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在汉朝搞基建[穿书]+番外(1156)

作者:青鸟临星/云长歌 阅读记录

所以哪怕中山国跟燕国还有北境国都接壤,之前刘谈也没怎么跟他有过联络。

结果没想到中山国这次竟然以极低的价格将粮草卖给了燕国。

刘谈听闻之后转头问李息:“他有没有说什么?”

李息摇头:“卖给我们粮草的都是一些商人,说是为了驱赶乌桓尽一份力,殿下您看……”

刘谈摇头失笑:“无妨,他不说就当不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再说。”

因为中山国将粮食的价格报的很低,无形之中就让军粮的储备十分充足,李息估摸着,至少坚持一年没有问题。

不过,就算真的能够坚持一年,李息也绝对不会这么做,他担心超过三个月北境王殿下的耐心就要告罄了。

刘谈转头看向李息问道:“你怎么安排的,兵分两路谁带队?”

李息略一犹豫说道:“臣……臣觉得,海路这边应该让卫登李陵二人带队,北边直驱乌桓那边让臣来比较好,毕竟深入对方腹地,还是需要小心谨慎一些的。”

按照李息的想法,既然是薄奚氏做的事情,那就直接按着薄奚氏打就行了。

只是他们家殿下明显把帐算在了整个乌桓身上,那还能怎么办?他也只能听命行事了。

刘谈笑着问道:“不想去战船上威风一下吗?这可是能记入史册的。”

他还真没有乱说,这艘战船算是造船技术改进之后的第一艘战船,也是第一次出战的战船,只要能打赢,以及将来大汉能够在海上取得制霸权,那么这艘战船以及第一次带领它出征的人必定能够载入史册。

李息有一瞬间的纠结,能够青史留名的诱惑比什么都大。

哪怕当年他西征匈奴也肯定能够留下名字,但更耀眼的是卫霍二人,他就属于那种跟在这两个人身后被随手一记的那种。

能够作为将领被记载,谁都无法抵抗。

然而他在沉默之后还是说道:“算了,以后总有机会的。”

在权衡得失之后,他觉得最主要还是取得胜利,他得帮刘谈出这口气。

刘谈听后看着他一会说道:“若是能够打下乌桓的王城,我允你先进城。”

李息目光一亮,这个可比什么第一个带领舰船出征有用得多,反正这一次战船出征更主要的是为了对乌桓形成多面打击,根本不会跟乌桓在海上展开争夺,比较一下还是打下王城比较有用。

不等他说什么,刘谈又说道:“正巧受降城那边最近应该很安静,让李不厌过来吧,他们三个盯着那边我比较放心。”

这样就算在这艘船上真的青史留名了,李不厌也能捞到一个记载,若是李不厌将来有成就,能够得到一个自己的列传,那么定然会将他父亲的名字也给写上,也算是曲线救国。

只不过这一次李息想的就不是那么久远的事情了,他想的是儿子若是能够得到这一份战功,那必然是比什么都强。

他十分认真的拜谢了刘谈。

刘谈站在窗前深深吸了口气:“既然都准备好了,那就明日动身吧。”

因为分了兵,刘谈纠结了一下还是留在了蓟城送别大军,广陵郡那边因为走海路是直线前进,肯定比陆地行军要快上一些,所以要晚几天,正好等李不厌快马加鞭过来,等到时候他在去广陵郡给大军做个动员。

送别大军那天,刘谈站在城墙之上,后知后觉才意识到十万大军是个什么概念。

而这还不是十万大军都聚在这里,只是一部分代表,真的让十万大军站在陈旺的话,那就没什么空地了,他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头,一时之间也有些热血沸腾。

唯一让他觉得美中不足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些士兵的装甲还不怎么好,武器的话只有一小部分精锐拿了北境国最好最先进的武器,剩下的都不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当初北境国在制作这些武器的时候也不可能就按照十万大军的数量来做,想造反吗?

一个诸侯国也不可能养的起十万大军,最多也就是两三万人顶天了。

如今送来这些都是备用的,也就一两万套,在十万大军面前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可惜刘谈等不及了,不想再继续等下去。

他转头对着李息将手中的酒碗一饮而尽,而后摔在地上没有用那些官方话术,只是说道:“愿将军旗开得胜,平安归来。”

第621章 [二更]621

刘谈送走李息之后就接到了李不厌,他有些遗憾地对李不厌说道:“你要是能再早来一两天就能见到你爹了。”

李不厌虽然也很想念父亲,但还是笑着说道:“也不急于这一两天,等大军汇合就能见到了。”

他在来的路上已经看了整个作战计划,基本上就是夺回辽东郡这件事情要交给他们,而李息那边则会带着大军一路直奔乌桓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