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夸夸群(167)
贾政又惊又怕,好容易打发走了王府的人,才回身要去询问宝玉,赵姨娘又送茶过来,借故道:“老爷,今儿个史家来人了,听说两位侯夫人铁青着脸,老太太将宝玉唤去,不知他跟前的袭人怎的得罪了史家,如今老太太正叫人押着袭人在外头打板子呢。”
贾政一听,惊疑道:“又是宝玉?”
赵姨娘一听就高兴不已,显然老爷正生着宝玉气呢,当下又加火添油:“
前些天听说宝玉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气得太太将金钏儿赶了出去呢。”
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得面如金纸,大叫:“拿宝玉来!”
当下用绳捆了,结结实实把宝玉打了个半死。
一时之间又是王夫人听着信来抱住宝玉痛哭,又是贾母闹着要回金陵去,好一阵人仰马翻,半日才散去。
宝玉一时之间伏在床上,臀上作痛,如针挑刀挖一般,更热如火炙,略展转时,禁不住“嗳哟”之声,转念又想到再无袭人过来温言安慰,一时掉下泪来。
这边宝玉伤怀,盘算着怎么趁伤病求情留下袭人,怎知因着他挨打,老太太、太太越发恨上了袭人,当下就命人速速押至庄子,竟连收拾箱笼的时机都不给。
黛玉在家正筹谋着怎么办婚事,却接到贾母那边送来的信,道宝玉被打得病重卧床,贾母又气倒,让黛玉来探望贾母。
黛玉仔细思量,可不就是这当口宝玉挨了打?想起他那些荒唐事,黛玉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调戏金钏、与伶人厮混、纵容袭人,一桩桩一件件都让黛玉觉得宝玉不再是那个跟自己自幼长大的纯良孩童,反而跟外头那些肥头大耳的男子一般污浊不堪。
居然连累的贾母也气倒,老人家年岁已高,又有这么一个不省心的孙子,怎么能安享晚年呢?不由得对宝玉嫌弃再添几分。
又一想,不对啊,从前书中未看过贾母生气。聪慧如她陡然想到只是个招她去府里探望宝玉的幌子罢了。
黛玉苦笑,可见是湘云说定了婆家,从前在她和湘云之间犹豫的老太太如今手里只有她这一个人选与王夫人力推的宝钗抗衡,因而是寻机会推她一把。
作者有话要说:新书《醉花阴》求收藏。
今天做了蒜泥白肉。
好多蒜泥+红辣椒油+生抽+白糖+香醋。
红汪汪浇上去,肥而不腻,酸辣的口感抵了油腻,还有花椒油的香气。吹着风扇吃一点,暑气不见了(并没有)。
再次求一个新书预收鸭,这本书在为爱发电呜呜呜,全职写作的汤圆想求下本书能有个好一点的数据鸭,拜托啦。鞠躬,谢谢大家啦。
第82章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思及此, 黛玉一阵阵不喜,晴雯在旁看见她脸色为难,当下就明白了她心思,因而道:“姑娘, 就让我代走这一趟, 府上还数不清的事体等着你决断呢。”
黛玉道好, 晴雯就收拾收拾去了贾府。
贾母看见没有黛玉还有些失落,晴雯忙道:“姑娘也惦记着老太太, 要走这一趟呢,只她近些天提点着我们府上迎娶奶奶的事, 身子倒有些发虚, 最近又暑热难耐,恐她受了暑热,因而我就自告奋勇走这一遭。”
贾母颔首:“你这丫头, 倒是个忠心的。”因叫鸳鸯拿些赏钱于她。晴雯献上黛玉亲绣的抹额并燕窝等物, 才告辞贾母去后宅探视。
到了怡红院门口, 可巧赶上玉钏儿, 因着晴雯帮金钏儿寻了个好去处,玉钏儿对晴雯感激,主动上前问好。
两人互相问候过, 晴雯才知玉钏儿受王夫人差遣来给宝玉送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
晴雯一时好奇,凑近前去看看,不看则已, 一看就忍不住失笑。她□□这是什么奇妙美馔呢,却原来是一道疙瘩汤。
不过做得精细些,将面做成各色形状: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 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漂浮在鸡汤里,另外添了木耳、香菇等物,看着倒有些适合人喝下去。
原来后世传得沸沸扬扬的小荷叶小莲蓬汤不过是一道疙瘩汤,晴雯不免有些好笑。
待进去,宝玉看见晴雯也挺高兴,还问林妹妹好,晴雯本来对他一肚子气,因而只简单打了个招呼。
麝月等预备了碗箸来伺候吃饭。宝玉只是不吃,问玉钏儿道:“你母亲身上好?”
玉钏儿满脸娇嗔,正眼也不看宝玉,半日方说了一个“好”字。
围观的人都知道玉钏儿还在因为金钏的事情怪罪宝玉,宝玉便觉没趣,半日,只得又陪笑问道:“谁叫你替我送来的?”
玉钏儿道:“不过是奶奶太太们!”