
便在两人都斗的难解难分之时,门忽然开了。
霎时,他们俱都停手。
周瑜着一身素袍,便站在他们面前,面容冷峻的很,没有什么表情。
孙瑜怔怔的望着这个已有一年多未曾见过的人。
他看到,他的面色,比之前,似更苍白了些,也消瘦了不少。
不禁心里发酸。
本以为是满腹的话,却一句也说不出来。
末了,他只是嘶哑着嗓子,讷讷道——
“公瑾。”
周瑜却未曾看他,眼神飘向了别处。
“将军,这是哪家拜会之道?”
孙瑜却懒得理他这责问,只直问道——
“你伤势如何?”
周瑜蹙了蹙眉。
“莫非阁下看瑜,像是伤重要死的模样?”
“大都督!”吕蒙却忽的插了进来,却又被周瑜用眼神止住。
孙瑜一看之下,倒还真是宽了心。虽然周瑜看来精神不佳,但瞧他样子,不像是受了什么重伤。想到此处,他忽垂下了头。
“知你无事便好。”
他的拳,已攥的死紧。他从未想到过,自己这性子竟也能磨成今日这般。可偏偏,他一腔热血,都被周瑜冷若冰霜的态度冻住。
他知道,他已忍到极限。
“公瑾”。他又抬起头,语气亦加重了几分。
“你究竟要躲我到何时?”
“躲?”周瑜却已步下面前石阶,立于他面前,正顾于他。
两人的距离,又已是极近。
“将军说笑了,瑜躲你作甚?瑜与他人交,向来是见相见之人,拒厌恶之人,有何过错?”
“厌恶。”孙瑜的眸子骤然睁得很大。
“我在你眼中……”
周瑜不语。半晌,才复又说了一句。
“将军,早有言明,假已死之人名,最为不堪。”
孙瑜已默然无语。事情到了此处,竟已变成了一个死结。
往前一步,便是置仲谋与不义,往后一步,却是伤周瑜之心。
他不知该如何。
曾经,面对死生之事都未曾颓丧的他,却初次尝到了无可奈何的滋味。
再抬头,却只见周瑜淡淡看了一眼吕蒙。
“子明,代我送客。”
第三十七章 真相
吕蒙确是一路将孙瑜送出了府,左手牵了匹马,右手揉着头上的淤青。
孙瑜此刻冷静下来,亦觉得有些对他不住。
尽忠职守而已,不过是自己盼公瑾安妥的心情太过急切,拼了,也要见他一面而已。
倒累的子明受罪。
他牵过马,淡淡道了一句——
“我非针对你。”饶是心中有些悔愧,他倒是也说不出什么太过谦逊折节的言辞。
好在吕蒙并不在意。
他只是点了下头表示明了,却望向了孙瑜。
“将军此番有何打算?”
有何打算……我还能有何打算。
说到这里孙瑜竟亦有些火大。
“他不是不愿意见我吗?好!那我就在江陵城住下!看谁耗的过谁!”
“不可。”吕蒙看了看气急败坏的孙瑜,诚恳道。
“你就是耗下去,只怕大都督也不会见你。”他顿了顿,好似在迟疑有些话是否该说。
“大都督的用意我不明白,但前几日见他给主公写了奏表,倒是说下一步有西取巴蜀的打算。”
西取巴蜀?孙瑜有些纳罕。他为何如此急迫?明明战火初歇。不过好在见周瑜确是伤病不重,亦放下了心。
吕蒙见他不语,自己便又接道——
“那奏表我不曾看的完全,但似有一句是说待我先锋过了西蜀关隘要塞后,责将军来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