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漫同人)在高危世界创业奔小康(156)
水之国的领土是由一座主岛和围绕在主岛周边的各岛屿所组成,这些岛屿上也生活着不少土著居民。
而织田作目前居住的这座岛则和此前用来种植甘蔗,并建有厂区用来生产糖浆和朗姆酒的岛接近。
摆渡的话大概二十分钟可以到另一个岛上。
此时,织田作正坐在书桌前。
在几个小孩去了学校上课的白天时间里,他通常便是在二楼的房间里,开始进行着写作。
《雨》作为他第一篇创作的文章,在来到这个世界后,由于没有了过往身份的限制和顾忌,织田作可以直接用本人身份进行公开发表,于是便开始往藻月所提供的刊物名单,尝试进行投稿。
很幸运的是他初次投稿的过程很顺利,向第一家报刊投稿后,稿件就被选中进行刊登了。
善于从生活中那些常见景色里挖掘出人们不常注意到的细微之处,还有摄影般的独特视角,这些特点让织田作很快就以作家身份,给读者留下印象。
而且正如藻月当初所预料的那般,大概是曾经在黑暗中前行的那份过往,织田作的文字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更容易引起忍者们的共鸣。
前段时候他的短篇合集出版后不久,藻月就注意到村里的忍者们差不多人手一本。
这本短篇集不光在水之国这边很有人气,在内陆那边销量也很高。
织田作目前的创作是以短篇为主,除此以外,在藻月的邀请和提议下,他观看电影和其他文学作品后,就观后感受所写下的一些评论文章,则被收录在《海风》里。
改行成为作家后,一切都发展得相当顺利,这些都给织田作带来了信心,鼓励了他继续在这方面进行发展。
或许因为现在积累了一定创作经验,前段时间他在再次看回自己第一篇文章后,忽然感到许多地方仍待补充,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而且结尾部分其实还有能再往下写,继续挖掘的空间。
在总结出这些不足的地方后,织田作就有了想在原来基础上重新写过的冲动,再加上由于此前创作都是短篇,他这次想尝试写一部中长篇的创作。
稿纸上写下了“青春的悖论”几个字作为标题,织田作整理好思路,笔尖在稿纸上滑动,发出沙沙的响声。
书桌前方窗口所正对的远方海面上,隐约能看到有条轨道。在乘客不多的非繁忙时段,通常每隔四十五分钟,便会有辆列车从海面上行驶而过。
为了让岛与岛之间人员来往更加方便,促进海岛上的经济发展。在去年参与制作的那部电影票房收益到账后,藻月就开始计划在面积较大、居住人员较多的几个附属岛屿之间,修建一条海上列车路线,把它们衔接起来。
海上列车的技术在海贼世界那边已经很成熟。
设计好路线准备好材料后,经过五个月左右的建造,海上列车一期工程顺利完工,今年夏天时,连接邻近岛屿的这段正式开通并投入使用。
在上下班繁忙时段,列车班次将压缩到每隔十五分钟一班,而在平时非繁忙时段,则是根据客流量进行调整,班次间隔最长不会超过四十五分钟。
能在海上行驶的列车,这在忍界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因此很快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别说内陆那边,连水之国这边的当地人都感觉很稀奇,因此吸引了许多游客专程为此而来。
在不时传来的鸣笛声中,织田作一直在书桌前伏案写作到午后一点多,然后才开始吃午饭。
午饭过后,稍作休息,大概下午三四点时,便开始准备晚上出摊经营关东煮的食材,还有晚饭材料。
等到傍晚六点,几个孩子放学回来,在一起吃完了晚饭,他便到海边经营小店。
自从列车开通后,就有更多这个岛上的居民去往邻岛的工厂去打工。
以往只能依靠船只过渡时,前往邻岛至少需要二十分钟,而且撞上暴风雨天气的话,渡船还暂停服务。
如今有了海上列车后,海上列车即使暴风雨天气中,也能正常发车,而且五分钟不到就能抵达邻岛。
这么一来,自然也就多了到邻岛营生的人。
其实织田作现在的稿费收入已经足够支出,但当初奈奈小姐曾说他适合经营这样的摊子,而刚开始的时候,他也一时间还没考虑好写作之余的工作。
于是就干脆依照奈奈小姐的建议,去经营关东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