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红楼之皇后路/红楼之贾敏穿贾母(236)
此时就跟贾琏道:“皇上又将尚书召入宫里去了,唉,真怕又添了别的大事,咱们可真忙不起了。”
贾琏苦笑摇摇头:“我都两日没回去了,不知道儿子还认不认识我。”
张峰海跟他挤眉弄眼:“来日你儿子可有福气了。”
贾琏笑呵呵,并不搭话。
礼部人人肯照顾他,此番特意将六皇子封王的事宜交给他处理,就是怕他经手的其余皇子出了什么错漏,让人牵涉到四殿下身上。
两个人刚用完饭,就见许尚书从大门外进来。
礼部的值房不大,总共前后五六间,许尚书拍了拍手,示意众人看他:“都停下手里的活,到这里来,后院屋里的人也都叫来。”
张峰海和贾琏连忙去站好,张峰海忍不住嘀咕道:“尚书大人这脸色不太对啊。但要说是坏事也不像。倒像是……”
“像是惊着了没回神似的。”贾琏接口。
眼见众人都到齐了,许尚书轻轻咳嗽一声:“从现在起,你们手上册封诸王的典礼都可以暂且放下。”
众人忍不住发出惊呼,随后嗡嗡议论起来。
左侍郎忍不住问道:“尚书大人,从未听说过封王半途而废的,难道是宫里又有大变故?”
许尚书再次用力拍手:“封王不会半途而废,只是顺延。”
顺延?有什么大事能让封亲王往后延?
许尚书声音带了点颤抖:“三日内,我们礼部要将册封太子和太子妃的全部章程拟定,皇上圣心决断——册封四殿下为太子。”
整个礼部一片寂静。
片刻后才轰然热闹起来,整个六部值房所在的区域沸腾如过年。
许多人的目光若有若无的落在贾琏身上,而贾琏整个人已经懵掉了。
房子很有希望拆迁,跟房子真正拆迁账户上多了一笔天文数字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贾琏此时已经懵如范进中举。
还是张峰海拧了他一把,然后低声道:“你家小厮还没走,让他们回去给贵府老太太传个信啊!”
贾琏这才如梦初醒,疾步往外走,甚至在门槛上还小小绊了一下。
--
次日大朝,宣合帝一脸镇定地扔下了许多大雷。
其一:杨皇后退居尚景宫,加尊号“元慧仙师”,其册立皇后的宝册与诏书俱留在凤仪宫。
其二:册立四皇子辛泓承为太子,其正妃林氏为太子妃,着礼部并内务府从速筹备册封礼。
其三:皇后宝印移交给太子妃林氏,由其摄六宫事,凡遇事不决者皆交由皇太后处置。
朝臣们虽然都各自有门路闻得风声,但亲耳听到皇上的金口还是另一番震撼。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皇储安定,便是民心安定。这才是宣合帝一朝最重要的大事之一,于是所有人都忽略了皇上最后一道圣旨。
大意为:何御史敢于直言,朕甚为欣慰,午夜梦回深感其忠烈,特命其为延绥县令,希望其继续发扬风格,不畏强权,为民请命,报效国家。
延绥,地处北疆,民风彪悍,常有北蛮杀入城中烧杀抢掠。
此地知县以报废率高著称,跟其余北疆五县往往公用一个知县,以免朝廷头疼,派不出人。
何御史接了圣旨,当场两股战战,面如土色。
还有一位胡御史也几乎吓晕过去,好在何御史当日朝上慷慨激昂引经据典的样子,让宣合帝印象太深,居然忘了上折子的还有一位胡御史,所以他侥幸逃出生天。
大皇子大约是朝上除何御史本人外,最关注这道圣旨的人。
毕竟四弟要做太子,对他来说并不意外。
他现在只将目光放在何御史身上:此人为自己沽名钓誉也好,背后有人挑唆也好,攻讦皇后的同时,也拿了周贵妃做筏子,口口声声赞美贵妃,说贵妃应当代掌凤印,好悬没把他亲娘坑死。
现在倒是风水轮流转,何御史,不,何县令即将去北疆上任。
那里可是周菱生父的地盘,他一定会写信请岳父大人好好“关照”这位忠烈的何御史。
--
辛泓承今日仍旧没有上朝,这是他请的最后一日假。
杨皇后见他在自己跟前,询问太医,亲奉汤药,但就是不肯跟自己说话。不由笑道:“承儿跟母后赌气吗?”
辛泓承憋了半晌终于忍不住道:“母后不相信儿子能解决这件事吗?何必要以退居尚景宫为代价,助我早登太子之位?”
黛玉便睇他一眼:“你说的这是什么话,要是想不明白就自己再多想想。”
见两人如此,杨皇后就心安。
“承儿,不是助你,甚至这件事要是拖累你,我也会做的。这个皇后,我真是当的够够的,这句本宫,也早已称的厌烦。”杨皇后想起了许多人:“从前也争,见了贵妃跋扈,明妃做作就恨得咬牙切齿,想让她们吃些教训。可转眼十年过去了,各人都走了各人的路,领了各自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