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在三国种棵科技树(122)

作者:花灯见 阅读记录

南星看着已经是一个骁勇的将领的赵云,轻轻拍了拍行军图,笑问“谁说我要回益州了?”她像曾经给年少的赵云讲兵法一样,将戏志才的策略说给他听。

完了还嘲笑他,“恐怕文远早就明白了。”然后在赵云谴责的眼神中将自己撇干净,“我可没给他讲,是人家聪慧。”

这边,虽然袁术和曹操反对,不过袁绍仍然与韩馥推举刘虞为帝。只不过派使者去邀请刘虞到冀州商讨相关事宜时,被此时正在幽州的刘虞怒斥。

刘虞来信给南星,道:“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力王事,其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现今天下大乱,国君失去政权,我受重恩,但是未能清雪国耻,各位占据州郡,应该一起合力,尽心报效王室,他们反而在造反谋反,是互取耻辱。表示坚决不受。

韩馥等人,又想请刘虞任尚书事,但刘虞仍然拒绝更是斩杀使者,并且扬言他已经逃往塞外匈奴,鲜卑之地,自觉袁绍等人这才罢手。

南星冷眼看着这场闹剧,继续以回益州为由借道凉州。带来的五万兵甲在这一年内暴涨到十多万人。好在益州和扶风郡都是产粮地,她又推广良种和农具,若是其他人恐怕养不活这么多军队。至于刘虞,他在来信表明态度时同时请求南星为主上解围。南星自然是满口答应------如果公孙瓒起兵,她恐怕就没办法赶去了。

刘伯安实乃正人君子,他也料到南星的“苦恼”主动解释道,“如若幽州事变,吾自会守中持重,南州牧不必介怀。幽州地处胡汉之地,若吾身死,幽州恐生大乱。届时便拜托南州牧帮扶一二。”竟然连后路都想好了,但一句都没有提自己和家人的安危。

读完信,南星所剩不多的良心在隐隐作痛。只是在大业上总是要牺牲些什么的,若刘虞不死,南星的理想就不可能完成。南星只得虚伪的表示自己一定会助他一臂之力,开了空头支票。

公元192年初,南星由凉州攻破长安城。

作者有话要说:

我要去考古工地了,那是一个忙碌到可怕的地方,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按时更新。我从现在开始存稿,一定要按时更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72章

长安城破,天下哗然。

首当其冲的就是董卓的问题。当然不是他本人的,如果非要说一堆曾经名为董卓的碎肉块也需要耗费精力处理的话,南星就要累死了。而是处理董卓部队。

南星本是以借道凉州回益州为由才瞒过了董卓,在凉州境内改道折返长安也是赌董卓不会很快收到消息,打了个信息差。

但这也冒险。西凉毕竟董卓的地盘,他们很容易就会腹背受敌。

是以,一切都以行军为最优先。快速攻下的城池来不及占领休整就抛弃,然后赶往下一个据点。前锋部队不断的和后续部队轮换,以求大军可以轮流休息。兵贵神速,这种古代版闪电战起到了卓越的成效。戏志才这个在南星都看来有些疯狂的建议,在西凉大地和关中平原起到了无法复制的效果。

当然,战/争是政/治、经济与外交的最后手段。南星这般作战除了给属下们报仇以外也是有自己考量的。拿下长安,占领京畿,再包括自己的大本营益州和沿途控制的凉州,她几乎就掌握了大半个汉朝,在经济和政治上是占绝对优势的。

如此,平定诸州就方便许多。

而董卓,也不是她的军队所杀。南星至今都能回忆起当时郭嘉脸上的神情。

“主公,包围长安城后不必着急攻破。”郭嘉又一晚陡然来找南星,急行军中生活不方便,就连南星手下的谋士都是两人一间帐篷。而郭嘉,正是和荀攸住在一起。

荀攸的改变不止南星察觉到了,朝夕相处的谋士们自然也不傻。郭嘉看着每天半夜都梦魇,有时更是会突然在睡梦中起身的荀攸,心里万分不适。

让董卓战死,有点太便宜他了。

南星自然不会拦着大家想办法折腾董卓,很有耐心的听着郭嘉的提议。

“包围长安使其断粮,待粮绝之日向城内发布告。”郭嘉沉着脸,毫不顾忌自己的计划有多丧病,“董卓一两肉,换百人口粮。”刚开始长安城里当然不会有反应,但一周、一个月、几个月后呢?恐怕就是董卓手下军队都会动心思了吧!

反正他们有的是时间,等的过程还能清扫一下周边的董卓军,腾出手来把可能会来支援的西凉军该杀就杀,该收编就收编。

南星估摸着几万人围困长安肯定是够了,剩下的部队也能应付后来的敌军就放手让郭嘉去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