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名著同人)在名著里拿稳种田剧本+番外(316)
“那……那华夏呢?”茶商惶恐地问着。
做一行的人对华夏有一种天然的敬畏,茶商没准把这“大红袍”想象成在华夏遍地都是,随手可得的佳品。
“您放心吧!这样的好茶,华夏又不是不识货,怎么可能任它流出国境,进入别的市场?”
于是罗兰把“大红袍”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讲给眼前这茶商听说,告诉他真正可以算得上是“大红袍”的,全天下只有三株,产量极其稀少,绝大多数都作为贡品。
其余市面上即使偶尔出现,也都只是“大红袍”的子子孙孙。
这些子孙后代之中,有一枚偶尔在塔拉的土地上生了根,由此成为“新世界”里独一无二的好茶。虽然与华夏的母株比起来,依旧无法望其项背,但是足以让全世界有机会对真正的“极品茶”略窥一二。
“这是个好故事。”
茶商终于从中获得了一些灵感。
他开始激动,起身站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不停地搓着手。
“夫人,您真的启发了我。”
“我原本想把这些茶送到纽约的拍卖行,但是听了您的话,我决定把它送到伦敦去。在伦敦的拍卖行拍卖——”
“不过,您是怎么知道这些故事的呢?”
“还有这茶叶的制法,我以为只有在华夏才会有人懂得怎么将采摘下来的茶叶焙制成茶。”
罗兰笑笑,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表现得高深莫测。
“我自己有种植园,又做着这一行的生意,自然多少要有些了解。”
罗兰不说过程,只说结论。
因为什么她都没说,所以才更加无懈可击。
“您和塔拉合作,塔拉自然会与您共同进退——”
罗兰谈妥了与茶商合作的条件,起身与茶商握手。她与这茶商谈的是长期独家专供,茶商不会担心她把“大红袍”供应给别家,因此可以放心大胆地宣扬“物以稀为贵”。
等到“大红袍”参加过伦敦的拍卖会,身价就会层层地往上翻。到了那时,罗兰自然会从茶商这里分得她应享有的那一份利润。
“夫人,我向您保证,不出十年,‘塔拉·大红袍’这个名字,一定会风靡全球,成为顶级茶的代表。人人以珍藏这种茶叶为荣。”
茶商此刻信心十足,踌躇满志地向罗兰保证。
罗兰心知她还有一份位面商店的分红,心里暗暗祈祷,希望“大红袍”这个名字,现在就能在位面商店里走红,让大家都尝尝这种绝顶好茶的味道。
毕竟在22世纪,人们已经模拟出完美栽培武夷岩茶的种植环境——“大红袍”虽然依旧珍贵,但已经不再那么稀缺,是人人能够喝得到的佳品了。
离开茶叶商人的办公室,罗兰脚步轻松。
她招呼一直在办公室外瞎逛的普利西:“走了……我们下午还有很多事要办!哦,对不起,刚才没有看见您,白先生。”
在这里看见瑞德,罗兰也是很服气的。
“您好!”瑞德兴高采烈地向她打招呼,“我看见了您的女仆,因此停下来和她聊了几句。”
“我看您满面春风的样子,事情想必进行得很顺利?”
罗兰点点头:“是的,很顺利。”
白瑞德顿时满脸喜色:“看来我的‘好运别针’确实能够带来好运。”
罗兰低头瞅瞅胸口别的那一枚钻石别针。
他借给她的这枚别针刚好遮住了她的裙子前襟一大块难洗的油渍,令她不至于在茶叶商面前显得失礼。
她立即动手把那枚别针摘下来,还给白瑞德说:“谢谢您,这您也明说是借给我的,我现在就把它换给您。”
白瑞德接了别针在手里,心里埋怨自己嘴快。
“不过,它能带来的好运,似乎只在您身上才会显现。”
瑞德一时再也想不到什么别的办法,能说服她把这枚“礼物”收下的了。
谁知罗兰了然地笑了笑,说:“谢谢您,不过我能谈成这笔生意,应该也不全是因为好运的缘故。”
她对整个市场的了解,对人性的观察,以及一本正经地天花乱坠的能力,都是帮她赢下这笔独家订单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最要紧的,还得归功于“大红袍”本身,是真正的绝品好茶。
如果说唯一能称得上是“好运”的地方,就是这个茶叶商非常爱茶懂茶,敬畏来自华夏的茶文化。罗兰和他谈起这笔生意,并没有感到太过费劲。
白瑞德被她这份自信当场噎了回去,钻石胸针托在手里托了半天,最终还是收了回去。
他问罗兰:“我记得,您在这座城市只打算待两天?”
罗兰刚到时入住旅店,确实是这么告诉白瑞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